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00EC>数字监督>网经社:《2025年Q1-Q3金融科技投诉榜》发布
网经社:《2025年Q1-Q3金融科技投诉榜》发布
网经社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4日 15:59:34

(网经社讯)10月24日,网经社(WWW.100EC.CN)发布《2025年Q1-Q3金融科技投诉榜》(依据投诉量排行),该榜单依据国内网络消费专业消费调解平台“电诉宝(315.100EC.CN)2025年Q1-Q3受理的全国用户消费纠纷案例数据生成。

根据“电诉宝”2025年Q1-Q3受理的金融科技领域用户有效投诉显示,依次为:分期乐、支付宝、京东金融、财付通、拍拍贷来分期、马上金融、联通支付、你我贷、云闪付、随行付、桔子分期、时光分期、玖富万卡、易宝支付、携程金融。(更多投诉榜详见:电诉宝

金融科技.jpg

据“电诉宝”显示,2025年Q1-Q3全国金融科技用户投诉问题类型主要包括信息泄露(33.04%)、网络欺诈(18.75%)退款问题(8.04%)霸王条款(6.25%)、恶意罚款(2.68%)、订单问题(2.68%)、售后服务(1.79%)、客服问题(1.79%)、高额退票费(1.79%)、发货问题(0.89%)、网络售假(0.89%)。

3d7b0dbd62e64934e4b45104c429c704.png

热门投诉省份上,广东省(9.82%)、河南省(9.82%)、四川省(8.04%)、北京市(7.14%)位列前四,其余分别为安徽省、湖北省、江西省、贵州省、云南省、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江苏省、河北省、浙江省、山东省、山西省、湖南省、福建省、陕西省、上海市、辽宁省、重庆市、吉林省、天津市、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海南省、黑龙江省



此外,在金融科技投诉金额分布比例为:10000元以上(41.07%)、5000-10000元(14.29%)、1000-5000元(10.71%)、、0-100元(5.36%)、100-500元(2.68%)、500-1000元(1.79%)、0-5万元(0.89%)

ccb676e6491e0badc794f7c63189b1cc.png

【案例一】用户投诉“分期乐”未经本人联系擅自代偿 客服消极处理协商诉求

9月4日,有用户向“电诉宝”投诉称,其在分期乐APP的贷款因骨折停工三个月导致逾期无法偿还,虽已联系客服办理停催手续,但在停催期间却收到了代偿短信,整个过程中平台未有任何形式的主动联系。

用户指出,此次代偿流程缺乏合规性,要求分期乐提供明确的代偿合同依据、代偿方详细信息以及代偿金额的具体计算方式,并对未提前沟通即进行代偿的操作合法性提出质疑。用户多次联系客服寻求解释,但客服回应消极,虽承诺转接处理却长时间无人应答;用户也曾尝试联系出资方协商还款方案,出资方表示会督促处理,但分期乐方面仍告知无协商政策。

用户强调,尽管目前因特殊情况还款困难,但还款意愿强烈,希望分期乐能与出资方协调,制定可行的个性化还款方案。

【案例二】用户投诉“拍拍贷”违规诱导学生跨平台借贷 暴力催收致失业

5月1日,有用户向“电诉宝”投诉称,其在校学生期间曾通过分期乐借款,在无力还款时被该平台引导至拍拍贷进行跨平台借贷,导致陷入“以贷养贷”的债务困境。

用户指出,拍拍贷存在违规向学生放贷的行为,且在催收过程中未经本人同意泄露个人信息至第三方,并遭受频繁电话骚扰甚至波及工作单位,最终导致失业。用户强调,拍拍贷的暴力催收手段涉嫌违反《刑法》第293条关于催收非法债务罪的规定及《民法典》第1032条对隐私权的保护,其核心诉求包括立即停止对本人及工作单位的骚扰行为、要求拍拍贷出具完整的借款合同与费用明细以供法律审查,并保留追究分期乐、拍拍贷及第三方催收机构法律责任的权利。

目前投诉已移交处理,但拍拍贷尚未就此事作出回应。

【案例三】用户投诉“玖富万卡”实施暴力催收 频繁骚扰家人单位侵犯隐私

6月14日,有用户向“电诉宝”投诉称,玖富万卡平台催收人员在其仍可正常联系的情况下,每日通过多个电话号码对用户家人及工作单位进行数十次骚扰,并采取爆通讯录、恐吓威胁等不当手段。

用户明确指出“拍拍贷”涉及违规催收,同时指控平台对其银行卡使用挂失等操作导致名下卡片全部异常,严重侵害个人隐私权与正常生活工作秩序。

用户提出两项核心诉求:要求平台立即屏蔽除本人外的所有联系人信息并停止一切骚扰行为,同时在减少催收频率的基础上承诺尽力还款。目前该投诉已移交处理,但玖富万卡平台尚未就此事作出正式回应。

【案例四】用户投诉支付宝风控机制误判夫妻正常转账 账户功能受限维权无果

7月27日,有用户向“电诉宝”投诉反映支付宝平台因其夫妻间正常资金往来而无故限制账户支付功能。

用户称,于7月22日左右发现支付宝无法正常消费,平台提示其在6月30日收到妻子的一笔转账存在风险,导致账户被风控。系统要求用户提供该笔转账的详细证据,但用户表示这仅是日常夫妻间的资金周转,并无聊天记录等传统凭证。尽管用户已按要求上传结婚证等证明材料,并多次联系支付宝客服,但截至投诉时未收到任何实质性回复或处理方案,账户内资金仍被冻结无法使用。支付宝客服通常建议用户通过APP提交材料并等待审核,但本次投诉中用户指出客服跟进滞后,导致问题迟迟未解。

