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经社讯)11月10日,香港旅游及休闲预订平台Klook客路旅行递交招股书(详见 # 网经社专题:https://www.100ec.cn/zt/Klookmgzgs/ )。这家号称亚洲最大旅行体验平台,此时冲刺纽交所,背后有何考量?前景如何?
出品 | 网经社
撰写 | 无痕
审稿 | 云马
配图 | 网经社图库
全球旅游发展新周期下 Klook赴美上市加速全球化布局
Klook客路旅行由林照围、王志豪和熊小康三人联合创立于香港,其中前两者是投行出身,曾分别在花旗、渣打及摩根士丹利的投行部门任职,熊小康则是技术出身。2014年,林照围与王志豪在一次尼泊尔之行中发现痛点:尽管在线旅游业已实现机票和酒店的标准化预订,但目的地体验预订仍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和语言障碍问题。这一洞察成为Klook的成立契机。

Klook的核心业务是通过移动端优先的平台,连接旅行者与全球各地提供景点门票、当地玩乐、交通票券等服务的商家,解决"最后一公里"出行难题。经过十余年发展,Klook已从初创企业成长为亚太地区领先的旅游体验预订平台。

根据欧睿国际报告显示,按2024年商品交易总额(GTV)计算,Klook已成为亚太地区交易总额最大的泛区域体验平台。Klook将旅行者与全球各地提供丰富活动、旅游项目、景点及其他旅行服务的商家相连接。截至2025年9月30日,平台收录约31万个体验项目,覆盖4200余个目的地,并在12个月(2024年10月至2025年9月日)内完成逾6500万次体验预订。
据网经社“电数宝”(DATA.100EC.CN)显示,Klook累计完成9轮融资,融资总额约67.2亿元人民币,投资方包括红杉资本、软银愿景基金、经纬中国、高盛、博裕资本等一众明星机构。

IPO前股权结构显示,Klook三位联合创始人合计持股约20.5%,其中林照围通过三家合伙人公司合计持有和控制约20.5%的股权,全体高管层合计持股约21.6%。投资机构中红杉旗下基金持股约15.5%,软银持股11.1%,经纬实体持股约12.3%,高盛持股5.8%。
对此,知名天使投资人、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郭涛表示,Klook上市核心考量聚焦资金补充、战略扩张与品牌升级三大维度。
资金层面,IPO募资将充实现金储备,补充营运资金、运营费用及资本支出需求,同时优化财务结构,提升资本化水平与财务灵活性,为业务持续拓展筑牢资金基础。
战略层面,其业务高度依赖亚太市场,上市融资将打破区域发展局限,助力加速欧美市场布局,复制亚太地区积累的成功运营经验。
品牌层面,纽交所上市能显著提升全球知名度与行业公信力,强化对商家、创作者及用户的综合吸引力,在OTA巨头与内容平台跨界竞争的激烈格局中巩固行业地位。此外,上市可为红杉、软银等早期投资方提供合规退出通道,完善公司资本运作体系,为长期发展奠定制度基础。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字生活分析师陈礼腾表示,Klook选择该节点赴美上市,核心动因在于捕捉全球旅游市场复苏红利与资本战略布局。据联合国旅游组织发布的《世界旅游晴雨表》显示,2025年全球旅游业已实现全面复苏,国际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均超过2019年水平。《报告》预计,2025年全球旅游业仍将保持增长,增速预计在3%至5%之间。
陈礼腾认为,目前正处于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的繁荣发展新周期。通过纳斯达克上市,Klook可吸引海外投资者、提升国际知名度,与Booking、Expedia等巨头同台竞争,同时融资支撑全球化扩张。
营收持续增长 盈利能力需进一步观察验证
招股书显示,Klook在2022年、2023年、2024年营收分别为1.29亿美元、3.35亿美元、4.17亿美元;毛利分别为4571万美元、1.57亿美元、2.58亿美元;运营亏损分别为1亿美元、6890万美元、3982万美元;净亏损分别为1.23亿美元、1.42亿美元、9927万美元。

