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00EC>数字零售>论文:新零售视角下传统便利店创新研究
论文:新零售视角下传统便利店创新研究
发布时间:2018年08月22日 09:40:11

(网经社讯)[提要] 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实体零售业的经营受到冲击,而便利店却出现逆势增长。电子商务和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便利店进行商品组合和服务创新,迎合了广大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本文从新零售业态这一概念入手,分析传统便利店发展现状,并针对其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作模式创新思考,以期对传统便利店新零售模式创新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新零售;便利店;创新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10月15日

电子商务的兴起极大地冲击了传统的零售模式,而一大批新兴互联网技术的出现则将零售业推向了发展新阶段。传统零售“触网”并实现与电子商务的融合发展,是一个必然趋势。从2016年马云提出新零售的概念以来,业内和学术界针对这一全新概念在传统零售行业的实践和创新展开激烈讨论。

笔者认为,“新零售”最重要的是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商业模式,核心是要满足消费者日益提升和变化的需求,同时兼顾内部员工与上下游的商业合作伙伴,其实质就是要在做好产品和服务营销的同时,做好“人”的工作。因此,具备投资成本低、门店成熟周期短、更贴近购物者等特点的便利店逐渐成为表现低迷的零售市场上新兴的增长动力。便利店被零售业视为实现新零售策略的重要场景,国内外零售巨头、电商大咖以及互联网新生代中坚力量都看中了这块蛋糕。

一、传统便利店发展历史和现状

1946年,世界上第一家便利店诞生了,它是由美国得克萨斯州的南方公司创立的7-11。20世纪60年代末,日本伊藤洋华堂集团与美国南方公司签订协议,将7-11引进日本,从此便利店得到了快速发展,并成为了一种新的零售方式。

然而,我国台湾便利店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内地则更晚。1995年,上海牛奶公司开设了食品便利店,随后7-11、华联罗森相继出现,成为国内最早一批连锁便利店。但是,便利店在国内起步较晚,相对发展不够成熟。根据我国统计局官方数据显示,2011~2015年,国内便利店数量及销售额虽逐年上升,但与超市、百货店、大型超市等业态相比,其销售额仍有一大段差距,所占市场份额较小。

2016年,随着中国互联网经济的深入发展,便利店的发展和经营模式已经开始发生惊人的变化。大数据、新技术与新金融相融合,线下融入互联网元素、线上有门店做支撑,在“新零售”概念带动下,新型便利店俨然成为又一个火暴的互联网产业。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与波士顿咨询公司最近在上海联合发布的《2017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显示,目前中国连锁品牌化便利店门店数已接近10万家,年销售额达1,300亿元,增速达13%。

(一)各路资本强势进入。抢占新零售新风口。2016年11月阿里巴巴入股三江购物,淘宝便利店继杭州、上海后借助三江进驻宁波。2017年2月20日,阿里巴巴又与拥有4,800家线下门店资源的百联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正式表示将把上海作为新零售的试验场。4月11日,京东集团首席执行官刘强东宣布,京东百万便利店计划出炉,未来5年京东将在全国开设超过100万家京东便利店。去哪儿网创始人庄辰超3亿美金重仓便利蜂,使其成为北京便利店市场的新秀。与此同时,传统零售企业也瞄准了便利店这块蛋糕,争相布局。家乐福、麦德龙、大润发和永辉超市等都纷纷布局便利店业务的投资与管理。

(二)日式便利店稳步扩张,自有品牌成特色。谈到便利店,人们通常想起的就是7-11、罗森、全家等日系便利店,可以说,它们是便利店行业的标杆性品牌。其最大的特色来自于各种鲜食与自有品牌商品,这二者也成为日系便利店形成差异化竞争的利器,更是利润的重要来源。对于便利店业态来说,便利店业态尤其合适做自有品牌,目标客户群适合,可以帮助便利店提高其在价格方面的形象,品类虽然相对比较窄,但是自有品牌一旦经营成功,需求量会非常大。比如罗森旗下的甜品,曾以其细腻的口感被授予世界精品大奖金奖;7-11自己的化妆品牌ParaDO,也被认为是性价比高的化妆品。

(三)本土品牌迅速崛起,密集布局深耕区域。除了日系便利店品牌外,近年来,本土便利店品牌的强势崛起也相当有看点。与日系便利店品牌重点分布于长三角、珠三角、沿海发达省份和内地的省会城市相比,本土便利店品牌更多的是进行区域“作战”。从浙江桐庐走出来的快递大佬喻渭蛟一口气在上海新开了三家店,不是收发快递的网点,而是正儿八经的便利店。庄辰超卸任去哪儿CEO之后,悄然开出了名为“便利蜂”的连锁便利店。

