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经社讯)一份《关于1919酒类直供严重拖欠全国门店线上清分款项的投诉函》在行业内流传,揭露了壹玖壹玖自2025年6月起大规模拖欠全国加盟商货款的事实。(详情见#网经社 专题:https://www.100ec.cn/zt/yjysbp/)
出品 | 网经社
撰写 | 南烛
一审 | 可乐
二审 | 云马
配图 | 网经社图库
一、资金链断裂迹象 从辉煌到崩盘边缘
壹玖壹玖此次危机在2025年夏季全面爆发。多数加盟商反映,自从6月起,公司开始大规模拖欠线上业务清分款项,导致门店资金周转困难。每个门店被拖欠的金额从数万元至数十万元不等,加盟商多次沟通催款,只得到“系统升级”“财务审核”等官方辞令推诿。

这起事件迅速发酵,成为酒类流通行业问题的集中爆发点。作为国内酒类流通行业首家新三板上市公司,壹玖壹玖曾先后获得阿里巴巴、融创等知名机构投资,巅峰时期门店数量超过2800家。而今,公司创始人杨陵江被限制高消费,公司多次被列为被执行人,加盟商组建的维权群已超过400人。
一位加盟店主描述了情况恶化的过程:“今年以来,款项到账时间就频繁出现延迟。最严重的就是618大促之后,他就没有付过我们一分钱了。”
加盟商与壹玖壹玖的合作模式决定了这次拖欠货款的严重性。根据协议,消费者在平台或小程序消费后,货款先回转至总公司账户,再由公司打款给门店。约定的回款周期普遍为6-7天,最长不超过15天。而如今,拖欠时间已长达4个月,且无明确支付时间表。
面对加盟商的追讨,壹玖壹玖提出了“以货抵款”方案,但多数加盟商表示难以接受。有加盟商反问:“难道我们拿货去给房租,发工资,还银行贷款吗?”更有加盟商指出,公司试图用难以动销的“战略品”抵债,而这些产品“酒质不差,但不好卖”。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深陷债务危机的同时,有消息称壹玖壹玖正重新启动上市计划,试图向资本市场吸收投资。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进一步加剧了外界对其真实经营状况的担忧。
二、壹玖壹玖的财务困境与退市历程
壹玖壹玖的困境根源可追溯至其激进的扩张战略。壹玖壹玖作为酒类流通行业的首家新三板上市公司,在2014年挂牌后迅速扩张,但仅两年便出现亏损。2016年,公司营收达28.87亿元,净亏损8657.63万元;2017年亏损收窄至4997.35万元;而2018年亏损急剧扩大至6.30亿元。同年,阿里巴巴集团向壹玖壹玖战略投资20亿元,以期缓解其资金压力。

然而,阿里巴巴的注资并未改变公司的亏损趋势。2019年,壹玖壹玖亏损5.30亿元;2020年亏损2.77亿元;2021年短暂盈利5132.21万元后,2022年再度亏损364.84万元。2019年至2022年四年间,累计亏损额约7.92亿元。持续亏损与现金流紧张问题日益突出,2022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降至-1.37亿元,总负债达28.10亿元。

面对经营压力,壹玖壹玖于2023年2月发布公告,称基于长期战略调整、降低成本及提升决策效率的需要,申请终止新三板挂牌。2023年6月30日,公司正式摘牌,结束了近九年的新三板生涯。
业务结构的频繁调整进一步加剧了风险。初期以O2O直营为主,后为缓解资金压力,转向加盟制。到2022年,加盟店占比已达78.17%。这种转型虽短期降低资本开支,却导致管控弱化:加盟商需采购高毛利但滞销的“战略品”,埋下后期货款纠纷隐患。
同时,公司缺乏核心产品支撑,SKU虽超7000个,但无强势单品对抗名酒厂封杀(如茅台、五粮液曾联合抵制其低价策略),使其在供应链议价中处于弱势。尽管2018年引入阿里巴巴20亿元投资并尝试平台化转型,推出B2B“隔壁仓库”等业务,但GMV始终未达预期(2022年实际GMV不足90亿元,目标为733亿元),数字化升级未能根本性扭转颓势。
外部环境的恶化亦加速了危机。名酒企业加强直销(如茅台“i茅台”平台年收入超百亿),挤压传统流通企业利润空间;加之直播电商、即时零售等新渠道冲击,壹玖壹玖需多线作战。退市后,资金链问题彻底爆发:2025年被曝拖欠加盟商货款,并以滞销战略品“以货抵债”,反映其现金流已濒临断裂。
三、行业集体困局 酒类流通商的生存危机
而壹玖壹玖的困境并非个案,是酒类流通行业整体困境的集中体现。在消费需求变化、电商冲击和模式创新的多重挑战下,传统酒类流通商正面临生存危机。
华致酒行作为“A股酒类流通第一股”,在2023年冲进百亿俱乐部后,迅速交出了一份“暴雷”的财报:2024年营收同比下滑6.49%,归母净利润同比暴跌81.11%。公司被残酷地踢出百亿俱乐部,存货金额高达32.59亿元,占总资产的45.81%。

