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 《2009陕西互联网发展报告》于2010年5月26日郑重发布。以下是《2009陕西互联网发展报告》的部分内容:
陕西省互联网网民规模
网民增长迅速,网民普及率处第二梯队
虽遭遇金融危机,但近年来,陕西省经济已经连续5年保持12%以上的增速,尤其是去年实现生产总值6800亿元,增速达到15%以上,是陕西省近20年来发展最快的速度。陕西省网民规模已达995万,增长率为25.9%,各省市区排名第17位。
陕西省网民中,25.8%来自乡村地区,乡村地区网民比例稍低于全国27.8%的水平,而陕西省农村人口比例占57.9%,广大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加大了互联网在该人群中的渗透难度。
陕西省手机网民增长迅速,规模达593万人
陕西省2009年手机上网网民比例为59.6%,与全国手机网民比例基本持平。陕西省手机网民增长的主要原因是3G业务开通的带动作用和手机普及率的逐步提升。
陕西省互联网资源配置
陕西省固定电话规模逐年下降,而移动电话用户和宽带上网用户规模逐年稳步上升,两者共同推动了陕西省网民渗透率的进一步提高。
陕西省域名数量排名第八
2009年全国域名总数达到1681万个,陕西省拥有量超过54万个,比例为3.3%,全国排名第八。年增长率达到256%。
陕西省CN域名数量排名第七
2009年全国CN域名总数达到1345万个,陕西拥有50万个,比例占3.8%,全国排名第七。年增长率超过300%。
陕西省网站数量增长迅速,内容更加丰富
经过2008年的网站数量爆炸式增长后,2009年陕西省网站数量增长速度放缓,数量上升至38180个,占全国网站数量的1.2%,排名第十六。陕西省网页总数量为3.3亿,较2008年有非常大的增长,增长率为156.4%,增幅远远超过网站数量增幅,这意味着陕西省在整体网站内容建设方面有相当大的提高,网站内容得到了充实。
陕西省互联网网民特征
陕西省网民性别结构较为均衡
陕西省网民性别比例较为均衡,其中男性网民比例略高,占陕西整体网民规模的50.2%,女性为49.8%。陕西省人口男女比例为52.02:47.98,未来陕西的男女网民构成将不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占比将更加趋向于均衡。
网民结构影响互联网应用
陕西省网民职业以学生最多,其次为个体户/自由职业者和企业/公司一般职员,紧随其后的是无业/失业/下岗人员。一个地区网民的年龄、学历以及职业结构会对不同互联网服务的应用程度起到决定性作用,陕西省各种互联网服务受到人口特征结构限制明显。
陕西省网民上网地点结构接近全国水平
陕西省网民上网方式与全国上网方式接近,陕西省网民在网吧上网比例稍低,为31.7%,在单位、家庭中的使用比例也略低于全国水平。陕西省处于西部地区,家庭上网、网吧上网和单位上网的水平都略低于全国水平。陕西省宽带接入网民接近全省总体网民的90%,仅有10.3%的网民只使用窄带方式接入。陕西省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间为16.35个小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8.7个小时。从上网时间比较来看,网民有70%在业余时间上网,6.5%在工作时间上网,23.6%在两个时间段都上网。
陕西省网民互联网娱乐服务使用最多
陕西省网民不同互联网服务应用比例,可分为3个层次:网络音乐、新闻浏览、搜索引擎、网络游戏等应用服务处于第一层,使用比例均在60%以上;交友网站、论坛等服务处于第二梯队,使用比例在30%到45%左右;网上银行、网络炒股/基金、网上预订比例较小,均在20%以下,较去年同期有所提升。
陕西省互联网基础应用水平较高
从中国互联网三大基础服务分析,电子邮件服务高于全国水平4.5个百分点,达到61.3%;搜索引擎服务略低于全国比例,达到72.5%;即时通信则低于全国比例3.7个百分点,为67.2%。在所用互联网络服务使用中,陕西省的搜索引擎使用排名第三。
陕西省网民数字娱乐使用比例居高
