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 2012年12月1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2013年《社会蓝皮书》发布暨中国社会形势报告会”在北京举行。与会专家分析了2012年影响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事件和热点问题,预测了2013年我国社会发展趋势和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正式发布了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2013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同时,由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祝华新、刘鹏飞、单学刚主笔的《2012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也与2013年《社会蓝皮书》一并发布,这是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研究人员连续第六年为这一权威图书撰写年度舆情报告。
报告首先回顾了2012年的网络民意诉求和社会热点,包括(一)网络舆论继续升温,社会压力有待释放;(二)网民解构国内外主流宏大叙事,民生主题凸显;(三)网络反腐专业化、常态化、娱乐化;(四)“最美”人物迭现,良善需要制度支撑;(五)国际议题增加,民族诉求背后蕴藏民生诉求。
其次,报告论述了2012年网络舆论生态的演变,网络民意表达进入移动互联时代,“90后”青年登上互联网和社会舞台,中产阶层的社会向心力需要修复,网络论争的非理性化,呼吁网络谣言需要刚柔并济的“生态治理”,推进网络公关成为“阳光产业”。
报告还对“意见领袖”在网络舆论场的角色和作用进行了专章分析,指出网络“意见领袖”的构成日益多元化,并和传统媒体共同塑造主流民意。在微博客引领官民互动新形势方面,报告提示关注政府公信力面临“塔西佗陷阱”的挑战,认为政府微博从信息发布走向与网民互动,官员微博展示了公仆本色。在此基础上,报告提出了“网络问政”从应急管理向制度建设延伸的建议。
另外,对于新老媒体互动带来的新现象新问题,报告揭示了2012年微博“国家队”的异军突起,提醒《环球时报》和胡锡进现象形成了传统政治传播的新的话语新模式,值得关注。报告特别针对媒体人微博言论新闻化带来伦理新问题,也提出了若干应对建议。
最后,报告还对2013年我国互联网舆论进行了展望,预测微信等移动社交进入井喷式发展,民生与吏治或成2013年热点议题。报告还根据当前互联网发展形势和舆论动态,提出政府要加强互联网治理,并继续拓展网络言论空间。 (来源:人民网 编选:网经社)
【报告链接】 《2012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