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00EC>数字零售>研报:中信证券:小熊电器:盈利能力提升显著
研报:中信证券:小熊电器:盈利能力提升显著
纪敏 汪浩 吴汉翔中信证券发布时间:2021年01月09日 10:35:40

(网经社讯)公司为创意小家电龙头企业,2020 年上半年业绩表现亮丽,实现营收17.2 亿,同比增长44.5%,归母净利润2.5 亿,同比增长98.9%,其中Q2 营收同比增长75.2%,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10.9%,超市场预期。公司紧抓消费升级趋势,围绕年轻态消费人群设计研发创意小家电,并积极利用短视频、内容社交电商等线上新兴流量红利进行消费者触达以及品牌形象建立,未来继续看好品类延拓以及爆品打造能力。

上半年业绩超预期,Q2 归母净利润增长高达110.9%。公司2020 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7.2 亿,同比增长44.5%,实现归母净利润2.5 亿,同比增长98.9%,对应Q2 实现营业收入9.8 亿,同比增长75.2%,归母净利润1.5 亿,同比增长110.9%,业绩超出市场预期。疫情所催化的宅经济提振了线上厨房小家电需求,行业景气高涨,公司在此背景下积极推广新品,线上渠道各流量平台齐发力,实现亮眼业绩表现。

盈利水平提升明显,经营现金流大幅增加。受益于原材料价格下降以及毛利率相对较高的电动类产品营收占比增加,公司毛利率同比上升0.5pcts。2020 年上半年公司归母净利率达14.8%,同比提升4.1pcts,主要系费用支出减少所致。

受疫情影响部分营销费用后移以及差旅办公支出有所缩减,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2.4pcts,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0.2pcts,研发费用率同比下降0.5pcts。同时公司经营现金流达4.2 亿,同比上升250.9%,已超去年全年。

萌系形象深入人心,产品创新不断。公司紧抓年轻化消费趋势发展创意长尾小家电品类,2020 上半年推出绞肉机、空气炸锅、空气循环扇等多款新品并进行营销,打造出多款爆品。分类来看西式电器收入同比增长139.3%,电动类产品同比增长81.9%,电热类产品同比增长47.3%,锅煲类产品同比增长22.6%,壶类则略有下滑。小熊收入结构长尾效应较为明显,主力产品快速切换体现较强的品类创新能力。产品设计萌系特点鲜明,且性价比高,深受年轻群体欢迎。

快速应对变化,积极拥抱新渠道。在2006 年快速拥抱电商、2008 年开拓线上授权经销商、近年积极参与直播电商等3 件大事上看,小熊在应对渠道变化时具备快速反应能力和开放接纳能力,坚决走对了渠道,目前小熊线上收入占比维持在90%以上,但随着电商渠道逐渐多元化,未来对平台依赖度或有所降低。

线上渠道少层级低费用,小熊产品定倍率(终端售价/生产成本)仅约1.67 倍,助力产品性价比。同时,积极拥抱直播电商,销售量紧随美苏九等龙头之后。

风险因素:行业竞争环境显著恶化;新品研发和销售进展不及预期;消费者设计风格偏好出现快速切换,导致品牌积累受到影响。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创意小家电领域龙头企业,紧抓消费年轻化趋势,积极利用线上渠道进行创意内容营销,新品拓展能力优异,业绩增长迅速。结合公司2020 年中报业绩表现,调整公司2020/21/22 年EPS 预测至2.94/3.63/4.54 元(原20/21/22 年EPS 预测为2.91/3.58/4.48 元),对应PE 为49/39/31 倍,维持“增持”评级

网经社联合A股上市公司网盛生意宝(002095.SZ)推出消费品在线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该产品具有按需提款、按天计息、随借随还、专款专用、循环信用贷、全线上流程操作等特点,解决消费品供应链核心企业及下游经销商/网店因库存及账期造成的流动性差“痛点”。》》合作联系

网经社“电数宝”电商大数据库(DATA.100EC.CN,注册免费体验全部)基于电商行业12年沉淀,包含100+上市公司、新三板公司数据,150+独角兽、200+千里马公司数据,4000+起投融资数据以及10万+互联网APP数据,全面覆盖“头部+腰部+长尾”电商,旨在通过数据可视化形式帮助了解电商行业,挖掘行业市场潜力,助力企业决策,做电商人研究、决策的“好参谋”。

【关键词】 小熊电器品类品牌
【投诉曝光】 更多>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网经社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网经社;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NEWS@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平台名称
        平台回复率
        回复时效性
        用户满意度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小程序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