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 【摘要】近日网经社分析师莫岱青在接受《今日早报》就“苏宁更名苏宁云商”问题采访时表示,“随着苏宁电器更名为“苏宁云商”,苏宁去电器化、线上线下融合,布局类似“沃尔玛+亚马逊”的O2O大鳄的意图日益明显。
苏宁“云商模式”的战略提出,电商地位的提升,加之苏宁易购上线以来迅速抢占了不少市场份额,预测2013年国内电商竞争格局将迎来新一轮的行业大洗牌,而二三线中小电商原本狭窄的生存空间将进一步被挤压。
苏宁电器”伴随着人们走过了20多个年头,更名后将成为历史,不免有些让人扼腕。而随之导致的内部协同、流程再造、成本上升等问题,也值得警惕。”
以下为该报道原文全文,原题:《苏宁改称"云商"电商界"三国演义"隐现》。
春节里,有的人休息,有人则一直在思索未来之路。春节后,经历三天的闭门会议,苏宁的掌门人张近东终于将他深思熟虑的作品,摆到了大家眼前。
昨日,苏宁电器发布公告,公司拟更名为“苏宁云商”。受此消息影响,昨日苏宁股价小幅上涨,持有该股的杭州股民金先生的第一反应便是“苏宁战略上转型是好事情”。
一直想将苏宁做成“中国沃尔玛”的张近东,希望借助这个名叫“云商”的新模式,开启零售行业的春天,同时也希望借助这把利器,去应对未来那些看得见与看不见的对手。理想需要时间和探索,他认为,竞争并不是坏事,跑得过狮子的羚羊得以繁衍,追得上羚羊的狮子得以生存。
苏宁更名,股价上涨
由于张近东在2月17日的苏宁春季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外泄,苏宁内部即将出现调整的消息并不让业内人士感到意外,但出乎大家想象的是,“苏宁电器”这个多年的品牌名称,将从此与我们告别。
昨日,苏宁电器公告称,一直以来,苏宁立足零售、专注服务,不断创新经营模式、构建新型零售业态。经过多年经营积累,苏宁已经构建了面向内部员工的管理云、面向供应商的供应云以及面向消费者的消费云,并逐步推进“云服务”模式的全面市场化运作。
而随着互联网技术、智能终端等信息科技的蓬勃发展和快速应用,为公司加快转型升级提供了机遇与平台。公司认为未来中国的零售模式将是“店商+电商+零售服务商”,称之为“云商”模式。
因此,随着企业经营形态的变化,公司名称也需要与企业未来的经营范围和商业模式相适应,拟将公司中文名称由原“苏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苏宁云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除公司名称变更之外,该公司经营范围也随之增加。引人注意的是,在公司经营范围中,许可经营项目增加“国内快递(邮政企业专营业务除外)”这一项。
对苏宁的更名公告,资本市场反应灵敏,昨天早盘苏宁电器高开超1%,股价开盘后高位震荡,最后上涨3.67%,涨幅虽不大,但似乎预示着一个好的开头。网友“淘得鱼爱拍照”开玩笑说:“就冲这改名,值得买两手。”
改名是为了上下游通吃
不过,对苏宁的这个新名字,网友们可谓褒贬不一,有的叫好,有的觉得拗口和晦涩。品牌战略专家李光斗调侃说:“苏宁电器”拟改名“苏宁云商”有点不知所“云”,“国美电器网上商城”早就改名为“国美在线”了。以后不在公司名称上加上“在线”、“云”、“大数据”什么的,都不好意思出来在江湖上混了。
网友“鱼儿超新星”则说:神马“易购”啊“云商”啊都是浮云,对于忠于苏宁的消费者来说,他们只知道苏宁,一个是线上的苏宁,一个是线下的苏宁,至于叫神马都不重要。“依我看干脆就叫"苏宁"好了,线上线下都一样。”
其实,苏宁改名并非心血来潮,十多年磨一剑,有人说,苏宁此举显示出去电器化的决心,迈出超电器化战略实质的一步。
如果说过去苏宁的崛起是因为把握了上游产能快速扩张后需要更有效率的渠道模式,如今时代变了,上游产能过剩、供应链议价力向消费端转移,面对日渐兴盛的网购趋势,苏宁必须顺势转型。
近年来,苏宁一方面实施超电器化战略,另外还积极探索云服务模式。去年3月,张近东表示,要把苏宁电器中的电器两个字去掉,“公司名字里的"电器"概念,已无法容纳现有业务”。
在今年的春季部署会议上,张近东也表示,未来的零售企业,不独在线下,也不只在线上,一定是线上线下的完美融合,没有线上就没有线下,有了线下才能有更好的线上。
对苏宁此举,东方证券的分析师郭洋分析指出,通过“云商”战略,苏宁有望实现上下游的通吃。平台业务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服务。未来平台运营者不会只是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坐地收钱的菜市场经营者,而应是努力为制造商提供服务、提高效率、分担成本、分享信息的角色,既是球场管理者和规则制定者(平台),也是教练(服务)、球员(店商+电商)。
网经社网络零售部莫岱青则认为,随着苏宁电器更名为“苏宁云商”,苏宁去电器化、线上线下融合,布局类似“沃尔玛+亚马逊”的O2O大鳄的意图日益明显。
中银国际杭州营业部市场部首席理财顾问项坚认为,苏宁的新定位是“店商+电商+零售服务商”,做好线上线下融合的同时,逐步转型为“零售服务商”,不断对外开放苏宁的核心竞争力。其实更名本身并不重要,关键是他们做什么,其实线上线下的融合,苏宁本身就在做,对股价本身不会有太大影响。
电商“三国演义”隐现
如今苏宁一变,可能触及更多人的蛋糕。毕竟,线上线下渠道融合的运营模式,并非只有苏宁看到了其中的美景。
这里,既有来自国美这样传统零售巨头的竞争压力,也有来自新兴的电商新贵,如京东商城的挑战。2月16日,京东获得7亿美元融资的消息就曾引发业内的关注。此外,当苏宁在“云商”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时,阿里巴巴等企业可能也会因为压力而给苏宁必要的反击。
不过,面对不可预知的挑战,苏宁也有自己的底气和实力。据网经社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2月,中国B2C网络零售市场(包括平台式与自主销售式)前10位排名依次为:排名第一的是天猫,占52.1%份额;京东商城名列第二,占据22.3%份额;苏宁易购位居第三位,短短三年半时间市场份额达到3.6%。
网经社认为,苏宁更名后其品牌被进一步放大,朝着“大苏宁”方向发展,也在面临同质化竞争中寻求突破,电商三国演义格局隐现。
莫岱青认为,苏宁“云商模式”的战略提出,电商地位的提升,加之苏宁易购上线以来迅速抢占了不少市场份额,预测2013年国内电商竞争格局将迎来新一轮的行业大洗牌,而二三线中小电商原本狭窄的生存空间将进一步被挤压。
大战可能会一触即发,难怪张近东几天前说,“新的十年,不是同行的成了同行,不是对手的成了对手”,但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在这不进则退的时代,只有迎难而上了,即便知道前面会碰到很多问题。
综合性管理咨询集团华夏基石副总裁、首席HR专家陆学彬告诉记者,苏宁云商转型成功的关键在于人,而不在于其他。战略正确,但领导力、激励制度和文化要下大功夫,才能缩短转型的时间。莫岱青也提醒,“苏宁电器”伴随着人们走过了20多个年头,更名后将成为历史,不免有些让人扼腕。而随之导致的内部协同、流程再造、成本上升等问题,也值得警惕。(来源:今日早报 文/徐静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