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00EC>媒体评论>张周平:电子商务10年开启“神话”
张周平:电子商务10年开启“神话”
发布时间:2011年05月06日 10:49:53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  ●2010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已逾4.5万亿元

  ●2015年交易规模将增长5-10倍

  ●覆盖人群将超5亿,生活、生产方式因之改变

  浙江杭州,西湖国际大厦二楼大厅的一面墙壁,上挂一整面的实时电子交易显示屏,正在不停地闪烁着。

  “时时跳动着的就是淘宝每一时刻的交易情况。”淘宝网有关负责人说。“从2010年的数据看,平均每分钟淘宝上就可以出售4.8万件商品。”

  淘宝网仅是一个缩影。近年来,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持续增长,截至2010年底市场交易额已逾4.5万亿元。

  十年磨一剑。从试探、磨砺、崭露头角,到遍地开花,曾经在人们眼中“虚无缥缈”的电子商务,已经蜕变出约8000万的“网商”与1.61亿的网民消费群体,也正在深刻颠覆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十年,电子商务改变了谁

  1999年,曾是一名英语教师的马云在杭州创建了一家名叫“阿里巴巴”的网站。那时,人们听到“阿里巴巴”时,第一反应大多是“阿拉伯故事里的那个快乐的青年”。

  十年后,“电子商务”已成为很多经营者的必然选择,B2B、B2C、C2C……一串串陌生的名词渐渐为人们所熟知。

  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我国B2B企业已达9200家,B2C与其它电商模式企业数已达15800家,而个人网店也已达到1350万家。阿里巴巴、麦考林、当当等已迈出了上市的步伐。电子商务概念已成为资本追逐的热点。

  从蛮荒到主流,从不被认可到巨额风险投资的涌入,电子商务星星之火在中国呈燎原之势。同时,“电子商务正在深刻改变着中国企业与消费者。”相关专家如是总结。

  对消费者而言,最直观的感受是购物的便利、商品选择的增多和相对低廉的价格。

  更大的变化在于消费者有了更多的主导权。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说,在电子商务的链条中,消费者处于更加主动的位置,网购的记录功能使得消费者的评价对卖家变得重要,因此,卖家对消费者更加重视。

  据悉,在“七格格”等网货品牌中,消费者甚至参与到推出新品的决策中。

  对电子商务从业者而言,有业内人士说,“电子商务给中国经济带来了新的活力,促成了产业的创新和变革。”

  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通过电子商务获得了直接面向全球做生意的机会。以阿里巴巴为例,截至2010年底,其平台上已有来自200多个国家超过5600万的会员,平台上的企业商铺已超过800万。

  同时,网络也成为新品牌成长的“快车道”。网经社分析师张周平说,在互联网上,仅用传统方式1/5的时间,1/40的投入就可以培养出一个知名品牌。

  如今,在淘宝上,裂帛、七格格等网货品牌销量紧随ONLY、欧时力等传统服装品牌之后,占据着淘宝女装销量排行榜前10。在119个淘品牌中,草根网商创立的品牌占41%,外贸企业面向内销市场的初创品牌占28%。

  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由于创业门槛低,更多的人通过电子商务参与到社会经济的链条中来,其中有大学生,有白领,有打工妹,有退休人员,也有农民。

  从山西吕梁到河北清河,从浙江义乌到江苏睢宁,一批农村网商集群开始崛起。业内人士指出,农村网商“以前扛锄头,现在抓鼠标”,实现了“小农户”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不仅使得家庭经营重现活力,而且创造了城镇化的新思路。

  新活力还体现在新行业和新职业的诞生中。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壮大,第三方服务开始崛起,也催生出一批新的职业类型,如物流快递业、专业仓储服务商、财务管理类IT服务商、网店装修、“麻豆”等等。

  被电子商务所改变的,还有众多的传统企业,“电子商务的应用是传统企业的第二次创业。”商务部信息化司电子商务处处长朱炼认为,这是传统企业顺应时代潮流、确保在未来竞争中生存和领先的一个战略选择。如今,制造领域如方正、联想、海尔,家电零售业如苏宁、国美,食品类如中粮,服装类如李宁、七匹狼等,乃至流通领域的中国邮政……一批传统企业已纷纷开始“触网”,深耕细作网络平台。

  电子商务重塑产业链

  在传统企业纷纷“触网”的同时,一批崛起于网络的品牌和店家则开始了向线下的渗透和拓展。在2011年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上,淘品牌“大J小V”就受邀参展,首度在国际主流展会亮相。  

  此外,凡客诚品、成格风尚等一批服装品牌网店也对线下渠道相当重视。据成格风尚CEO李靖透露,下一步的计划是将线下体验店开进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CBD办公楼。“线上和线下将进入一个全面融合的新时代。”她说。电子商务正在深度融入实体经济。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其对整个产业链结构的改造也日益彰显。一方面,缩短了从生产到消费的环节,并增加了消费者对生产的作用。

  由于通过电子商务可将海量的个性化需求聚集到一起,这使得生产有望从批量生产转变为个性化定制,“量身定做”成为可能,这可给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个性化服务,也给大量的中小企业带来了新的机会。

