当前位置:100EC>数字研究>《2011年中国网上银行年度监测报告》
《2011年中国网上银行年度监测报告》
发布时间:2012年09月18日 14:31:10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  根据《2011-2012年中国网上银行年度监测报告》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网上银行交易规模达到701.1万亿元,同比增长35.9%。其中,企业网银贡献八成以上的份额;然而个人网银成长迅速,增速超过企业网银。

  2011年中国网上银行交易规模持续增长

  2011年,中国网上银行交易规模达701.1万亿元,同比增长35.9%;从交易规模的结构来看,企业网银是网上银行最主要的组成部分,而与此同时,个人网银交易规模增速超过企业网银,占比呈逐年上升趋势。

  国内宏观经济的稳定,用户消费习惯的养成,银行业自身业务的创新和信息科技的日新月异都推动着我国网上银行的快速发展。此外,十二五期间,若国际金融环境没有显着恶化,国内经济不出现重大动荡,网上银行将依然保持一个平稳的发展速度,但随着行业逐渐步入成熟期,以及手机银行、电话银行等替代产品的发展,网银增长速度将逐年降低,预计2014年左右网银交易规模有可能在现有水平上翻一番。

  工商银行位列2011年中国网银交易规模市场份额首位

  从个人网上银行层面来看,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和招商银行分别以32.0%、21.4%和10.3%占据了2011年中国个人网银交易额规模市场份额的前三名,三大行占整体个人网银市场份额的63.7%;从企业网上银行层面来看,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分别以42.6%、14.8%和10.7%占据了2011年中国企业网银交易额规模市场份额的前三名,三大行占整体企业网银市场份额的68.1%。艾瑞咨询认为,股份制银行需要积极扩展企业网银客户,而中小企业客户将是重要的突破口。

  2011年中国网上银行创新业务形式不断涌现

  2011-2012年中国各大银行纷纷加大网银创新力度,不断拓展业务领域和深度定制,挖掘用户价值,提升用户体验。

  个人网银层面,新产品主要聚焦于理财及提升用户体验。艾瑞咨询认为,面对CPI指数的不断攀升和股市大盘的持续下跌,网民对理财产品的投资需求不断增强。而通过网银理财可为银行和投资者都带来价值:对于银行而言,首先,网银渠道便捷,大幅降低人力、营销以及网点等成本;其次,网银服务和创新意识的提升,能有效稳定客户群、提升储户价值、增强银行竞争力;第三,基金、保险等理财产品代销收入大幅提升中间业务收入水平。对于投资者而言,首先,能享受到收益率更高的专属理财产品;其次,更多的优惠活动,享受更低的手续费率;第三,网银支付更便捷,大幅提升投资操作体验。但未来在网银理财服务水平,包括系统兼容性、支付渠道多样性、在线客服等方面尚需进一步加强和拓展,以提升客户满意度。

  企业网银层面,新产品更注重功能、费率、终端差异化。一方面针对不同规模的企业提供差异化服务,并进行业务细化和功能创新,从而更切合不同类型的企业需求;另一方面结合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新兴移动终端设备,及时打通网银移动渠道,满足企业实时账户管理和移动办公的需求。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和移动终端的智能化,企业对于实时管理的需求将日益增长,在网上银行之外,企业手机银行将是银行电子渠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上内容来自刚发布的《2011-2012年中国网上银行年度监测报告》。报告中详细分析了中国网上银行的市场现状及各银行市场份额、主要产品指标、创新产品及营销模式、行业未来发展方向等,以期给各商业银行的产品、营销、服务等决策提供有效的借鉴。 (来源:艾瑞咨询;编选: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网经社联合A股上市公司网盛生意宝(002095.SZ)推出消费品在线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该产品具有按需提款、按天计息、随借随还、专款专用、循环信用贷、全线上流程操作等特点,解决消费品供应链核心企业及下游经销商/网店因库存及账期造成的流动性差“痛点”。》》合作联系

网经社“电数宝”电商大数据库(DATA.100EC.CN,注册免费体验全部)基于电商行业12年沉淀,包含100+上市公司、新三板公司数据,150+独角兽、200+千里马公司数据,4000+起投融资数据以及10万+互联网APP数据,全面覆盖“头部+腰部+长尾”电商,旨在通过数据可视化形式帮助了解电商行业,挖掘行业市场潜力,助力企业决策,做电商人研究、决策的“好参谋”。

【投诉曝光】 更多>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网经社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网经社;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NEWS@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平台名称
        平台回复率
        回复时效性
        用户满意度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小程序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