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00EC>数字研究>论文:维护我国网络文化安全两个向度
论文:维护我国网络文化安全两个向度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26日 22:28:14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  摘要:网络文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人们带来乐趣的同时,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维护我国网络文化安全存在两个向度:一是重在防范,网络文化安全防范体系的建立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网络技术防范、完善立法和规范管理的制度防范、网络主体的意识防范等;二是重在建设,维护我国网络文化安全的重心必须基于网络文化建设,只有建设发展中的文化才能具有免疫力。

  一、引言

  随着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网络文化正以一种新型的文化形态,悄然改变着社会,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网络文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人们带来乐趣的同时,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发达国家凭借信息传播技术、资源的巨大优势,向发展中国家进行文化渗透,导致网络信息霸权、文化侵略和数字鸿沟等现象的出现。著名学者塞缪尔?亨廷顿指出:“当今我们的世界正经历着一场文化领域的长期的地震,文化全球化正在进行之中,……文化全球化可以导致文化多元化的趋势,而文化多元化就意味着传统文化受到冲击,价值观念呈多样化状态,生活方式也会各异。[1]”

  由此,网络文化安全问题应运而生。我们要以战略思维和全局视野清醒地认识到,维护我国网络文化安全,不仅是文化领域的事情,而且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不容丝毫懈怠。

  笔者认为,维护我国网络文化安全存在两个向度:一是重在防范,网络文化安全防范体系的建立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网络技术防范、完善立法和规范管理的制度防范、网络主体的意识防范等;二是重在建设,维护我国网络文化安全的重心必须基于网络文化建设,只有建设发展中的文化才能具有免疫力。

  二、网络文化安全问题防范

  (一)技术防范

  网络文化安全水平的提高,首先依赖于技术手段。网络文化是一种技术文化,技术在防范网络文化的偏向问题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通过Web信息获取技术、入侵检测系统、网关型安全产品等可实现对邮件监控、网页监控、即时消息监控(MSN、ICQ)、手机短信监控等;通过防病毒产品、反垃圾邮件产品、员工上网过滤产品等可实现对网络文化内容的检测和过滤,以有效阻断黄色、暴力等不良网络文化内容传播;通过IP地址阻断、涉密内容过滤等,可阻止或中断用户的访问。目前,虽然已有防止病毒入侵的技术,但新的病毒随时都在产生,如何及时阻止病毒侵蚀是技术开发的关键;随着多媒体信息传播的迅猛发展及网络用户的大幅增加,音频、图像过滤技术的开发及应用显得尤为重要。我们不但要研制和开发先进的软硬件技术,努力提高我国网络信息技术的国产化率,而且要提高技术水平,加强对信息技术产品尤其是进口技术产品的监控与管理。一句话,要为我国网络文化安全构筑坚固的技术防线。

  (二)制度防范

  1.完善网络立法

  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法律的规范作用,网络文化安全面临的种种威胁呼唤着我国完善的网络立法。目前我国已制定了多部电信网络法规,它们对促进我国互联网的健康发展、维护国家网络文化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我国的网络立法还存在许多问题:我国现在还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网络法律,与网络有关的规章、办法、通知、规定等,法律效力层次低;缺少统一明确的实施法律的责任主体;只规定了义务,缺少相应的责任条款,法律规范技术含量低,操作性差;法律真空地带较多,如对网络侵权、网络色情、网络暴力等网上行为缺少法律规定等等。这种立法现状及网络文化安全隐患急切期待着完整健全、可操作性强的网络法律为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2.规范网络管理

  目前,在网络管理方面,我国虽然已经规范了一系列审批制度、审核制度及处罚制度等,这些制度在维护网络文化安全方面也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但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继续完善网络管理制度。当前,由于网络管理主体分散,存在多头管理的情况,因此,管理主体根本不可能根据各种制度进行有效管理,管理效果不容乐观,导致网络管理制度权威的降低,也造成网络管理体系的混乱。可见,设立一个目标明确、统一管理网络安全的专门机构势在必行。这种专门的网络管理机构,可以根据长远规划,制定系统完善的网络管理制度,合理配置网络资源,有步骤、有计划地促进网络文化管理方法的改革,克服当前存在的应急式管理弊端,逐步消除网络管理的结构性矛盾、体制性障碍,不断赋予网络文化管理新的内涵。

  (三)意识防范

  维护网络文化安全,起决定作用的不是网络信息技术,而是掌握和运用网络技术的人。人的安全意识对网络文化安全具有决定作用。许多网络行政管理部门和业务部门安全意识淡薄,安全防范措施不够或缺失;多数网民常常只顾各种网络应用,而对网络安全威胁往往缺乏警觉,麻痹大意。所以进行网民媒介素养教育,增强其网络文化安全意识非常重要。网络媒介素养教育。能够赋予人们完善的知识结构,提供人们解读媒介信息的正确视角,培养人们不被媒介信息所牵制的能力,以及控制自己信念和行为的能力,使人们成为积极的信息使用者。提高网民的媒介素养,能够提高其对各种网络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