同样,河南酒便利也陷入严重困境。2024年,公司实控人余增云失联,引发剧烈市场反应。2025年上半年,河南酒便利的净利润跌幅高达641.51%。曾经凭借“20分钟送酒”服务崭露头角的酒便利,最终不得不以约400万元的价格出售驻马店酒便利的股权。

行业数据显示,2024年酒类流通企业平均库存周转天数已延长至180天以上,较疫情前增幅超50%。库存高企、周转率下降、利润率收窄,正让流通企业承受前所未有的生存压力。
曾经稳定的厂商关系也在发生微妙变化。2025年上半年,白酒上市企业共计净减少经销商1701家,多家企业自营体系营收占比均有不同程度提升。贵州茅台、五粮液等头部酒企的经销渠道营收占比均出现下滑,显示酒企正在调整对传统经销商的依赖。
更为深层的是消费环境的变化。线上渠道在酒类消费中的占比已近半,且持续增长。2024年,京东超市酒类业务业绩创新高,快手酒水GMV同比增长超90%。抖音酒水市场连年高增长,2025年1-8月GMV同比增速超50%。
线下烟酒店则面临巨大压力。百荣市场酒商透露,其服务的烟酒店中已有五分之一关停,烟酒利润双双下滑。运营烟酒店早已不是稳赚不赔的生意。
在这场行业深度调整中,酒类流通商的核心功能正在重构。市场覆盖与渠道渗透功能被电商平台部分替代,资金与库存风险分担机制已濒临极限。行业从物流分销向价值创造转型已成为必然趋势。
加盟商们组建的维权群人数仍在增加,但能成功追回欠款的寥寥无几。有的接受了“以货抵款”方案,有的则决心继续通过法律途径维权。

行业寒冬中,酒类流通企业纷纷寻找出路。华致酒行砍掉30%低效门店,转向定制酒、老酒鉴定等增值服务;1919、京东酒世界等则积极布局即时零售赛道。“囤货待涨”的策略已然失效,酒类流通商的价值链正在重构。
【小贴士】
网经社深耕数字经济行业18年,长期关注数字零售,旗下数字零售台(DR.100EC.CN)重点报道和研究的公司有(1)综合电商:京东、淘宝、天猫、拼多多、苏宁易购、唯品会、得物等;(2)直播电商:抖音、快手、视频号、淘宝直播、京东直播、多多直播、蘑菇街直播、唯品会直播、小红书直播等;(3)生鲜电商:本来生活、京东到家、美团闪购、淘宝买菜、多点、叮咚买菜、朴朴超市、美团买菜、盒马鲜生、多多买菜、美团优选等;(4)社交电商:识货、芬香、花生日记、粉象生活、梦饷集团等;(5)二手电商:闲鱼、转转、找靓机、爱回收、红布林等;(6)美妆电商:聚美优品、逸仙电商、亲亲网等;(7)酒水电商:i茅台、酒仙网、1919酒类直供、酒便利、也买酒、中酒网、酒廷1990等;(8)宠物电商:波奇网、E宠商城、宠物家、疯狂的小狗等;(9)电商服务商:微盟、有赞、微店、光云科技、壹网壹创、丽人丽妆、宝尊电商、店宝宝、若羽臣等;(11)母婴电商:宝贝格子、宝宝树、妈妈帮、亲宝宝等;(12)汽车电商:京东养车、天猫养车、途虎养车、瓜子二手车、人人车、好车无忧、优信、卖好车等;(13)奢侈品电商:寺库、包大师、唯礼网、识季、爆爆奢、妃鱼等;(14)鲜花电商:花加、花礼网、买花网、花点时间等;(15)私域电商:快团团、鲸灵集团、好衣库、群接龙、团团团等。

网经社数字零售台是一站式数字零售门户,旗下运营:直播、社交、社区团购、农村、生鲜、汽车、二手、母婴等系列频道,提供包括:媒体、报告榜单、融资、会议、营销、培训、供应链融资等服务,是数字零售从业者、媒体、投资者的首选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