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经社讯)2025年双11大促接近尾声,今年这场年度购物狂欢盛会有几点核心变化:消费行为方面:理性决策,追求价值;技术应用方面:AI全面赋能购物流程;零售模式方面:即时零售爆发,拥抱“近场经济”等。双11已经走到第17年,消费者还会继续“买单”吗?(详见#网经社 专题:https://www.100ec.cn/zt/25s11/)
对此,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刘俊斌接受数字经济新媒体&智库——#网经社 独家专访。
刘俊斌表示,年终大促对我国供大于求的企业现状来说,还是非常重要的,大促肯定是和价格挂钩的,但市场追求“物美价廉”已经很多年了,从这个词就可以看出物美是第一位的,我理解客户有需求,对客户有价值是关键,在此基础上,结合年底冲量适度降价是一个正常的业态。未来的 10-20 年内,类似名目的年底大促一定还会存在,企业有完成销售计划、兑现价值、回笼资金的刚性需求。
刘俊斌表示,即时零售目前阶段主要是把同城的商品快速完成客户即时需求,下一步,必然会演变成所有品类都变成“近场”的形式,是传统电商的一次革命,是电商的极致模式。目前各大平台都在运筹集中分仓和配送中心建设中。
刘俊斌表示,理性消费反映了消费者的成熟,我曾经提出电商的三阶段:物不美价廉、物美价廉、物美价不廉,目前已经是从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过渡,未来10年,是奔向美好生活的阶段,制造业和服务业都要把握这个趋势,打造服务型制造和服务性消费新格局,据报道,双十一的有较高的退货率,一方面反映了消费者对美的追求,另一方面厂家和商家要反思,自己生产的商品的品质、信息的描述的真实性、规范性是否做好了?
专家介绍:刘俊斌,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原浙江电子商务教指委秘书长、海南职业技术学院经管学院副教授。
【小贴士】
无缝衔接国庆中秋,双11这场年度购物狂欢盛会,在朝着“更快 更长 更简单”的方向发展。网经社第十七次启动“直击双十一”特别策划,通过十大方式包括 滚动播报、短视频播报、专题直击、全媒体发布、社群直播、电商快评、媒体评论、数据发布、网购预警、投诉维权,从平台层、渠道层、商家层、用户层,对双11播报、监测、评论,打造电商年度行业大促的“六大中心”,即 资讯中心、评价中心、数据中心、视觉中心、商家中心、维权中心。(详见:https://www.100ec.cn/zt/25s11/)

重点关注淘宝天猫、京东、拼多多、唯品会、抖音电商、快手电商、苏宁易购、小红书、微信视频号、B站等平台,以及美腕、交个朋友、遥望科技、东方甄选、谦寻、辛选、与辉同行、无忧传媒、李佳琦、罗永浩、蛋蛋、烈儿宝贝、陈洁kiki等MCN机构及主播达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