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00EC>数字文娱>【电商榜单】3月在线票务APP月活TOP13均下跌:淘票票跌3.62% 猫眼跌5.07%
【电商榜单】3月在线票务APP月活TOP13均下跌:淘票票跌3.62% 猫眼跌5.07%
无痕网经社发布时间:2021年04月22日 13:03:15

(网经社讯)4月22日,我国“一带一路”TOP10影响力社会智库——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2021年3月在线票务APP用户活跃TOP13榜》。该榜单根据“电数宝”电商大数据库编制而成。《榜单》显示,2020年3月,在线票务APP月活均下跌。

入围该榜TOP10的依次为:淘票票(-3.62%)、1905电影网(-4.28%)、猫眼(-5.07%)、大麦(-0.04%)、咪咕影院(-5.41%)、时光网(-3.69%)、万达电影(-2.04%)、格瓦拉生活(-2.08%)、卖座电影(-2.53%)、永乐票务(-3.37%)。

此外,排名10名以外平台有:娱票儿(-0.51%)、豆瓣电影(-4.55%)、网易电影(-1.51%)等。

图片.png

数据说明:以上数据均来源于“艾媒北极星”公开数据。网经社会尽力确保本数据获得的信息来源可靠,但不承诺或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或真实性,不对任何信息出现差错或遗漏以及因使用该信息导致的后果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用户在参考以上信息后,应自行通过其他渠道确认信息的真实性及有效性。

此外,网经社(100EC.CN)了解到,3月在线票务行业有以下热点事件:

猫眼娱乐2020年营收13.657亿元 亏损6.46亿元

3月30日,猫眼娱乐发布2020年业绩公告。公告显示,猫眼娱乐2020年公司总营收13.657亿元人民币,毛利5.373亿元人民币,经调整全年亏损净额为4.356亿元人民币。在线娱乐票务服务是猫眼娱乐主营业务,占总营收的55.4%,该项收益由2019年的23.032亿元减少至2020年的7.565亿元。这主要是由于受新冠疫情影响,中国大陆影院从2020年1月23日起关闭183天,大部分线下大型演出季赛事也因新冠疫情取消,导致票务部分收入大幅减少。

公司毛利由2019年的26.571亿元减少了21.198亿元,至2020年的5.373亿元,下降了79.8%。截至目前,猫眼娱乐覆盖了微信、抖音、百度等多个平台的小程序生态,用户规模已突破4.5亿。

在线票务:是基于互联网的一种在线售票行为,一般指电影、演出、体育等文体娱乐,不包括机票、车票等旅游票务。在线票务市场以票务平台为核心,产业链上游接内容生产方,下有连接消费者。按票务的发行形式可分为:综合性票务平台、自营票务平台以及垂直票务平台。

在线票务的主要玩家包括:(1)综合性票务平台:猫眼电影、淘票票等;(2)垂直票务平台:大麦网、摩天轮、永乐票务等;(3)自营票务平台:聚橙网和开心麻花等。

小贴士

网经社“电数宝”(DATA.100EC.CN)基于电商行业12年沉淀,数据包含66+上市公司数据库、53+新三板公司数据库、150+独角兽数据库、200+千里马数据库、4000+投融资数据库以及10万+创业项目数据库,全面覆盖“头部+腰部+长尾”电商,旨在通过数据可视化形式帮助了解电商行业,挖掘行业市场潜力,助力企业决策,做电商人研究、决策的“好参谋”。

浙江网经社信息科技公司拥有17年历史,作为中国领先的数字经济新媒体、服务商,提供“媒体+智库”、“会员+孵化”服务;(1)面向电商平台、头部服务商等PR条线提供媒体传播服务;(2)面向各类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培训机构、电商平台等提供智库服务;(3)面向各类电商渠道方、品牌方、商家、供应链公司等提供“千电万商”生态圈服务;(4)面向各类初创公司提供创业孵化器服务。

网经社“电数宝”电商大数据库(DATA.100EC.CN,免费注册体验全库)基于电商行业17年沉淀,包含100+上市公司、新三板公司数据,150+独角兽、200+千里马公司数据,4000+起投融资数据以及10万+互联网APP数据,全面覆盖“头部+腰部+长尾”电商,旨在通过数据可视化形式帮助了解电商行业,挖掘行业市场潜力,助力企业决策,做电商人研究、决策的“好参谋”。

【投诉曝光】 更多>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网经社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网经社;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NEWS@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平台名称
        平台回复率
        回复时效性
        用户满意度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小程序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