目前该投诉状态显示为“已移交”,平台处理结果有待进一步关注。

【案例五】用户投诉“来分期”泄露个人信息实施恐吓催收 催收方态度恶劣拒协商

8月8日,有用户向“电诉宝”投诉称,反映“来分期”平台涉嫌泄露个人隐私并实施恐吓式催收。

用户表示,当天下午收到陌生号码发来的恐吓威胁短信,对方清楚掌握其工作单位信息,并威胁要将欠款情况告知同事领导。用户主动联系短信中指定的号码后,对方确认是“来分期”的催收人员,但在沟通中态度极其恶劣,不仅多次进行言语侮辱和嘲笑,还频繁挂断电话。当用户提出分期还款方案时,催收人员以金额过少为由直接拒绝,并在用户警告将报警处理时表现出有恃无恐的态度。用户指出,该平台催收行为已严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且催收方对法律责任毫无顾忌。

该投诉目前状态显示为“已移交”,后续处理进展有待进一步关注。

【案例六】用户投诉“易宝阁”交易存异常二次充值 平台功能缺失加剧维权难

6月29日,有用户向“电诉宝”发起投诉,反映在“易宝阁”平台购买游戏商品时遭遇消费纠纷。

用户称,在交易过程中出现异常的二次充值问题,商家要求其必须额外充值900元才肯发货,此举严重违背正常交易逻辑。用户还指出,该平台页面存在明显功能缺陷,未设置客服举报按钮与退款选项,导致其无法通过常规渠道维护自身权益,在与商家沟通时对方态度亦极为恶劣。用户根据现有情况高度怀疑此次交易存在诈骗嫌疑,其财产权益已受到侵害,故要求相关方介入调查并协助实现退款。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经营者应真实、全面提供商品或服务的信息,未提前说明额外充值要求,可能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目前,该投诉状态显示为“已移交”,后续处理情况有待进一步关注。

法律合规成果】

网经社在消费维权立法等方面也取得不少成果,并得到有关部委、消协的肯定。如2020年网经社出席国家市监督总局在京召开的“互联网企业创建无传销网络平台座谈会”,发布国内首份《中国社交电商合规研究报告;2017年承接浙江省工商局、浙江省消保委委托的“跨境网购消费者权益保护课题”;2016年承担承接国家工商总局和浙江省工商局“全国网络交易平台合规审查”调研课题项目;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消费者权益保护局、中国消费者协会指导,与《中国消费者报》举办的“促进电商发展指导网络消费”座谈会上,发布《2016年中国消费者网络消费洞察报告与网购指南》。2024年9月25日,浙江省消保委第四届专业委员会专家聘任仪式暨浙江《消法》实施办法修改座谈会在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举行。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受邀参加,并获聘浙江省消保委第四届电子商务专业委员会专家。

image.png

2013年,网经社受邀出席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等举办的支付业消费权益保护研讨会,并做主题报告;发起“2010中国网络传销不完全调查”,并发布中国首份网络传销调查报告《2010中国网络传销调查报告》,推动国家工商总局、公安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等六部门联合行动。

【小贴士】

1648890772851552.png

国内知名网络消费纠纷调解平台“电诉宝”(315.100EC.CN)运行10余年来,与全国近千家网络消费平台建立对接,影响1亿+网络消费用户,新系统实现一键投诉、24h在线、自助维权、同步直达、实时处理、进度查询、评价体系、法律求助、大数据分析等诸多功能。目前,平台“绿色通道”服务向广大网络消费平台开放,平台可自主申请入驻,实时受理、反馈和查询用户满意度评价。为了更好地营造公开、透明、健康的网络消费投诉环境,“电诉宝”公开版已正式上线,新 增用户投诉实时受理动态、月度平台投诉量TOP10、热点投诉地区、投诉榜(依据投诉量排行)等模块,让投诉过程透明化,一手掌握信息动态。

浙江网经社信息科技公司拥有18年历史,作为中国领先的数字经济新媒体、服务商,提供“媒体+智库”、“会员+孵化”服务;(1)面向电商平台、头部服务商等PR条线提供媒体传播服务;(2)面向各类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培训机构、电商平台等提供智库服务;(3)面向各类电商渠道方、品牌方、商家、供应链公司等提供“千电万商”生态圈服务;(4)面向各类初创公司提供创业孵化器服务。

网经社“电数宝”电商大数据库(DATA.100EC.CN,免费注册体验全库)基于电商行业18年沉淀,包含100+上市公司、新三板公司数据,150+独角兽、200+千里马公司数据,4000+起投融资数据以及10万+互联网APP数据,全面覆盖“头部+腰部+长尾”电商,旨在通过数据可视化形式帮助了解电商行业,挖掘行业市场潜力,助力企业决策,做电商人研究、决策的“好参谋”。

【投诉曝光】 更多>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网经社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网经社;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NEWS@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平台名称
        平台回复率
        回复时效性
        用户满意度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小程序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