  相关专家则表示,这也意味着从“规模经济”向“范围经济”的转变。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梁春晓说,“定制模式则更多地体现了‘范围经济’理念,其核心是共享资源生产多种产品和服务,通过品种多样化分摊固定的初始成本,获得报酬递增。”

  目前,国内不少的中小企业借助电子商务实现了定制化的生产、柔性化管理。酷绅公司提供的定制衬衫包括近3000个号型,除了尺寸,顾客还可以自主选择衬衫的颜色、面料、领型、袖型等。

  消费者的主动权开始增加,马云将其称之为C2B模式,在他看来,可以预见,随着“80后”“90后”逐渐步入消费主力,定会成为未来产业升级的引领者,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定制化生产将成为趋势。

  同时,电子商务也改变着生产流程,改变着生产和销售环节的关系。“MB2C”作为一种全新的电子商务模式正在进入公众视野。

  “这种模式中,制造商(M)将不再是简单地将产品提供给电子商务公司(B),而是与后者结合在一起,结成利益共同体。”成格如今正在践行这一模式,李靖介绍说,“MB2C模式将整个产业链做了打通,电商可缩减采购成本,而生产商则可分享产品售卖所带来的利润,同时也可对消费者的需求做出更快速的反应。”

  这一系列的变化,推动着电子商务不断向主流化平台迈进。这一趋势在2010年得到中央认可,“电子商务”首次出现在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同时,网店实名制、第三方支付等相关政策规范相继出台,电子商务开始有法可依。

  未来之路,还有哪些坎儿

  当然,谈及电子商务的发展,并不全是阳光灿烂。

  物流成为首当其冲的瓶颈,2010年11月11日的淘宝商城大促销和2011年春节之前大量商品的增加,使得快递业频频“爆仓”。京东商城首席执行官刘强东表示,物流这个坎儿,限制了我们的销售能力。为此,各有实力的电子商务平台,纷纷开始投入重金发展物流业。

  网络欺诈和假货成为电商发展的命门所在。对此,平台和政府有关部门都已意识到其重要性,2011年3月,因为供应商中存在欺诈行为,时任阿里巴巴CEO的卫哲引咎辞职。日前,商务部、工信部等9部门联合下发通知,要求进一步严厉打击网络购物领域侵权假冒行为。

  当下的通胀及泡沫化倾向则成为悬在电子商务领域的一把达摩克利斯剑。近两年中国电子商务业一直是风投的宠儿,随着巨额资金的融入和过高的估值,泡沫化倾向随之产生,马云在今年1月就提醒说,中国B2C泡沫不亚于2000年互联网泡沫,称在一两年内其泡沫破裂结果就能看到。

  今年,电子商务各项要素价格普遍上涨。专家指出,电子商务通胀已是不争的事实。“一个人、一台电脑、一间民宅就能轻松创业的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当然,毋庸置疑的是电子商务在中国的发展前景。

  一方面,市场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据预测,到2015年,电子商务平台的交易规模将增长5-10倍,电子商务渗透率将突破60%。

  另一方面,电子商务还面临较大的形态变化。社区化被认为是未来趋势之一,易观国际分析师李智表示,电子商务正面临怎样获取新用户和留住老用户的难题,这正是社区化网络可帮助解决的。

  事实上,嗅觉敏锐的网站已开始行动,开心网团购版块就于今年2月上线测试。开心网CEO程炳皓表示,随着中国互联网由娱乐型向商务应用型的转型,社区化电子商务的发展是一种必然。同样,处于另一端的从事电子商务的马云则将SNS化(社交网站化)列为2011年淘宝5个“必须”中的第一位。

  移动电子商务的崛起也已成为业内共识,无论是阿里巴巴等电商,还是中移动等运营商,都已在此领域投入重金。相关专家也表示,中国有着雄厚的用户群基础,在移动电子商务时代亦将保持快速发展。  

  “未来5-10年我国电子商务整体水平,将有望继续高速发展并有望领先世界。”网经社如是预测。(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文/张意轩)

浙江网经社信息科技公司拥有17年历史,作为中国领先的数字经济新媒体、服务商,提供“媒体+智库”、“会员+孵化”服务;(1)面向电商平台、头部服务商等PR条线提供媒体传播服务;(2)面向各类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培训机构、电商平台等提供智库服务;(3)面向各类电商渠道方、品牌方、商家、供应链公司等提供“千电万商”生态圈服务;(4)面向各类初创公司提供创业孵化器服务。

网经社“电数宝”电商大数据库(DATA.100EC.CN,免费注册体验全库)基于电商行业17年沉淀,包含100+上市公司、新三板公司数据,150+独角兽、200+千里马公司数据,4000+起投融资数据以及10万+互联网APP数据,全面覆盖“头部+腰部+长尾”电商,旨在通过数据可视化形式帮助了解电商行业,挖掘行业市场潜力,助力企业决策,做电商人研究、决策的“好参谋”。

【投诉曝光】 更多>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网经社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网经社;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NEWS@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平台名称
        平台回复率
        回复时效性
        用户满意度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小程序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