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00EC>数字教育>研报:华创证券:复盘好未来的在线教育10年发展史
研报:华创证券:复盘好未来的在线教育10年发展史
刘欣华创证券发布时间:2021年04月15日 09:25:33

(网经社讯)市场回顾:2021 年3 月29 日到2021 年4 月9 日,中信教育指数累计整体上涨0.75%,同期沪深300 指数下跌0.05%,板块跑赢沪深300 指数0.80 个百分点。同期,H 股教育个股涨跌幅中位数-2.76%,美股教个股涨跌幅中位数1.24%。

  高乐股份(+28.50%)、东方时尚(+11.02%)、睿见教育(+8.38%)涨幅居前。

  行业观点:好未来的在线教育10 年发展史--为了更好的未来事件:早在2010 年初,在线教育这一概念更多的被等同于慕课的时期,好未来便推出了“学而思”线上业务。至今,作为传统意义上的线下教辅机构,好未来的在线教育业务已经发展了超过10 年,最新一季的财报数据显示,在线教育营收占比已经超过30%。在线教育的发展速度已经成为了好未来能否拥有更好未来的关键。

  观点:我们认为,在经历了两年资本浪潮助力下的跑马圈地后,K12 在线教育的行业格局已经初步明晰。在过去两年,在线机构更看重注册用户数、活跃用户数等指标,更多为营销导向,注重用户规模的增长而相对轻视盈利能力。但随着监管的趋严和资本投放的理性,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将从募资能力和投放能力将转向产品质量、教师供给和线下流量获取能力。公司作为线下培训巨头,教师培训、教学研发、线下门店管理能力相较于纯线上机构具备优势。而公司多年来营造的良好口碑和强大品牌力,不仅是线下高效获客的基础,也是决定公司未来产品品牌溢价的核心因素。

  行业动态:教育部: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小学严格执行免试就近入学:近日,教育部为深入贯彻向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设最具教育体系”的要求,印发了《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以下)两次《指导意见》),部署推进幼儿园与小学衔接工作。其中明确指出:小学应严格执行免试就近入学,取消以各类考试,竞赛,培训成绩或证书等作为招生依据;坚持按课程标准零起点教学。幼儿园满足需要的地方,小学不得举办学前班。幼儿园不得提前教授小学课程内容,不得布置读写算术家庭作业,不得设学前班。

  教育部明确中小学睡眠时间,校外培训不得以任何形式布置作业:教育部近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明确了中小学睡眠时间要求。并要求校外线下培训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0:30,线上直播类培训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1:00,不得以课前预习、课后巩固、作业练习、微信群打卡等任何形式布置作业。要求各地教育部门按照管理权限,会同相关部门采用技术手段加强监管,确保每日22:00 到次日8:00 不得为未成年人提供游戏服务。

  投资策略:K12:我们预计k12 课外辅导将迎来在资金和师资两方向的严格监管,长期看将加速中小机构出清,龙头将获得更大份额,建议关注新东方新东方在线。高教:板块兼具业绩确定性和估值性价比,建议关注希望教育;职业教育: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增加,建议关注中公教育传智教育;教育信息化

  建议关注鸿合科技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变化超预期;招生规模不及预期;线下复课时间不及预期。

全文阅读:20210411-华创证券-教育行业双周报:复盘好未来的在线教育10年发展史.pdf


网经社联合A股上市公司网盛生意宝(002095.SZ)推出消费品在线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该产品具有按需提款、按天计息、随借随还、专款专用、循环信用贷、全线上流程操作等特点,解决消费品供应链核心企业及下游经销商/网店因库存及账期造成的流动性差“痛点”。》》合作联系

网经社“电数宝”电商大数据库(DATA.100EC.CN,注册免费体验全部)基于电商行业12年沉淀,包含100+上市公司、新三板公司数据,150+独角兽、200+千里马公司数据,4000+起投融资数据以及10万+互联网APP数据,全面覆盖“头部+腰部+长尾”电商,旨在通过数据可视化形式帮助了解电商行业,挖掘行业市场潜力,助力企业决策,做电商人研究、决策的“好参谋”。

【投诉曝光】 更多>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网经社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网经社;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NEWS@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平台名称
        平台回复率
        回复时效性
        用户满意度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小程序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