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经社讯)10月17日与10月19日,小马智行(Pony AI Inc.)与文远知行(WeRide Inc.)先后通过港交所聆讯。两家公司双双赴港IPO,争夺“Robotaxi港股第一股”(详见# 网经社 专题:https://www.100ec.cn/zt/zdggdyg/ )。对此,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电商快评供记者朋友参考。
【观点一:回港IPO:政策东风与估值逻辑下的战略选择】
对于为何选择此时回港IPO,知名天使投资人、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郭涛认为,当前正值国内L4级自动驾驶商业化试点加速期,多地开放全无人测试与收费运营资质,政策确定性提升为上市提供合规背书,港股对本土政策敏感度高,利于锚定增长预期。两家企业核心收入依赖国内Robotaxi项目,港股投资者更易理解其商业模式,降低跨市场认知偏差。
郭涛指出,Robotaxi需持续投入车队扩容、算力基建及数据闭环,港股融资可补充长期研发资金。对比美股受地缘政治压制的估值,港股对硬科技溢价能力更强,且受益于港股通南向资金定价权提升。同业竞争者加速商业化,抢先上市可抢占资本市场关注度,形成先发优势,支撑技术迭代与规模化扩张,巩固行业地位。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字生活分析师陈礼腾也表示,Robotaxi已从“技术验证”进入“规模验证”阶段,接下来是上市融资、城市级扩张与成本曲线的关键窗口。通过"美+港"双重上市架构,能拓宽融资渠道,为技术研发和规模化运营注入更充足资金,而当前中国自动驾驶商业化提速、多地牌照逐步放开的政策环境,也为IPO提供了有利时机。
【观点二:小马智行重点聚焦 文远知行多元突围 盈利仍待破局】
陈礼腾表示,虽然小马智行和文远知行同为Robotaxi公司,但具体业务上存在差异。小马智行聚焦L4级自动驾驶,以“Robotaxi+Robotruck”双引擎驱动。其收入主要来自三大板块:Robotaxi服务收入、Robotruck服务收入和技术授权与应用服务 。而文远知行则采用多元化策略,构建五大产品矩阵(Robotaxi、Robobus、Robovan等)。其业务主要收入分为产品收入和服务收入两大板块:产品收入主要是销售L4级别自动驾驶汽车及相关传感器套件;服务收入则包括提供L4自动驾驶运营和技术支持服务以及ADAS研发服务 。
陈礼腾进而表示,财务数据上看,2025年Q2小马智行营收1.54亿元(同比+75.9%),文远知行1.27亿元(同比+60.8%)。对比来看,小马智行营收规模更大且增速更高。但利润方面两家均未盈利,小马智行Q2净亏损3.82亿元,而文远知行为4.06亿元。这也表示自动驾驶目前处境:技术已相对成熟,但商业化还需进一步提升。
【观点三:万亿市场Robotaxi驶入商业化拐点】
郭涛认为,Robotaxi市场前景广阔,目前正处于从技术验证向规模商业化的关键拐点。在技术端,激光雷达成本降至4000元,整车成本逼近盈亏平衡;在政策端,中国已开放3.2万公里测试道路,北京、上海等地允许全无人商业化运营。在商业模式方面,B2B2C生态合作、订阅制及动态定价逐步落地,加速用户习惯培养。
陈礼腾认为,万亿级市场前景的Robotaxi作为自动驾驶技术的重点落地场景,吸引了众多企业的布局。目前布局Robotaxi的公司有滴滴出行、小马智行、文远知行、享道出行、T3出行、百度萝卜快跑、哈啰出行等。随着L4技术成熟、政策持续支持及商业化提速,行业正进入规模化爆发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