  批判能力是网络运用中一项必不可少的能力。“批判是真理的生命,人类精神与文化如果要有未来的话,就不能没有真正的批判,人类不仅需要娱乐,也需要真理和思想。[2]”现代网络社会,媒介素养是一个人整体文化修养的重要体现,具备批判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往往就能够正确判断网络文化的主流社会价值,识别网络文化安全威胁,规避各种网络文化安全风险。可以通过网络视频等多方面的教育手段普及网络伦理道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息安全意识等内容,提高网民对网络不良文化的免疫力,使之成为真正健康的网民。

  据统计,18~30岁的网民是我国网民的主体,网络对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对广大青少年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是媒介素养教育的重中之重,也应该是现代学校教育的应有内容之一。通过对青少年进行系统的媒介素养教育,一是培养其正确使用网络传播信息、发展自我的能力;二是培养其对网络信息的批判质疑、分析评价的能力,使青少年学会判断网络信息的多重意义,认识网络文化对网民的影响和操控。其中,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使青少年能够避免对形形色色网络文化的绝对信任和被动接受,而是能够对网上信息进行主动选择,以理性、成熟的态度支配自己的网络行为。

  三、我国网络文化安全建设

  要使我国网络文化达到一种积极性安全状态,必须加强网络文化建设。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主流社会价值观,我们进行网络文化建设,首先必须着眼于长远规划,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文化发展战略出发,慎重把握其价值取向和社会效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努力建设符合时代潮流的有中国特色的网络文化。

  中国特色的网络文化建设,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3]。也就是说,现阶段,中国特色的网络文化建设应当坚持以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我国的网络文化鲜明的中国特色。它决定了我国网络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发展方向。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文化建设方向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我国的网络文化建设必须提倡多样化,反对多元化,提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指导下,多种文化形式、思想观念同时并存。正如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所说: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和平演变的最早提出者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曾说:“如果我们教会苏联年轻人唱我们的歌曲,跳我们的舞蹈,那么我们迟早会教会他们按照我们的方式思考问题。[4]”这个预言在1989年不幸应验了。这就是多元化的危害,如果在多样文化中缺少主旋律,最终必将导致文化建设的变质、转向。而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指导思想,才能在世界形形色色的意识形态、文化价值观的相互冲击中,保持清醒的头脑,自觉抵制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等的侵蚀,永葆网络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本色。对人们广泛关注的社会热点、突发性事件等,用有说服力的事实真相如录音、录像及相关数据等来引导网民,使他们理性地讨论问题、表达意见,而不是狂热盲躁。要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为指导,创造传统文化与现代精神相结合的新模式,通过各种各样的艺术手段,提高网络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从而潜移默化地提高网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中国特色的网络文化建设,要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伟大的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中绚丽多姿的一束艺术奇葩。我们要为源远流长的优秀传统文化插上网络的翅膀,使之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网络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并在世界文化整合中,显示自己独特的魅力;我们要从那令西方国家神往不已的东方文化思想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注入到网络文化建设中,使中国特色的网络文化之树根深叶茂,永葆青春。在网络文化建设中,我们要以网民为本位,制作一些令网民喜闻乐见的文化节目,制作文化精品,让广大网民在赖以生存的网络空间中沐浴着和谐文化的阳光雨露,回归精神家园。

  中国特色的网络文化建设,要借鉴和吸收国外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在网络文化建设中,我们要立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实践,以开阔的视野、恢宏的气度包容一切,以批判的眼光、辩证的思想反观一切,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并加以融会贯通、创新发展。在多种思想文化的碰撞中,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继承我国传统文化的优势,发展我国的网络文化事业,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贡献。

  有理由相信,有中国特色的和谐网络文化之树,一定能够枝繁叶茂,成功抵御各种思想病虫害的侵蚀,以更加开放的心态,积极容纳异质文化,在世界文化整合中彰显东方文化的独特魅力。(来源:今传媒 文/李献惠 编选: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参考文献:

  [1] (美)塞缪尔?亨廷顿,彼得?伯杰.全球化的文化动力:当今世界的文化多样性[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2]周祥林.当代大众文化成因及其双重效应探析[J].邵阳学院学报,2003(4).

  [3]詹卫武:当前我国网络文化安全问题研究[D].山东轻工业学院,2011.

  [4]美国文化如何打遍天下[EB/OL].南方网,www.southcn. com/news/international/gisp/200311060762.htm.

网经社联合A股上市公司网盛生意宝(002095.SZ)推出消费品在线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该产品具有按需提款、按天计息、随借随还、专款专用、循环信用贷、全线上流程操作等特点,解决消费品供应链核心企业及下游经销商/网店因库存及账期造成的流动性差“痛点”。》》合作联系

网经社“电数宝”电商大数据库(DATA.100EC.CN,注册免费体验全部)基于电商行业12年沉淀,包含100+上市公司、新三板公司数据,150+独角兽、200+千里马公司数据,4000+起投融资数据以及10万+互联网APP数据,全面覆盖“头部+腰部+长尾”电商,旨在通过数据可视化形式帮助了解电商行业,挖掘行业市场潜力,助力企业决策,做电商人研究、决策的“好参谋”。

【投诉曝光】 更多>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网经社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网经社;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NEWS@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平台名称
        平台回复率
        回复时效性
        用户满意度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小程序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