此外,Klook在2025年前9个月营收为4.07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2.84亿美元增长43.3%;毛利为2.55亿美元,上年同期的毛利为1.72亿美元;运营亏损为984万美元,上年同期的运营亏损为3273万美元;净亏损为1.41亿美元,上年同期的净亏损为8570万美元。

在费用结构上,Klook的销售及营销开支长期居高不下。2024年销售费用达1.94亿美元,占当年营收的46.5%;2025年前三季度销售费用占收入的43.9%,绝对值约为1.79亿美元。相比之下,Viator在2025年Q1的销售费用率为59%,而TripAdvisor核心业务的销售费用率约为30%。这表明Klook的获客成本压力较大,但也在逐步优化。

现金流方面,Klook的经营现金流正在改善。截至2025年9月,公司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47亿美元。虽然这一数字低于公司总负债的2.55亿美元,现金覆盖率约为57.6%,存在一定偿债压力,但Klook的经营现金流已从负转正,调整后EBITDA的改善也为其提供了稳定的现金流来源。
强敌环伺 Klook的差异化优势与竞争挑战
郭涛认为,从赛道定位来看,Klook差异化优势显著,避开机票、酒店等标准化红海领域,精准聚焦“行中”目的地体验核心场景,整合各类非标体验资源,覆盖全球众多目的地,精准匹配自由行用户即时性、个性化需求,与传统OTA巨头形成鲜明错位竞争。
从技术与生态来看,协同优势突出,以AI算法实现精准个性化推荐,通过智能客服提升服务效率与用户体验;联动海量创作者构建“内容种草-交易转化”闭环,自然流量占比高,获客成本优于传统渠道。
从供应链与运营来看,核心优势稳固,采用直采模式深度绑定优质商家资源,打造完善的全球供应链网络,提供多币种支付、实时库存管理等适配全球化需求的实用工具;积累了庞大的交易用户群体,用户复购率与黏性持续提升,形成难以快速复制的规模化竞争壁垒。

陈礼腾则表示,在线旅游市场竞争激烈,在国内,Klook面临着携程、同程、去哪儿、马蜂窝、途牛、KKday的竞争;在国外市场,面临着Booking、Expedia、TripAdvisor、Airbnb、GetYourGuide、Yanolja等的竞争。这些竞争对手在各自领域都有深厚的用户基础和市场影响力,Klook需要不断创新和优化服务,以保持其在旅游体验市场的竞争力。
陈礼腾补充道,从更宏观的角度看,Klook的上市也是中国科技企业全球化发展的又一例证。作为一家来自香港的创业公司,Klook通过全球化战略和本地化运营,成功打入了全球旅游市场。这种"中国创新、全球应用"的模式,也代表了中国科技企业在全球竞争中的新路径。
【小贴士】
网经社深耕数字经济行业18年,长期关注移动出行,我们重点报道和研究的公司有1、网约车:滴滴出行、曹操出行、T3出行、花小猪出行、享道出行、阳光出行、万顺叫车、首汽约车、嘀嗒出行、神州专车、斑马快跑、帮邦行、飞嘀打车、量子出行等;2、Robotaxi:小马智行、文远知行、萝卜快跑、如祺出行等;3、聚合平台:高德打车、百度打车、腾讯出行、美团打车等;4、租车:一嗨租车、神州租车、悟空租车、华夏出行、GoFun出行等;5、共享(电)单车:青桔单车、美团单车、哈啰出行、松果出行等;6、停车平台:ETCP停车、爱泊车等;7、代驾平台(3家):e代驾、爱代驾、安师傅代驾等;8、在线旅游:携程、同程旅行、马蜂窝、美团旅行、去哪儿、飞猪、途牛、穷游网、客路旅行、在途商旅、猫途鹰、KKday、皇包车、稀饭旅行、航旅纵横、众信旅游等;9、民宿短租:途家民宿、木鸟民宿、小猪民宿等。

网经社移动出行台(DCX.100EC.CN)是专业移动出行门户,重点关注在线旅游、酒店民宿、网约车、共享单车、共享汽车、顺风车、代驾、等业态。提供媒体发布、报告榜单、融资、会员等服务,是移动出行从业者、媒体、投资者、用户的首选平台。(如果您是业内人士,欢迎合作咨询加微信:clt75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