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00EC>媒体评论>曹磊:P2P网贷问题频发主要存缺乏监管等原因
曹磊:P2P网贷问题频发主要存缺乏监管等原因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21日 08:59:00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  摘要:日前,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曹磊在接受理财周报记者采访时认为之所以造成此类问题频发,其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行业发展过快,缺乏监管和自律。P2P行业目前缺乏外部的监管和约束,资金、平台运营等都游离在传统的金融体系之外。同时P2P行业入行门槛极低,通过互联网快速集资,导致许多企业想趁机浑水捞一笔跑路。

  二是平台定位偏移,远离小额贷范畴。P2P网贷平台本身应该是定位为一个为投资者提供信息需求的平台,但是现在很多P2P平台却是先集资再去寻找资金需求者,有演变成线上民间集资趋势,一旦融资人发生资金风险,P2P平台无力偿还只好卷款跑路。

  三是征信成本高,违法成本低。大多数P2P网站依靠诚信判断融资人借贷额度,但是融资人的诚信度很难判断,虽然国家级信用信息平台已经在酝酿建立,但具体信息尚不对公众公开。征信成本过高是影响民间借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以下为该报道原文全文,原题:《互联网金融基因突变P2P借贷突围》

  用“狂飙突进”来形容中国P2P小贷行业的发展一点也不为过。

  根据近期发布的《中国P2P信贷服务白皮书》数据显示:2012年交易额600亿元左右;统计的21家P2P交易规模3年内增长81倍,借款人增加8倍,P2P机构数增长8倍。

  更重要的是,一向被称为“野战军”的P2P行业近日也迎来了“正规军”——招商银行(10.63, 0.03, 0.28%)。据悉,招商银行近期已经低调布局P2P业务,已经完成6期项目发行,融资额近1.3亿元,最小投资单位1万元。

  如果说招行的P2P是与“野战军”们的直接交锋,那么近日,百度[微博]和京东在上海开始布局的小贷业务则是侧面夹击,其同盟军还有之前的阿里小贷、苏宁云商(12.77, 0.56, 4.59%)等,似乎小贷行业的卡位战即将拉开大幕。

  但热闹的背后危机已现,10月14日,湖北省孝感市天力投资有限公司名下P2P网贷平台“天力贷”爆出投资者无法提取资金,公司相关人士也联络不上的新闻,一时间,P2P网站资金安全的问题再次引起热议。

  痛并快乐着,也许这是P2P行业的真实写照。

  P2P行业爆发式增长

  全国规模以上P2P平台超过200家,去年行业贷款规模500亿以上。

  P2P,即Peer to Peer,在中国被翻译为“人人贷”,2005年起源于英国的ZOPA,它是民间借贷的新型模式,通过互联网或线下系统等平台进行的个人与个人贷款。

  P2P借贷平台的功能包括审核,把控风险关;负责资金清算,基于互联网工具,利用第三方支付工具,帮助资金流通或者其它增值服务,但不能作为资金池或者直接放贷,否则可能会沦为“非法集资”等非法金融活动,触犯监管红线。

  2006年,中国第一家P2P宜信成立,但由于P2P是无抵押、无担保,仅凭个人信用的借贷,在缺乏信用评价体制的中国不存在生存的根基,所以宜信并不是纯粹意义上的P2P,而是具有中国特色的P2P的变异,采用线下为主、线上为辅的模式发展。

  一年后,中国纯粹意义上的P2P网络借贷平台拍拍贷正式成立。此后,各种类型的P2P小贷公司呈爆发式增长。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100EC.CN)监测数据显示:随着陆金所、拍拍贷、人人贷、红岭创投、联合贷(CunLoan.com)等一大批行业领头羊的兴起,P2P网贷在国内大热。截至2012年末,全国规模以上P2P贷款服务平台超过200家,估计2012年全年P2P行业贷款规模在500亿-600亿元,比上年增长300%以上,可统计P2P线上业务借款余额将近100亿元,投资人超过5万人。

  海通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戴志锋认为,P2P爆发性增长的核心因素有两点,一是理财市场和小贷市场有效对接和监管真空,促使行业规模高速增长;二是高利差和监管套利保证行业的高盈利,不断吸引新的进入者。其投资产品收益率一般为8%-20%,而小额贷款的实际利率则高达30%-40%,这些贷款的对象都是银行不愿借贷的小微企业或者个体户。但他认为3000-4000亿可能会是P2P行业高增长时期发展的上限。

  线上+线下结合模式

  线上+线下结合模式占绝对优势,纯线上只有拍拍贷,仅5亿。

  目前,中国的P2P小贷有多种模式,比如“人人贷”模式,该模式特色为互联网上获取资金,线下用传统方式获取和审批项目;平台等提供担保。该模式通过线下获取借款项目、审核项目;P2P平台线上销售贷款;通过高收益+本金保障计划吸引线上投资者。以人人贷、陆金所等为代表,这是国内互联网信贷最主流的方式,预计在行业占比60%以上。

