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00EC>>【电商预警】网购药品化妆品当心假货过期货
【电商预警】网购药品化妆品当心假货过期货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04日 10:03:21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  网购降糖理疗贴,生产企业竟已被吊销生产许可证和注册证;网购化妆品到手却已过期;花几万元买的“保健品”,却连“蓝帽子”也没有......昨天,无锡市药监局公布了消费提醒,并将开展“三品一械”专项整治行动。

  近日,无锡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接到群众投诉称,花1880元网购的“高老太TM降糖静电理疗贴”使用后与宣传疗效不符。经查,该公司销售时提供的所谓“无锡八佰伴商贸中心有限公司”的增值税发票系伪造。该理疗贴生产企业也已被吊销生产许可证和注册证。无独有偶,市民陈小姐几天前在一家知名网站购买了100份护发精华露小样,但收到货时却发现在今年4月份就已经过期,她想要找网站退货对方却不予理会。药监局工作人员了解到该网站在无锡设有分站,但在电话中对方却拒绝提供所在地址。

  药监部门近期在日常监查中,还发现标示为“广州市欧蔓护肤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艾缇〕法国红石榴蜜露水晶唇色组(新琥珀红)”产品可疑,遂致函广州市食品药品监管局核查。经查,该公司为合法注册的化妆品生产企业,但从未生产此产品,此产品属假冒。一位患有糖尿病的老人2年来购买服用一款降糖“保健品”,钱花了3、4万元,却始终没有见效。他到药监部门投诉,才知道这竟然连保健品都不是,只是普通的食品。老人认为店方夸大宣传,但是却拿不出任何书面证据,“他们都是口头说说的!”......

  记者昨从市药监局稽查处了解到,网购药品化妆品收到假货、“保健品”非法宣传等成为近期市民投诉的热点。药监局特别提醒消费者特别是老年人在选购保健食品、辨别保健食品宣传真伪时,要注意“药到病除”不可信、“健康讲座”为促销、“免费活动”为洗脑、“权威证明”属虚构、“专家义诊”是骗局。消费者要警惕保健食品非法宣传“陷阱”。保健食品的包装上印有“蓝帽子”标识,可以在国家药监局网站查询到相关编号和产品,但保健食品不是药品,没有治疗作用。患有疾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治疗,不要相信违法广告的宣传。同时,要到正规商家购买医疗器械,勿轻信网络虚假夸大宣传。

  从现在起,无锡将开展为期8个月的药品、保健食品、化妆品、医疗器械“三品一械”专项整治行动。整治主要内容包括:利用互联网交易和寄递等途径违法销售假冒药品、制售假劣中药材和中药饮片、制售假冒知名品牌产品、无证生产销售装饰性彩色平光隐形眼镜、生产销售假冒保健食品化妆品、违法广告药品保健食品医疗器械等。市民如有相关线索,或者权益受侵,可以向药监部门举报反映。(来源:现代快报)

浙江网经社信息科技公司拥有17年历史,作为中国领先的数字经济新媒体、服务商,提供“媒体+智库”、“会员+孵化”服务;(1)面向电商平台、头部服务商等PR条线提供媒体传播服务;(2)面向各类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培训机构、电商平台等提供智库服务;(3)面向各类电商渠道方、品牌方、商家、供应链公司等提供“千电万商”生态圈服务;(4)面向各类初创公司提供创业孵化器服务。

网经社“电数宝”电商大数据库(DATA.100EC.CN,免费注册体验全库)基于电商行业17年沉淀,包含100+上市公司、新三板公司数据,150+独角兽、200+千里马公司数据,4000+起投融资数据以及10万+互联网APP数据,全面覆盖“头部+腰部+长尾”电商,旨在通过数据可视化形式帮助了解电商行业,挖掘行业市场潜力,助力企业决策,做电商人研究、决策的“好参谋”。

【关键词】 药品化妆品假货网购
【投诉曝光】 更多>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网经社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网经社;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NEWS@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平台名称
        平台回复率
        回复时效性
        用户满意度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小程序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