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00EC>数字零售>用户因佩戴小米手环2致烫伤 小米检测后称无问题
用户因佩戴小米手环2致烫伤 小米检测后称无问题
发布时间:2016年08月05日 09:11:24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  根据网友@莫名小忧伤的爆料,近日她的手腕部位因佩戴了小米手环2导致严重的烫伤。而事情发生后她第一时间和小米售后人员沟通。不过经过小米售后人员的检测后发现手环并没有什么问题。但这位网友认为自己手部烫伤和小米手环2脱不开关系。

  不难看出这位网友手部被烫伤的部位确实和小米手环2的形状相似,而且从图上看出这次烫伤的情况还是挺严重的,不知道这位网友的伤势如何。

用户因佩戴小米手环2致烫伤 小米检测后称无问题

  小米手环2是今年6月份推出的一款新产品,不过推出两个月以来依然缺货,而小米则表示要到今年10月份左右才能开放购买。看来产能尚未能达到一个比较高的水平。

小米手环2烫伤用户 小米检测后称无问题

用户因佩戴小米手环2致烫伤 小米检测后称无问题

  小米手环2烫伤用户小米检测后称无问题

  以下为小米手环官方声明全文:

  近期,有用户反应被小米手环“烫伤”一事。事情相关情况如下:

  经了解,去年7月该用户购买了小米手环1代,今年7月用户向小米售后反映“睡醒后手腕起泡,认为是手环发热导致,要求鉴定手环是否有发热现象”。

  华米科技经过对于相关手环的拆解和检测分析,得出的鉴定结论为:

  1,手环外观正常,无高温导致的明显变形,烧焦熔化等迹象;

  2,手环功能检测正常,自检正常,电池耗电正常;

  3,拆解手环检查主板,电池以及壳体均正常;

  从检测来看:

  1、壳体无任何高温引起的变形、熔化痕迹;

  2、电池外观正常,容量正常,无鼓包漏液痕迹;

  3、主板没有任何短路烧坏痕迹仍可以正常使用;

  综上所述未发现引起高温的触发条件及发热物理现象。认定手环正常,无发热历史,不会涉及相关后果。

  为了找出原因,华米科技将安排相关人员和用户一起去医院检查,以找出原因。

  以下是相关手环的检测过程:

  第一步外观检测:

  外观结论:外观检查未发现异常,壳体没有变形、烧焦融化等迹象。

  第二步功能检测以及功耗测试:

  功能以及功耗测试结论:充电正常(直流稳压源测试符合正常标准),专业自检工具软件测试所有功能正常,米粒拿到时检测电量剩余85%,放置12小时后电量剩余82%,耗电正常,直接判断电池无问题。

  3、开始拆解,自检正常,电量剩余70%耗电正常。

  4、拆开面壳检查主板正常无进水腐蚀,烧坏等现象。

  5、取出主板查看主板、电池,底壳均正常,未发现主板变形,腐蚀,电池鼓包漏液,底壳鼓包熔化等现象。

  测试总结:

  经检测分析,手环外观正常无高温导致的明显变形,烧焦熔化等迹象,另外手环功能检测正常,自检正常,电池耗电正常,拆解手环检查主板,电池以及壳体均正常。

  如果手环灼伤手臂,那么手环必然有高温发热痕迹。

  从检测来看,首先,壳体无任何高温引起的变形、熔化痕迹;其次,电池外观正常,容量正常,无鼓包漏液痕迹;最后主板也没有任何短路烧坏痕迹仍可以正常使用。

  综上所述未发现引起高温的触发条件。

  鉴于此,华米科技分析认为手环正常,不会灼伤用户手腕。为了找出原因,华米服务团队将尽快与用户沟通,检查以找出相关的原因。(来源:安卓中国

网经社联合A股上市公司网盛生意宝(002095.SZ)推出消费品在线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该产品具有按需提款、按天计息、随借随还、专款专用、循环信用贷、全线上流程操作等特点,解决消费品供应链核心企业及下游经销商/网店因库存及账期造成的流动性差“痛点”。》》合作联系

网经社“电数宝”电商大数据库(DATA.100EC.CN,注册免费体验全部)基于电商行业12年沉淀,包含100+上市公司、新三板公司数据,150+独角兽、200+千里马公司数据,4000+起投融资数据以及10万+互联网APP数据,全面覆盖“头部+腰部+长尾”电商,旨在通过数据可视化形式帮助了解电商行业,挖掘行业市场潜力,助力企业决策,做电商人研究、决策的“好参谋”。

【投诉曝光】 更多>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网经社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网经社;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NEWS@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平台名称
        平台回复率
        回复时效性
        用户满意度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小程序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