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00EC>数字研究>AMiner:《2011-2020年人工智能发展报告》(全文)
AMiner:《2011-2020年人工智能发展报告》(全文)
AMiner发布时间:2021年04月13日 08:12:55

(网经社讯)该报告基于清华大学唐杰教授团队自主研发的 “科技情报数据挖掘与服务平台”(简称 AMiner)平台,根据 2011-2020 年期间人工智能领域的顶级期刊和会议(共计 44 个)所收录的全部论文专利数据,全面展现了人工智能发展至今所获得的重大科研进展、成果产出以及科研热点。

AMiner 评选出过去十年十大人工智能研究热点

根据人工智能领域在国际顶级期刊和会议过去 10 年所发表论文,通过 AI 算法计算出不同技术研究方向的 AMiner 影响力指数,以此获得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热点总榜单,评选出过去十年 “十大人工智能研究热点”。

本次评测结果显示,过去十年中十大研究热点分别为:深度神经网络、特征抽取、图像分类、目标检测、语义分割、表示学习、生成对抗网络、语义网络、协同过滤和机器翻译。各项研究热点的 AMiner 指数如表。

过去十年有 5 位人工智能领域学者获得图灵奖

通过 AMiner 智能引擎,可以自动收集历年来图灵奖获得者及其论文发表与学者画像等信息。过去十年的图灵奖有三次正式授予给人工智能领域。2010,Leslie Valiant 因对计算理论的贡献(PAC、枚举复杂性、代数计算和并行分布式计算)获得图灵奖,该成果是人工智能领域快速发展的数学基础之一。2011 年,因 Judea Pearl 通过概率和因果推理对人工智能做出贡献而颁奖;2018 年,深度学习领域三位大神 Yoshua Bengio、Geoffrey Hinton 和 Yann LeCun 因为在概念和工程上的重大突破推动了深度神经网络成为计算机领域关键技术而荣获图灵奖。Hinton 的反向传播(BP)算法、LeCun 对卷积神经网络(CNN)的推动以及 Bengio 对循环神经网络(RNN)的贡献是目前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获得跳跃式发展的基础。

AI 高层次人才较多聚集在美国

全球人工智能领域高层次人才共计 155408 位,中国人工智能领域高层次人才数量共计 17368 位。从 AI 高层次学者国家分布看,美国 AI 高层次学者的数量最多,有 1244 人次,占比 62.2%,中国排在美国之后,位列第二,有 196 人次,占比 9.8%。中国 AI 高层次学者主要分布在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北京仍是拥有 AI 高层次学者数量最多的国内城市,有 79 位。

在全球人工智能领域高层次学者量 TOP10 机构之中,美国机构高层次学者总体人数遥遥领先。位居首位的是美国的谷歌公司,拥有 185 人,清华大学是唯一入选 TOP10 的中国机构,其余均为美国机构。

从子领域论文量来看,美国的大学和科技机构在 AI 各个细分方向上的发展较为均衡,且在自然语言处理、芯片技术、机器学习、信息检索与挖掘、人机交互等 10 多个子领域的发展居于全球领先席位。中国的 AI 机构在语音识别、经典 AI、计算机网络、多媒体、可视化和物联网等领域实力较强,均进入全球领先行列。

中国 AI 专利申请量全球领先

过去十年,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利申请量 389571,位居世界第一,占全球总量的 74.7%,是排名第二的美国的 8.2 倍。总体上,国内的人工智能相关专利申请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并且在 2015 年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

网经社联合A股上市公司网盛生意宝(002095.SZ)推出消费品在线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该产品具有按需提款、按天计息、随借随还、专款专用、循环信用贷、全线上流程操作等特点,解决消费品供应链核心企业及下游经销商/网店因库存及账期造成的流动性差“痛点”。》》合作联系

网经社“电数宝”电商大数据库(DATA.100EC.CN,注册免费体验全部)基于电商行业12年沉淀,包含100+上市公司、新三板公司数据,150+独角兽、200+千里马公司数据,4000+起投融资数据以及10万+互联网APP数据,全面覆盖“头部+腰部+长尾”电商,旨在通过数据可视化形式帮助了解电商行业,挖掘行业市场潜力,助力企业决策,做电商人研究、决策的“好参谋”。

【投诉曝光】 更多>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网经社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网经社;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NEWS@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平台名称
        平台回复率
        回复时效性
        用户满意度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小程序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