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 传言中的腾讯入股京东并注入腾讯电商资产,可能会给即将IPO的京东带来上百亿美元的增值。挑战是京东如何避免患上“富家子病”,尽快建立面向移动时代和全国乃至全球市场的、更强健的独立战略。
最近关于腾讯入股京东的传言不少,我在这里暂且不论传言真实与否——此前我曾联系过京东方面,公司以正在缄默期为由没有正面回应——而是仅针对一个技术细节:如果腾讯入股京东,并且将其旗下的电商资产(包括拍拍和易迅等)打包给京东,会给即将IPO的京东带来多少增值?
在去年底的福布斯中文网专栏文章《京东估值或已攀升至300亿美元》中,尹生(微信公号jia-zhi-xian)曾比照和京东最有可比性的亚马逊,认为其估值可能会接近300亿美元,最低也会超过200亿美元。
当时的假设是:京东2013年的交易额为1000亿元,并以此作为近似的营收,而实际上,京东的交易额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由第三方的卖家提供的,京东从中获得的是服务类的收入,亚马逊在其报告的营收中也是这样归类的;根据京东的招股说明书,2012年营收为68亿美元,2013年前三个季度同比增长率为70%,假定其2013年全年保持这个增长速度,则2013年的营收为115亿美元,这个数字与亚马逊的营收更有可比性。
如果真如传言,腾讯将电商资产打包给京东,这部分资产给京东带来的直接价值大致如下:根据腾讯过去四个季度的财报,其来自电商的收入大约是13.2亿美元,同比增长110%,这一速度比京东业务要快不少,同时,易迅的加入还能增加京东在3C领域的整体规模,增加和供应商的议价能力,提高占有率,最终可能会对稳定甚至提高其3C毛利率有帮助。
所以,可以假定这部分资产至少不会降低京东的估值水平,并享受和其同样的市销率。亚马逊过去四年的平均市销率为1.88,即便不考虑增长因素,假定京东和亚马逊享受同样的市销率,则京东按照2013年的预估营收,估值为216亿美元,而腾讯电商资产直接贡献的13.2亿美元营收估值为25亿美元,所以腾讯入股后的京东的价值为241亿美元——这可以视为市场相对谨慎和悲观时的估值。
如果考虑到增长因素,即采用PSG(价值/营收/增长率)指标,京东过去四年的复合增长率大约为122%,亚马逊过去四年的复合增长率大约为32%。过去几年亚马逊的平均PSG为6.2,预计京东要达到目前亚马逊同样的运营质量和稳定程度,至少要三年时间。
假设入股后的京东未来三年的复合增长率为35%,京东2016年的营收可望达到315亿美元,采用和亚马逊过去几年同样的PSG,则届时其价值可望达到684亿美元,采用15%的贴现率,则新京东现在的估值可达450亿美元——这可以视为市场相对乐观时的估值上限。
腾讯的价值体现在“预计京东要达到目前亚马逊同样的运营质量和稳定程度,至少要三年时间”这句话的假设条件中:如果腾讯不入股,则它可能会利用其在移动端的优势和雄厚的资金支持,继续和京东等公司大打价格战,这将削弱京东的毛利水平和盈利能力,甚至还会阻碍其在三四线城市的拓展;
相反,借助腾讯在移动端的强大优势,京东不但可以扩大用户群,还能弥补其在移动端和支付上的相对劣势,专注于其优势领域即供应链管理环节,增强确定性;此外,京东的下一步就是国际化,和正雄心勃勃开展国际化的腾讯联手,可以增加合力。
假定:如果没有腾讯的合作锁定,京东要达到和亚马逊同样的运营质量和稳定性,可能至少需要五年,而且其复合增长率可能会下降到30%,贴现率可能会上升到20%。按照这些条件,京东现在的估值为355亿美元,比考虑腾讯入股并接手腾讯电商资产的情况少了将近100亿美元。
这就是说,如果算上腾讯入股的直接和间接利益,这一合作的潜在价值接近100亿美元。但风险是:腾讯的持股到底会持续多久,以及在腾讯的整个战略中,京东扮演什么角色;在合作条款中,能给京东哪些实在的支持,腾讯如何考虑这些支持与腾讯作为平台的中立性;
更重要的是,作为一家价值可能达到数百亿美元的公司,京东的战略独立性如何达到保证,如何避免患上“富家子病”,比如尽管短期可以利用腾讯在支付、移动等领域的优势,但从长而言,京东必须使自己的战略足够独立和强健。(来源:福布斯中文网 文/尹生 编选:网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