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经社讯)2022年一季度,二手电商利好政策叠加。先有1月多个部门联合发文,两次提到支持二手交易发展;后有3月份,人大代表雷军建议打通二手商品流通环节,推广回收利用;这些新闻都让二手电商获得不小的关注。
美东时间3月10日美股盘前,万物新生(爱回收)发布截至2021年12月31日的第四季度和全年财报。数据显示,爱回收实现季度non-GAAP经营盈利,这或许为当前二手电商行业高速发展做出一些验证。
在当前二手电商梯队化明显的情况下,无论上市或定位垂直与否,平台们的竞争或许要进入新阶段。
1、二手市场烈火烹油,但规范回收渗透不足
去年以来,万物新生的上市,转转、胖虎、妃鱼等二手电商平台的融资,都在向外界显示这条赛道的火热。
从二手3C行业来看,市场规模正在迅速扩大。CIC(灼识咨询)数据显示:2020 年中国二手消费电子交易量达1.886亿台次,未来五年将保持23.7%的年复合增长率,至2025年有望达到5.458亿台次。
2020年中国二手消费电子总成交GMV达2522亿元,未来五年将保持30.8%的年复合增长率,至2025年有望接近万亿市场。
从财报来看,万物新生的GMV和营收增长也是市场的缩影。2021年第四季度,万物新生实现总收入24.4亿元,同比增长48.2%,平台总GMV 101亿元,同比增长50.7%。而按全年来看,2021年万物新生总收入和GMV的同比增速分别为60.1%、65.8%。
两大指标增速均超越了二手电商市场总体增速,或许与万物新生专注于电子3C产品的二手交易有关。目前,电子产品存量的大幅增加,加上这一类产品的相较其他二手品类更加标准化,使其二手交易的活跃程度在整体二手市场中尤为突出。
但值得关注的是,尽管这个细分市场的增长更显著,其依然存在回收渗透率不足的问题。
刚刚过去的“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就指出了当前废旧电子产品流通存在明显问题,比如循环利用体系尚未完善、回收产业个体商占比过高等等。
同时据《中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及综合利用行业白皮书2020》显示,我国每年电子废旧物处理量已达到8000万台左右。但我国规范回收率不足20%,而欧洲地区已达到42.5%。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努力缩减差距,顶层设计已经在行动。
今年1月,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国家主要部门,《关于加快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和《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近乎同期出炉,一定程度上是对去年《“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承接。
他们同时提到了关于二手经济发展的诸多方面,主要集中在积极推行“互联网+回收”模式,加强废旧家电、消费电子等耐用消费品回收处理,鼓励二手检测中心、第三方评测实验室等配套发展,分品类完善二手商品鉴定、评估、分级等标准体系等痛点。
从鼓励二手检测中心、完善标准体系的只言片语中,当前二手交易行业发力的重点方向越来越明确。
2、自动化质检助力降本增效,技术能力或放大马太效应
全球知名的研究咨询公司Gartner2020年、2021年、2022年连续三年的顶级战略技术趋势报告中提到,越来越多的手动流程正在被规则驱动的智能系统取代。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超级自动化(HyperAutomation)技术来实现业务的自动化。
二手电商或许对此需求更加迫切。国泰君安去年在研报中明确提出,市场参与企业要想在二手消费电子产品市场上取得成功,必须确保稳定的货源和强大的规模化质检处理能力。规模化最大的助力就是用机器技术完成大量重复劳动,以此加速周转。
万物新生财报披露,四季度non-GAAP履约利润率同比2020年四季度的13.2%提升至14.6%,全年毛利率从2020年的25.7%提升至2021年的26.3%,原因之一或许就是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提升。
换句话说,由于二手交易需要对海量非标产品进行定级评价,标准越细化、质检能力越强,中途需要付出的运营周转成本就会越低。而二手电子产品精密制造物的属性,为玩家们构建自己的流通体系提供了便利。
然而,并非所有二手电商行业玩家都有这个优势。光大证券按网经社资料整理,提出了二手电商的四大梯队,以上市和估值作为划分依据。玩家自动化水平和规模化质检能力的参差不齐,这导致各方无论是研发投入能力还是质检建设能力上,差距都逐渐拉大。
从这个梯队来看,万物新生已经上市,在二级市场融资的支持下有着充足的资金储备,相对于供应链建设需要的长期投入,机构直言,中小型玩家“要先把生存的问题解决掉,再考虑扩张和发展的问题。
万物新生财报提到,其自主研发的自动化质检流水线Matrix 2.0实现了自动化设备操作人员减少 85%,人工辅助成本降低83%,质检成本下降20%。与之相对的,缺乏自动化能力积累的中尾部玩家,一边需要投入建设,一边无法免除既有人力和质检成本。技术壁垒正在放大马太效应,这或许是平台最终决胜的关键之一。
在此之前,二手电商正在从另一个角度诠释,“互联网+回收”的模式正发生一些变化。
3、左手线下+右手供应链,回收这门生意的思维要变了?
艾媒咨询CEO张毅在《华夏时报》的采访中表示:“线上流量太贵,线下是非常好的流量入口。相比线上,线下的引流、品宣和交易具有可计划的优势。但如果管理不善,确实也会给企业带来风险和成本隐患。”
这体现出二手电商行业独特的流量评价体系,线上流量太贵,却又不能直观展现平台的可靠性,打消用户疑虑,线下反而成为了不错的流量入口。《关于加快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也指出,支持线下实体二手市场规范建设和运营,有条件的地区可建设集中规范的手机等二手商品交易市场和交易专区。
财报显示,截至2021年末,万物新生全国门店覆盖城市达214个,门店总数达1308家。“互联网+回收”正明显走向线上线下两手抓,这有别于传统移动互联网对渠道的纯在线化改造。但重资产意味着花钱,二手电商需要在挑战中构建护城河。
2021年四季度,万物新生发布了“一体化城市模型”战略,通过以城市为经营单元实现业务拉通,填补部分市场的空缺,扩充总体的交付能力,同时实现更快的对本地市场的服务渗透。其优势在于平衡城市细分市场差异带来的二手市场差异。
易观流通行业高级分析师曾颖在《华夏时报》采访中提到:“二手商品在下沉市场主要是流入,平台需要保证有更多能满足下沉市场用户需要的的二手商品供给,而这部分商品大多可以从一二线城市用户闲置品中流出。”高低线市场的差异来自消费者消费水平和观念的不同。
压力则来自建设周期的投入和管理,一方面是线下成本,另一方面是城市化管理极度考验微观认识和宏观感知能力。万物新生短期目标是2022年在50个城市重点推行“一体化城市模型”——目前已经在22个城市铺开,其中重点运营的沈阳、南昌、合肥等12个城市,B2B 的GMV同比增速超过100%。
艾媒咨询的一项统计显示,2021年依然有37.8%的网民不信任二手电商平台,33.3%的用户没有接触过相应的APP。站在未来的角度看,采取线上线下融合的新零售模式,是较好的选择。
而这种思维的转变更显示出,行业已经从传统互联网竞争的求量,转向对效率增长方式的深入思考。从比拼融资,到对C2C和C2B2C模式的讨论,到信任和信息不对称的消除,二手电商始终处于一种自我反省和调整的状态中。但从万物新生这些头部玩家的动作来看,迷雾已经散去,道路已经验证,此后的发展将更清晰。
就像投资大师芒格说的:“一个问题,彻底想明白了,就解决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