从互联网不同服务使用比例分析,陕西省网民休闲娱乐服务使用比例均高于全国;数字娱乐使用方面,网络音乐、网络视频使用比例均高于全国水平,达到87.1%和65.8%。虽然陕西省网络游戏的使用率略低于全国水平,但相差仅1.1个百分点。
电子商务/金融使用比例整体低于全国水平
电子商务对于网民进入门槛较高,一方面其需要一定网络安全基础,对于网民收入、学历等方面的要求较高。未来陕西省网民电子商务使用比例应该呈现上升趋势。
陕西省网民网络炒股使用比例高于全国3.7个百分点,达到18.5%网络炒股使用比例高于全国,主要原因是陕西省股民规模较大,在西部省份中仅次于四川,在全国排16名,较大的股民规模为网络炒股服务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加强互联网知识普及,非网民上网预期较高
没时间上网,不懂电脑/网络知识成为阻碍网民渗透率提高的最大原因。另外没有设备,不感兴趣也是两大重要原因。因此,加强互联网知识普及与经济建设,成为陕西省网民普及的最主要措施。非网民未来半年上网预期乐观。除50%左右表示肯定不上的非网民,有超过三成非网民未来半年有很大可能性跨入网民的行列。
陕西省互联网发展建议
设立优惠政策,吸纳更多高科技企业入驻,形成人才与成长环境的和谐互动。抓住西部大开发新十年规划机遇,设立互联网相关经济开发区,形成互联网发展集群效应。陕西较好的人才基础、古老的文化底蕴,使得陕西在成为互联网人才培训基地上具有天然的优势。西部大开发新十年规划启动,陕西自当抓住机遇,力争建设成为立足本省、辐射西部的人才中心。
加强对陕西省青少年上网的引导
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引导。学校要将网络教育纳入学校德育工作范畴;家长应鼓励青少年培养自控能力;社会各界应着力扩大舆论宣传、教育和引导。加强互联网的行政监管。控制信息入口,通过技术防范措施优化网络环境。
青少年是陕西省网民中最大的群体。这一群体主要以学生为主,人生观和世界观正在形成之中,加强对这一群体的上网引导非常重要。要加快青少年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建立一批吸引青少年的健康网站,占领网络阵地。
加速陕西省手机互联网的发展
手机网民是带动互联网网民规模增长第二波浪潮的主要原因。手机上网以其特有的便捷性,已经成为拉动农村网民增长的重要力量。对于农业人口居多的陕西省而言,促进手机上网发展尤为重要。
开展的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工作,在未来几年内持续推进,提高陕西省互联网基础资源水平。加快发展3G业务,以手机互联网弥补传统互联网,缩小与发达省市互联网发展差距。制定合理资费标准,加强服务和消费者权益保障,进一步扩大手机网民规模和手机网络业务。
以互联网带动陕西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陕西省文化创意产业增速超GDP,是陕西省的重点发展产业。互联网成为文化创意产业内容的发源地和试验场,互联网正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有效的销售渠道,如图书、音响、影视、音乐等的销售渠道。
陕西省网民受教育水平较高,覆盖了绝大多数大专及以上居民,网民群体与文化创意产业从业者重合度较高。陕西省网民的文化娱乐应用比重高,使用比例基本都高于全国水平,网民群体与文化创意用户群体重合度较高。
加强陕西省农村信息化建设
农村信息化是涉及多部门的综合性系统工程,要由政府牵头,制定比较优惠的政策。以点带面,首先将县城作为信息化发展的重点,带动广大农村地区信息化发展。加大对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投入。
制定培养计划,构建农村信息化立体人才体系;吸纳培养信息技术人才,加快专业队伍建设。加快建设农业生产、农产品价格、农村政策、农村救济、农村文化教育平台,建立完善农业信息网络服务体系。(来源:西部e网 编选:网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