二、传统便利店创新模式思考

虽然便利店市场空间巨大,前景向好,但也面临诸多不足,还有很多空间有待挖掘。据相关媒体报道,其实目前各大便利店品牌还处于盈亏持平,甚至亏损的状态。在行业内,大家所认可的做得较为成功的便利店品牌,只有1.5个。“1”指的是全家,“0.5”指的是罗森。中国便利店与国际先进企业相比仍存较大差距,还需通过提高数字化和供应链管理水平提升门店竞争力。

在专家看来,中国便利店的销售单店产出偏低,其中一大原因在于生鲜、半加工食品的占比偏低。在国外,目前生鲜、半加工食品占比约为30%~50%,而在国内,生鲜类占比非常低。另外,与国外相比,国内便利店的自有品牌商品占比也普遍偏低,而自有品牌商品对盈利的提升非常有效。

严重同质化是中国便利店行业普遍面临的另一大难题。到目前为止,从商品、陈列、门店布局等来看,各家便利店的差异性其实并不大。由于同质化竞争严重,很多便利店在商业模式上更多地依赖于上游厂商的营销费用返还,或者通过账期的管控来增加营收,这种商业模式的议价能力非常有限。

中国的便利店行业接下来要解决四大平衡问题:一是利润增长和成本增长的平衡,过去一年中一线城市房租、人力成本增速已超过利润增速,这是行业要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二是快速开店与管理幅度的平衡;三是同行竞争与跨界竞争的平衡;四是拥抱变化与抵制诱惑的平衡,既要持开放态度与合作方合作,同时又不能被诱惑跑偏方向,背离便利店行业初衷。在接地气的前提下,有关国外的新零售,我们能借鉴到什么?

(一)收集大数据,提升客户忠诚度。在国外,类似7-11的国外大型连锁便利店,他们通常会给消费者推送客户忠诚度计划的链接,参与者通常也会购买更多利润较高的商品。比如热饮和冷饮,以及预加工食品,而且消费金额也比非会员更多。此外,客户忠诚度计划所收集到的数据,也能帮助便利店推广销售,更好地做出促销决策。

(二)利用好自身优势,与电商巨头合作。随着技术及物流的大幅进步,在某些人口高密度的地区,便利店的意义已大于一家单纯商店。在国外,7-11、Speedway、Walgreens这些快速增长的便利店运营商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零售业务。他们开始和电商巨头合作,提供储物柜和取货点的服务。7-11和Speedway正与Amazon合作,在旗下不断扩大的便利店网络内提供取货储物柜服务;Walgreens则与物流巨头FedEx合作,提供了超过8,000个快递取货点。而对于便利店而言,提供提货和“储物柜”服务,则可以将更多消费者吸引到店内。对于国外便利店的借鉴,笔者认为,只有与国情、民情相适应的玩法,才是真正可行的方法。在新零售时代,通过学习国际便利店先进的品牌经验和运营形式,并经过本土化改造,国内便利店在更广大的市场里得到了快速发展的空间。

在专业人士眼中,便利店的铺设是为了完整大型商场超市的业态结构,便利店密度高,与消费者接触最近,也就能解决大卖场无法解决的“最后一公里”。而在“快递人”眼中,便利店是生态链中省不了的一环。从商业价值来看,便利店是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有数据显示,在发达国家,如日本,便利店与大卖场的占比是50%多比40%多,而在中国,这个数据是8%比92%,相当于日本20世纪90年代的水平,加上消费习惯的变化,便利店一定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所在。不管怎样,笔者认为,在这场传统便利店新零售模式的创新过程中,我们的消费者一定是利益的最大受惠者。

(作者单位: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孔令君,朱晓婷.“新零售”下的便利店如何创新发展[J].现代物流报,2017.7.

[2]郑贵华,李呵莉.实体零售业转型“新零售”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济论坛,2017.5.

[3]徐少丹.基于多维度视角的零售业态变迁分析[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4.10.(来源:每日经济与科技 文/葛锦晶 编选: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网经社联合A股上市公司网盛生意宝(002095.SZ)推出消费品在线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该产品具有按需提款、按天计息、随借随还、专款专用、循环信用贷、全线上流程操作等特点,解决消费品供应链核心企业及下游经销商/网店因库存及账期造成的流动性差“痛点”。》》合作联系

网经社“电数宝”电商大数据库(DATA.100EC.CN,注册免费体验全部)基于电商行业12年沉淀,包含100+上市公司、新三板公司数据,150+独角兽、200+千里马公司数据,4000+起投融资数据以及10万+互联网APP数据,全面覆盖“头部+腰部+长尾”电商,旨在通过数据可视化形式帮助了解电商行业,挖掘行业市场潜力,助力企业决策,做电商人研究、决策的“好参谋”。

【关键词】 新零售便利店
【投诉曝光】 更多>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网经社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网经社;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NEWS@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平台名称
        平台回复率
        回复时效性
        用户满意度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小程序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