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 日本在“钓鱼岛”事件中上演的闹剧,彻底激起了国人的反日情绪。近日来,国内民间反日的行动愈演愈烈,各行各业开始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示抗议。在中国电子商务行业,一些商家及网民率先展开了一场对日“制裁”行动,抵制日货,拒买日系产品的呼声越来越高,这一理性且不乏激情的方式迅速显现出效果。
各界反日在行动
娱乐圈——内地女星李冰冰拒绝参加新参演电影在日本举行的全球首映礼。而早前更有不少文体圈的明星都表示过不会参与和日本有关的活动。
汽车业——8月份日本品牌汽车在中国销售量同比下降2%,预计9月份甚至未来更长一段时间还会创新低。
旅游业——不少国内旅行社已经暂停日本旅游业务,近期赴日旅行游客数量锐减。
其他——各地一些日货商家被迫关门歇业;北京及其他城市不少电影院公告近期不会播放日本电影;央视停播日本企业广告……
……
继社会各界掀起的反日行动之后,电商行业中抵制日货的呼声也日渐高涨,规模日益扩大,许多商家和消费者都积极参与其中。日前,国内多家电商纷纷采用下架日系商品的方式表示抗议,而众多网民也加入了不买日货的行动中。
电商、网民抵制日货威力大
据国内新锐比较购物网站百价网17日监测数据显示,从8月份开始,网民对日系商品的搜索比价率就出现了小幅下降,与较前的7月份相比下降约3%;而到了9月份,随着越来越多电商日货的下降和网民抵制日货情绪的高涨,这一比率下降更为明显,截止9月17日,日货搜索比价率已下降了约11%,且仍在持续。与此同时,一些国产品牌的搜索比价率明显攀升,一些其它国际品牌的搜索量也略有上浮。
近期登录百价网搜索一些日系商品进行比价时可以发现,给出报价的商家大幅度减少,甚至即使能点击进入某些电商该商品的页面,也显示无货或页面错误。百价网方面称,这种搜索无果的情况,主要是因为一些电商下架商品后关闭了商品信息,百价网搜索引擎检索收录不到所致。
目前,我国网民多达5亿,灵活方便的网购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日常生活中的主要消费方式。尤其是崇尚“货比三家、理性消费”的比较购物网站兴起后,更多人的将网购比价搜索当成了一种习惯。所以,上述百价网一系列监测数据,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国网民和电商在此事件中表现出的凝聚力和抵制日货的威力。
百价网:暂停日系B2C商城入驻
随着购物比价的兴起,能带来更多流量的比较购物平台成了电商们争相合作的对象,尤其是一些行业垂直B2C商家很愿意入驻到比较购物网站。然而近期百价网却宣布,将暂停新一批日系品牌垂直电商的入驻,恢复时间不确定。
业内人士认为,在网购市场,比较购物网站在网民和电商之间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而此次像百价网这样提供比较购物服务的电商,也与很多网民及电商一起加入到反日的行列中,给整个行业抵制日货行动又增添了新的动力,也充分体现出百价网作为中国新兴电商品牌的民族责任感。(来源:中国企业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