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经社讯)
十多年前,在深圳某办公园区的办公楼里,一位拥有大厂背景的工程师正对着一只拆解的硬盘盒和集线器反复琢磨。他发现,市面上许多电脑周边设备虽然“够用”,却缺少真正从用户角度出发的设计与体验。于是,他决定跳出代工逻辑,打造一套更有温度、更具想象力的产品体系。
很快,一个专注于数据存储传输与电力存储传输设备的品牌——Orico诞生了。从不断推出硬盘盒、扩展坞等系列产品,到进军硬盘和移动硬盘,从充电器和普通排插等产品,到基于用户需求将USB接口集成进排插,公司在技术与制造之间找到了平衡,也在to C 和to B渠道中打下了坚实基础。
(图源:被访卖家)
但技术优势,并不足以完全抵御市场的波动。当国内价格战愈演愈烈,原本百元级别的产品被压缩至几十元,公司一度面临库存积压与利润下滑的双重压力。那是一段艰难时期,团队不得不放慢脚步,开始读书学习,从组织架构到产品策略,展开一次系统性的梳理与调整。而真正的转折,出现在以客户为中心,打造创,造,卖的运作体系,并将业务重心投向海外之后。
网经社跨境电商台(CBEC.100EC.CN)获悉,在东南亚市场,公司早已通过to B模式深耕多年。但这一次,他们不再满足于做渠道背后的提供者,而是希望借助线上平台,真正拉近与用户之间的距离。2020年,Orico品牌正式上线Shopee。“之所以选择Shopee作为第一站,是因为平台不仅具备强大的本地渗透力和用户基础,更凭借清晰的运营机制和成熟的商家支持体系,为初入跨境的团队提供了稳定起步的信心。”Orico的Shopee运营经理孙艺明这样说道,“稳定的节奏,对初入跨境的团队来说非常重要!”
从铺货到爆款:将每一次使用都变为信任累积
在Shopee上线初期,Orico选择将重心回归产品本身。他们没有急于做大量促销和曝光,而是更关注用户会如何回应这些“被摆上货架”的核心产品。后台数据刚开始是平稳的,但没过多久,订单曲线开始缓缓上扬,评论区也逐渐热络起来。“传输速度很快”“产品质量稳定”“还会再买一个给家人”——这些来自用户的真实使用反馈,成为他们继续优化的方向。
团队很快发现,菲律宾市场对移动硬盘的接受度尤其高。于是,他们集中资源优化这一品类,从页面呈现到定价策略,再到站内广告投放,逐步加深市场渗透。其中,灵狐系列这款质感出众的小型移动硬盘,凭借强大的兼容性与稳定性以及极具竞争力的性价比,迅速在当地站点建立起了清晰的产品认知。用户评价中频繁提到“轻便”“实用”“值得推荐”,不仅形成良好口碑,也带动其市场份额在短时间内从5%跃升至20%,成为品类中的热销代表。
(图源:被访卖家)
为了进一步推动转化,Orico同步开启了社媒与Shopee联盟营销的布局。他们与红人合作拍摄测评视频,在YouTube和Facebook等平台同步发布并挂上Shopee购买链接,将内容流量导回店铺。公司内部还搭建了专门的视频制作团队,仅移动硬盘一项,就产出了数百条素材,供红人剪辑使用。联盟机制进一步放大了这种协同:更多内容创作者主动转载、挂链带货,形成可持续的传播闭环。
但所有这些动作的核心依然清晰——让产品和用户体验说话。Orico始终认为,真正推动增长的,不只是流量或营销工具,而是用户收到产品、实际使用之后的那一句“值了”。而Shopee,正是帮助他们把这句话更快、更清晰传达出去的起点。
从发货到收货:让履约体验成为品牌温度
当销量增长逐渐稳定,Orico也开始思考另一个关键问题:如何把用户体验进一步“提上去”。
团队注意到,尽管产品受到欢迎,但运输周期仍是影响用户满意度的重要一环。尤其在促销节点或高峰时段,一些订单因物流时间较长,用户难免产生等待焦虑。“产品不错,就是到得有点慢”——这类反馈,时常出现在评论区。
“这种反馈我们是放在心上的。”孙艺明说。于是,Orico决定尝试入驻Shopee官方仓。将部分主推品类提前备货至站点所在市场,意味着品牌可以更靠近用户,也能在大促期间保持响应速度。从首次使用官方仓开始,效果便逐步显现:大多数订单能在两天内送达,高峰期也能保持稳定。用户的评论中也悄然发生了变化,从关注“物流进度”,变成了分享“开箱体验”。Orico深知,用户从等待产品,转向期待体验的那一刻,品牌的温度才真正被感知到。
与此同时,履约链条的优化,也为运营释放出更多可能:更可控的物流成本、更高效的订单管理、更清晰的流程规范,为团队带来实实在在的支撑。对Orico而言,这不仅是一项发货策略的改变,更是一种对服务能力的升级投入。
(图源:被访卖家)
Orico始终相信,产品要先跑得通,品牌才有生长的空间。接下来,他们将在研发上持续发力,推出更多贴合市场的新品,也会围绕东南亚用户的使用习惯,开发更具性价比的定制版本。
除了产品,Orico也在搭建属于品牌自己的用户社区。通过社媒互动、使用教学、粉丝群沟通等方式,让服务不止于售后,更成为一种陪伴。
未来,Orico计划在多个站点落地本地团队和仓库,逐步实现从“进入市场”到“融入市场”的转变。而在这条路上,Shopee始终是他们可以信赖、也愿意长期共建的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