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00EC>媒体评论>张周平:移动搜索领域还没探索出合理的盈利模式
张周平:移动搜索领域还没探索出合理的盈利模式
发布时间:2015年01月26日 15:04:29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  摘要:近日,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B2B与跨境电商部主任、高级分析师张周平在接受《四川法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尚道公司的做法涉嫌合同欺诈,但消费者维权有障碍。他表示,近年来此类投诉不断,且涉案公司多为正规注册的公司,客户也是自愿签订合同。四川卓安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陈武也提到,在实践中,合同诈骗与合同纠纷较难区分,导致立案比较困难。

  目前,移动搜索领域还没有探索出合理的盈利模式,目前也没有相应法规出台管理,因此关键词的购买和转让本身也是一种比较可疑的商业模式。“词主”更要谨慎和理性看待关键词投资,切忌上当受骗。

  以下为该报道原文全文,原题:《“关键词买卖”是投资还是诈骗?》

  互联网时代,投资就买“关键词”?

  所谓关键词,就是输入网络搜索框中的文字,然后命令搜索引擎寻找相关信息。关键词对于普通网友而言,方便搜索信息;对于企业而言,有利于树立和推广品牌。

  如果有人宣称:花2万元抢注关键词,转手一卖就可获得巨额回报。这么好赚钱,你心动了吗?

  然而,在这令投资者心动的商机背后,却暗藏受骗风险。

  近日,四川法制报记者接到举报称,成都一网络科技公司经营转让关键词业务,可能涉嫌合同诈骗,金额或上百万。目前,公安机关已介入调查。

  记者从多名购买过关键词的涉事群众口中得知,他们多初涉互联网,大多为中小企业或个体户,但对买卖、转让关键词也只是一知半解。

  四川法制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当前移动搜索的商业模式尚未成熟,“人人均想分一杯羹”,从而让一批打着网络商务幌子的“伪搜索公司”钻了空子。与此同时,由于法规缺乏相应制约,维权还存在困境。

  买下关键词转手获利1600万?

  40岁的王宏薇(化名)是一名拥有8年“淘龄”的淘宝店主。今年3月,她通过一次电子商务论坛,第一次接触了购买“关键词”这一投资项目,并现场付款抢购了4个某网络搜索平台的关键词。论坛提到,抢注的关键词需要在一款名为“掌商搜索”的手机客户端APP上使用。

  直到今年5月,王宏薇拥有了7个属于不同搜索平台的关键词,共花费30余万元,但是“迄今为止还没收回本”,倒是来自各种科技公司的电话不断,咨询王宏薇是否需要转让关键词、或是做关键词的产品开发。

  今年10月,王宏薇接到一家名为四川尚道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尚道公司)的电话,称有人愿意购买其手上的3个关键词,最高的开价达1600万元。

  刚开始,王宏薇并不相信。随后,尚道公司向其出示了买方意欲购买关键词的预付款收据、委托转让合同等。在几次正式考察后,王宏薇有点心动。

  尚道公司的业务人员再次提出:要转让关键词,必须先做一个计算机版权认证,且买家需要卖家做转让代码。尚道公司正好可以代办,需要王宏薇提前缴纳5万元代办费用。几番考虑后,王宏薇同意了。

  直至今年12月,其中一个关键词的合同到期。按照合同约定,如果转让不成功,尚道公司应支付20%违约金。因联系不上业务人员,王宏薇前往公司,才发现公司已被查封,人去楼空。

  资金链断裂还是有意行骗?

  “我们也没拿到工资,不清楚公司有几个合伙人,更不知道公司有异常。”尚道公司的一名员工告诉记者。而一些商家在今年12月6日收到了公司业务人员发来的短信,短信写着:因公司欠发员工工资长达两月,资金链断裂……其他所有人均是此次事件受害人。“这个受害人,

  指的是客户商家、个人以及公司基层员工。”另一名在尚道公司办理过关键词转让业务的客户宋凌(化名)说。今年3月,尚道公司表示有人愿意出价58万元购买他的一个名为“灯具”的关键词,并签下一份《“移动互联网关键词”委托转售协议》,协议约定由于国家工信部要收

  取备案过户费用2万余元,这部分费用应由宋凌先行承担和支付。

  宋凌说,在长达大半年的时间里,尚道公司一直没有转让他的关键词,直到今年12月份,他才明白,钱打了水漂了。

  他和其他的投资人开始怀疑,“工信部备案费”、“计算机版权认证费”,这些是不是只是行骗借口?公司资金链断裂或许也只是个幌子?