  第二种就是拍拍贷模式,这是最正宗的P2P,该模式为线上获取项目——线上审批项目——线上获取资金。借款人和投资人均来自线上,借款人线上提供借款信息和资信证明,通过拍拍贷线上审核,发布借款消息,投资人线上选择项目进行出借投资,盈利模式为收取借款2%-4%的手续费。

  第三种则是阿里小贷模式,即线上找项目——线上审核项目——线下资金(目前),借助阿里巴巴[微博]和淘宝网平台拥有的大量高依赖度的中小平台商户,阿里小贷可以实现线上找项目,线上审核,线上贷后管理,从而有效控制项目风险,使得业务得以快速拓展,其他非平台公司难以复制。

  第四种为宜信模式,宜信业务线上和线下模式兼有,以线下为主,通过设立分支机构和业务团队线下寻找借款人和投资人,预计宜信的规模在200亿元以上,国内最大。

  但从发展规模看,线上+线下结合模式占绝对优势。根据第一财经新金融研究中心推测:2012年所有模式的P2P累计交易规模在500-600亿,宜信模式预计200亿,据了解,目前纯线上只有拍拍贷,按媒体报道估计5亿,其他预计均为线上+线上模式,预计200-300亿。

  不过,业内一位资深人士将目前乱象丛生的P2P行业总结为5个版本:基于传统的1.0版本的线下中介;基于网络的2.0版本的线上中介,如英国的ZOPA、美国的Lending Club、拍拍贷、凤凰资本等;基于法律的发展改良的3.0版本,如加担保的人人贷、红岭创投、平安陆金所等,加风控的美国Prosper、信而富等,靠不断冲大规模进而稀释坏账风险的宜信等;另有变异的东施效颦的4.0版本,如大量直接照抄追赶宜信模式而变异的;基于监管的5.0版本的浑水摸鱼,如直接非法集资的。

  潜伏危机

  征信成本过高是影响民间借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缺乏监管、暴利诱惑、行业发展不成熟的P2P行业,类似天力贷之类的事件并不是第一次发生。此前就有优易贷、淘金货、众贷网、网赢天下等P2P网贷平台出现兑付困难、倒闭、卷款等现象。无疑,此次事件再次给P2P行业敲响了警钟。

  对此,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曹磊认为之所以造成此类问题频发,其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行业发展过快,缺乏监管和自律。P2P行业目前缺乏外部的监管和约束,资金、平台运营等都游离在传统的金融体系之外。同时P2P行业入行门槛极低,通过互联网快速集资,导致许多企业想趁机浑水捞一笔跑路。

  二是平台定位偏移,远离小额贷范畴。P2P网贷平台本身应该是定位为一个为投资者提供信息需求的平台,但是现在很多P2P平台却是先集资再去寻找资金需求者,有演变成线上民间集资趋势,一旦融资人发生资金风险,P2P平台无力偿还只好卷款跑路。

  三是征信成本高,违法成本低。大多数P2P网站依靠诚信判断融资人借贷额度,但是融资人的诚信度很难判断,虽然国家级信用信息平台已经在酝酿建立,但具体信息尚不对公众公开。征信成本过高是影响民间借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行业的乱象让呼吁监管的声音越来越大,对于P2P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戴志锋认为在爆发式增长过后,未来必将出现行业明显的洗牌,预计大量P2P公司会倒闭,但好平台受到冲击较小尤其是风险控制水平高,风险承担能力强的大型平台将持续,形成品牌和渠道优势。

  至此,本报将从众多P2P公司选出两家代表性公司重点剖析:一是行业老大哥宜信;二是后起之秀以风控能力著称的信而富。也许这只是管中窥豹,但更多地是希望P2P行业能早日转为“正规军”。(来源:理财周报 文/王小莓)

网经社联合A股上市公司网盛生意宝(002095.SZ)推出消费品在线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该产品具有按需提款、按天计息、随借随还、专款专用、循环信用贷、全线上流程操作等特点,解决消费品供应链核心企业及下游经销商/网店因库存及账期造成的流动性差“痛点”。》》合作联系

网经社“电数宝”电商大数据库(DATA.100EC.CN,注册免费体验全部)基于电商行业12年沉淀,包含100+上市公司、新三板公司数据,150+独角兽、200+千里马公司数据,4000+起投融资数据以及10万+互联网APP数据,全面覆盖“头部+腰部+长尾”电商,旨在通过数据可视化形式帮助了解电商行业,挖掘行业市场潜力,助力企业决策,做电商人研究、决策的“好参谋”。

【投诉曝光】 更多>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网经社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网经社;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NEWS@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平台名称
        平台回复率
        回复时效性
        用户满意度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小程序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