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 近日,国内知名电子商务研究机构网经社(100ec.cn)发布了《2011-2012年度中国电子商务法律报告》(报告下载:www.100ec.cn/zt/2012law/),该报告为首份电商法律报告。
以下为对2011-2012年度电子商务典型案例的解读之日本电通诉财付通案(侵犯专利)。
【案情简介】
2011年6月14日,日本电通公司应用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日本电通公司”)对外宣布,该公司以其在中国大陆享有的网络结算专利被侵权为由对第三方支付公司深圳市财付通科技有限公司(腾讯拍拍网支付系统,下称“财付通”),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了诉讼。此外,日本电通公司还向有可能构成侵权的6家第三方支付领域的其他公司发出了侵权警告函,这6家公司大部分都在首批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的27家之列。
【法律分析】
网经社特约研究员张延来律师认为,“专利收割”历来是美、日等发达国家企业进行市场竞争的常规战术,电子商务在我国发展的非常迅猛,但电商众多类型的商业模式却大多发端于美国等,这些老牌电商企业对知识产权的重视程度远高于国内企业,“兵马未动,专利先行”是他们一贯的做法。本案中日本电通公司早在2007年就取得了涉案专利,并且电通公司认为世界上大部分电子支付公司都是使用其专利开展业务的,所以这种基础性专利一旦发动收割诉讼,影响非常之大。
据调查,日本、美国已经成为全球电子商务专利挖掘的核心地区,日本特许厅在2001年成立了电子商务专利审查部,并大大放松了专利审查、授权标准,以帮助日本企业抢先占领电子商务专利竞争的制高点,截止2008年日本电商专利数量已超过了2万件,而美国电子商务专利授权量已经超过1.6万篇,公开的专利申请超过4.1万篇,实际受理的申请估计超过20万篇。
实际上,在电子商务应用的基础性和核心领域,例如网上拍卖、电子支付、购物车和搜索引擎等都已经存在大量的专利部署。电通的案件给国内电商企业敲响了警钟,在扩大市场份额和争取盈利的同时,也要对电子商务领域的专利进行系统分析,预知潜在的风险,并及早对自身的技术创新申报保护,增加未来专利战中的砝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