  今年12月5日,公司被莫名查封,之后,仍旧陆续有客户找上门,有些是上门要钱的,有些却是公司喊过来谈业务的。12月15日,记者到达尚道公司位于成都市成华区华润大厦的办公地再次查实时,大厦管理人员和部分商家均证实了这一说法。

  记者还发现,公司对外注册名字有三个,除了尚道公司外,还有两家公司分别为四川省天购科技有限公司、四川省行知科技有限公司。除了经营关键词转让的业务,公司还经营电子商城的业务,这部分商家客户也声称被骗。

  “公司其实是打游击战,换个地方改个名字就能重新开始。”一名现已离职的尚道公司员工称,这三家公司实为一家,只是各家业务不同。该员工提到,在转让关键词时,买方大多也是公司虚构。

  据记者目前了解到的情况看,至少有10人在尚道公司签过关键词转售协议。据称,该家公司已通过转让关键词等业务,或已拖欠商家或个人客户上百万金额。目前,受骗商家已向公安机关报案。

  维权困难公司涉嫌诈骗?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不同于传统的PC端域名买卖、转让,网络关键词的买卖、转让,并不属于通信部门管理,完全是市场行为。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张周平对记者表示,尚道公司的做法涉嫌合同欺诈,但消费者维权有障碍。他表示,近年来此类投诉不断,且涉案公司多为正规注册的公司,客户也是自愿签订合同。四川卓安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陈武也提到,在实践中,合同诈骗与合同纠纷较难区分,导致立案比较困难。

  王宏薇提到,在购买关键词后,她曾经委托专门机构为关键词的价值做过鉴定,“虽然关键词一个没出手,但还是很看好这块”。“投资关键词风险很大,目前和未来的盈利可能性都很小。”张周平却表示,由于关键词与搜索平台的竞价排名并没有直接关系,投资关键词盈利的说法并不可靠,目前也没有标准来认定一个关键词值多少钱。

  记者在随后采访中发现,这些关键词投资者均提到,购买关键词一般是通过会议营销。主办公司除了大肆宣扬抢注关键词的未来收益和升值空间,还特别强调了该关键词搜索的唯一性。然而,这个关键词必须在公司指定的浏览器、或者自行开发的搜索平台上使用,这个平台往往很小。“此唯一非彼唯一,手机的浏览器有很多种,搜索引擎平台在全国也有几百家,这是明显的偷换概念。”张周平指出,所谓的唯一性并不存在。“一些转让关键词的‘中介公司’也不过是一些手机行业门户运营企业,其提到的工信部备案认证等说法都是‘空穴来风’。”张周平说,实践中,却难以见到成功的交易。

  张周平表示,目前,移动搜索领域还没有探索出合理的盈利模式,目前也没有相应法规出台管理,因此关键词的购买和转让本身也是一种比较可疑的商业模式。“词主”更要谨慎和理性看待关键词投资,切忌上当受骗。

  链接

  央视报道关键词抢注专家支招:如何识破

  央视《新闻直播间》日前曝光了“关键词”骗局。据介绍,这些“互联网科技公司”为圈钱,宣讲“抢注关键词能在各大搜索引擎中脱颖而出,转让还升值”,后期再追加维护费。专家提醒:如果搜索平台很小,高价关键词根本一文不值。

  首先,一个关键词是否有价值,完全取决于这家企业是否去创造关键词的价值,而关键词的价值来自其用户产品的设计及推广。

  其次,如果只有产品而没有真正的推广行为的搜索引擎,也是毫无价值可言的。绝大多数“伪搜索公司”在媒体面前唯恐避之不及,不敢曝光在大众眼前。当投资者面对不能接受媒体监督的企业时,一定要谨慎而行。

  最后,投资者需要多方面了解购买同类产品的企业用户等级,实力雄厚、有一定品牌知名度的合作伙伴更值得信赖。(来源:四川法制报 文/曾晶菁)

网经社联合A股上市公司网盛生意宝(002095.SZ)推出消费品在线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该产品具有按需提款、按天计息、随借随还、专款专用、循环信用贷、全线上流程操作等特点,解决消费品供应链核心企业及下游经销商/网店因库存及账期造成的流动性差“痛点”。》》合作联系

网经社“电数宝”电商大数据库(DATA.100EC.CN,注册免费体验全部)基于电商行业12年沉淀,包含100+上市公司、新三板公司数据,150+独角兽、200+千里马公司数据,4000+起投融资数据以及10万+互联网APP数据,全面覆盖“头部+腰部+长尾”电商,旨在通过数据可视化形式帮助了解电商行业,挖掘行业市场潜力,助力企业决策,做电商人研究、决策的“好参谋”。

【投诉曝光】 更多>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网经社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网经社;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NEWS@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平台名称
        平台回复率
        回复时效性
        用户满意度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小程序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