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经社讯)受疫情影响,传统线下销售模式受到冲击,而网络带货却获得爆发性增长。双十一期间,电商平台的带货直播更是刮起了一场“龙卷风”,诸多“土味山货”成为“网红尖货”。城市电商促销热力之外,南京各地电商纷纷开足马力,从产品上新、营销套餐、物流等环节备战,为即将到来的网购热潮积极准备。
不知从何时起电商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短短几年农村电商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人们对农村电商的认知逐步从思想潜意识深处中解放出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形成普遍共识,农村电商本身就是个创业平台,刺激消费的同时帮助群众脱贫,助力乡村振兴。今年度“双十一”期间,农村都是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异军突起,买卖双方主体发生巨大转变,土特产品直播带货纷纷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农村电商平台对于解决农产品的供销问题,对于解决城市的农产品供应问题,的确大有可为。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随着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农村电商新业态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甚至还存在现行制度所没有包罗的真空,用创新的思维、发展的眼光看待农村电商价值所在,全民参与农村电商这个大舞台,不断激活消费“一池春水”,从动中寻求商机,找寻应有之位。
探寻农村电商发展规律,为消费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开辟另有蹊径,农村电商应允许其先行先试符合自身规律的发展模式,在发展中规范相应制度。消费模式多样化模式业已显现,消费的同时也是促进就业,就业和消费向来互为衣襟不可分割,必须找准切入点发挥最大效用。
加速农村电商与农村居民消费升级协同发展是大势所趋。几年来,“双十一”和“双十二”频频刷新消费新高度不禁引发思考,庞大的消费群体和物流体系顺畅运转离不开各个环节的紧密衔接,农村电商这个平台载体功不可没,为农村居民消费和消费升级增添新的活力了,像“龙卷风”式的席卷流通市场。
善于发现,多动脑筋,充分发挥农村电商载体的能动性。积极探索审慎监管和社会共治的管理格局,勇于担当,营造良好的市场氛围,促进消费新产业、新业态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