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00EC>数字金融>浅析:风口、互联网金融和众筹
浅析:风口、互联网金融和众筹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16日 14:23:44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  这一年来,要说创投界的热门领域,互联网金融肯定算一个。

  创投界是一个很奇怪的场域——这个创投界包括创业圈和投资界——总是被一波波的风潮所驱动,前年的话题是团购,去年变成了导购和APP,今年上半年还是打车软件,下半年就变成了互联网金融。

  我不知道这是羊群效应,还是如凯文凯利所说的那样,是“技术元素”的自我驱动使然。

  但是,这种热点转换很多时候又是无厘头的,除了少数能够紧跟硅谷趋势的聪明人之外,你也没有办法未卜先知地提前布局,创业者能够做的,也就是去发现生活中既有的痛点,然后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长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至于热点转换的时候能不能轮到你,大部分还得靠老天帮忙。

  我记得“美丽说”的徐易容,印象中最早做的是一个二维码的项目,那是2007年前吧,然后,在blog流行的时候又做了“抓虾”,产品都不错,但结果都不好,直到美丽说,才终于搭上了社会化导购的快车,算是站到了风口之上。

  这样的例子还有不少。王兴是从校内到饭否,直到美团才找到自己的节奏;我们本地的孙海涛,是从E都市到房途才到的51信用卡。

  总之呢,创业者本身的坚持和能力固然重要,那个风口也同样重要。有时候,晚一步早一步,都会影响项目的生死。

  当然,说这些不是要宣扬创业成功的宿命论,真正决定项目成败的,还是你对用户需求的把握,和你的解决方案本身,风口的意义在于能让你飞得更快更高。

  再回到互联网金融的话题。

  我前几天参加一个小型沙龙,讨论的也是互联网金融。我本是外行,但通过这次讨论,也帮我理清了几个思路。

  1、互联网金融和金融互联网是两个层面的概念。前者的方向是要让金融脱媒,是用互联网的方式实现供需双方的直接融资。这个在目前的信用环境下,显然很难。市面上流行的P2P也都没有打通信用人和信用这个鸿沟,需要借助担保这样的手段,人为地帮助供需双方实现嫁接,这个就脱离了所谓互联网金融的本质。

  2、我看到的可以称为互联网金融的模式,一个是比特币,那是革命性的,真正在践行哈耶克《货币的非国家化》这样的经济学理想,但国内的制度环境,决定了它很难有大规模的发展,我们这里实行的是“法无允许,便是非法”这样的体制,所以,要么赶紧做大,要么就只能在灰色地带游走;另外一个是众筹模式,我觉得这个模式将来可能会有比较大的潜力。

  3、为什么说众筹会有较大潜力呢?简单说就是,互联网是对现实关系的解构和重组,每个人在某种程度上都扮演了他所在圈子的信任代理,这种以信任为基础的圈子,往往可以超越传统的人际关系,演变出不一样的生意模式。连线杂志的主编克里斯安德森有一次在飞机上和一个非洲土著交流交易的话题,那个土著人对城里人讨价还价的交易模式很不理解,他说,假如你知道交易的对方卖掉东西是为了给孩子买一双裹脚的鞋子,你还会在乎是多少价格吗?这次经历让安德森明白,基于社区、基于熟人圈的交易是可以不同于普通的市场交易的。

  我觉得,基于网络圈子的交易在将来也有可能形成这样的交易模式,当然这个将来是什么时候不知道。

  这让我想起Ebay的分类信息网站客齐集,英文名叫Kijiji,是非洲的瓦西里语村庄的意思,Ebay当时做这个网站的时候,就是抱着让交易回归简单这样的理想的,这个网站现在在中国的名字叫百姓网。

  另外一个在我们身边的例子是,温州人的“盟兄弟”关系,温州人商业竞争力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这种基于熟人圈的信任力量,盟兄弟之间的资金往来,那是连借据也不需要的。

  4、当然,现阶段更现实的模式是金融的互联网化。这里面的空间非常大,所有,让我们面对金融业是必须骂娘的地方,都是创业者的机会,都是金融互联网的机会。不要想着一步到位让银行业去脱媒,那是经济学的理想,不是现实的机会。对于创业者来说,凡是银行不愿干、干不好或干不了的地方,就是我们的机会。只要让用户高兴了,离钱这么近的生意,你肯定也不会吃亏的。(来源:虎嗅网 文:B座12楼)

网经社联合A股上市公司网盛生意宝(002095.SZ)推出消费品在线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该产品具有按需提款、按天计息、随借随还、专款专用、循环信用贷、全线上流程操作等特点,解决消费品供应链核心企业及下游经销商/网店因库存及账期造成的流动性差“痛点”。》》合作联系

网经社“电数宝”电商大数据库(DATA.100EC.CN,注册免费体验全部)基于电商行业12年沉淀,包含100+上市公司、新三板公司数据,150+独角兽、200+千里马公司数据,4000+起投融资数据以及10万+互联网APP数据,全面覆盖“头部+腰部+长尾”电商,旨在通过数据可视化形式帮助了解电商行业,挖掘行业市场潜力,助力企业决策,做电商人研究、决策的“好参谋”。

【投诉曝光】 更多>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网经社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网经社;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NEWS@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平台名称
        平台回复率
        回复时效性
        用户满意度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