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经社讯) 11月10日,香港旅游及休闲预订平台Klook客路旅行递交招股书(详见 # 网经社专题:https://www.100ec.cn/zt/Klookmgzgs/ )。这家号称亚洲最大旅行体验平台,此时冲刺纽交所,背后有何考量?前景如何?对此,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快评供记者朋友参考。
【观点一:全球旅游发展新周期下 Klook赴美上市加速全球化布局】
知名天使投资人、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郭涛表示,Klook上市核心考量聚焦资金补充、战略扩张与品牌升级三大维度。资金层面,IPO募资将充实现金储备,补充营运资金、运营费用及资本支出需求,同时优化财务结构,提升资本化水平与财务灵活性,为业务持续拓展筑牢资金基础。战略层面,其业务高度依赖亚太市场,上市融资将打破区域发展局限,助力加速欧美市场布局,复制亚太地区积累的成功运营经验。品牌层面,纽交所上市能显著提升全球知名度与行业公信力,强化对商家、创作者及用户的综合吸引力,在OTA巨头与内容平台跨界竞争的激烈格局中巩固行业地位。此外,上市可为红杉、软银等早期投资方提供合规退出通道,完善公司资本运作体系,为长期发展奠定制度基础。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字生活分析师陈礼腾表示,Klook选择该节点赴美上市,核心动因在于捕捉全球旅游市场复苏红利与资本战略布局。据联合国旅游组织发布的《世界旅游晴雨表》显示,2025年全球旅游业已实现全面复苏,国际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均超过2019年水平。《报告》预计,2025年全球旅游业仍将保持增长,增速预计在3%至5%之间。
陈礼腾认为,目前正处于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的繁荣发展新周期。通过纳斯达克上市,Klook可吸引海外投资者、提升国际知名度,与Booking、Expedia等巨头同台竞争,同时融资支撑全球化扩张。
【观点二:营收持续增长 盈利能力需进一步观察验证 】
陈礼腾表示,从财务表现上看,Klook表现既有亮点也有不足。亮点方面,首先,其营收从2022年的1.29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的4.17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超80%。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达4.07亿美元,同比增长43.4%,显示出较强的业务增长能力。
陈礼腾此外,其毛利率从2022年的6.9%提升至2025年前三季度的11.1%,运营亏损从2022年的1.00亿美元大幅缩减至同期的984万美元,成本控制和运营效率显著改善。最后,用户黏性增强:2024年Klook年度交易用户数突破1070万,其中32%的用户年预订体验3次以上,而2022年仅为21%;用户黏性的增强可以推动平台自然流量提升从而降低营销依赖。
陈礼腾进而表示,但同时,不可忽视的是其净亏损规模较大:2025年前三季度净亏损达1.41亿美元,尽管2023年曾宣布整体盈利,但持续盈利仍依赖运营效率提升与全球化规模效应。在市场竞争加剧和市场环境不确定的情况下,盈利的可持续性仍需进一步观察和验证。
【观点三:强敌环伺 Klook的差异化优势与竞争挑战】
郭涛认为,从赛道定位来看,Klook差异化优势显著,避开机票、酒店等标准化红海领域,精准聚焦“行中”目的地体验核心场景,整合各类非标体验资源,覆盖全球众多目的地,精准匹配自由行用户即时性、个性化需求,与传统OTA巨头形成鲜明错位竞争。从技术与生态来看,协同优势突出,以AI算法实现精准个性化推荐,通过智能客服提升服务效率与用户体验;联动海量创作者构建“内容种草-交易转化”闭环,自然流量占比高,获客成本优于传统渠道。从供应链与运营来看,核心优势稳固,采用直采模式深度绑定优质商家资源,打造完善的全球供应链网络,提供多币种支付、实时库存管理等适配全球化需求的实用工具;积累了庞大的交易用户群体,用户复购率与黏性持续提升,形成难以快速复制的规模化竞争壁垒。
陈礼腾则表示,在线旅游市场竞争激烈,在国内,Klook面临着携程、同程、去哪儿、马蜂窝、途牛、KKday的竞争;在国外市场,面临着Booking、Expedia、TripAdvisor、Airbnb、GetYourGuide、Yanolja等的竞争。这些竞争对手在各自领域都有深厚的用户基础和市场影响力,Klook需要不断创新和优化服务,以保持其在旅游体验市场的竞争力。
陈礼腾补充道,从更宏观的角度看,Klook的上市也是中国科技企业全球化发展的又一例证。作为一家来自香港的创业公司,Klook通过全球化战略和本地化运营,成功打入了全球旅游市场。这种"中国创新、全球应用"的模式,也代表了中国科技企业在全球竞争中的新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