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00EC>行业研究>浅析:B2B行业是否需要找到突破点和想象力
浅析:B2B行业是否需要找到突破点和想象力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10日 09:46:32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  从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来看,B2B行业已经彻底的发展起来,不论是阿里巴巴还是其他B2B网站都已经顺势发展起来,如今的互联网已经不同于以前,企业运营几乎全部走向B2B行业化。近几年来,各种类型的B2B网站在不断的崛起,从建材行业到机械行业,这些行业都在进行电子商务交易,让企业通过互联网的各种商务平台并完成商务交易,而这些都已经彻底离不开B2B行业。

  B2B行业在不断持续的发展着,当前的B2B行业网站也在泛滥中,B2B网站与网站的运营之间总感觉缺啥某些对象,或许是运维的想象力,再或许是缺少运维的突破点。然而在60年代、70年代的人因环境所限,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限制,导致对b2b电商这些所谓网络的东西不够重视。而80代不同,他们的环境就是网络他们对网络的熟悉和接纳程度会更高。而现在低迷的b2b行业,正是在80代开始逐渐接手这一切的情况下是个发展的机遇。让更多的流量变成钱。笔者是负责商务猫贸易B2B行业网站的,在运维这类网站也有几年的经验,但如今B2B行业网站走向白热化阶段,运维B2B类型的网站笔者总感觉是否缺少某些对象,导致笔者无法继续运维B2B网站,而这一年当中笔者也在思考其中缺少的对象,所以笔者对未来B2B网站运维有一些新的看法,因此今天来谈谈笔者的一些想法。

  一、运维B2B网站要有稳定性、排他性、独特性

  首先,对于运维B2B行业网站要有稳定性、排他性和独特性,这三点是笔者非常认同的,从这几年的发展来看B2B行业语当前互联网的核心刚好是背离的,这是一种深度服务发展缓慢的难点所在,当然很多运维B2B网站的站长们喜欢批发产品,笔者认为做B2B网站要将产品进行到一定的程度,最重要的是需要全完抛开传统的理念去进行运维。所以对于站长们来说要做到稳定性、排他性、独特性。

  然后,运维B2B网站的站长们要明白这种运维空间永远在这里,目前中国的B2B服务是一种非常初级的状态,也是信息行程度、产业集群特色和外贸现状等很多因素的结果,在一个就是B2B的交易额度其实是所有互联网生意中无可比拟的。比如笔者现在运维的B2B网站,把稳定性、排他性、独特性都做的非常好。

  二、运维B2B网站其产品要有针对性、相关性

  运维B2B网站对语产品的选择要有针对性和相关性,我们并不是阿里巴巴那样强大的B2B网站,目前运维B2B网站的站长有太多都是草根站长或小型B2B企业。笔者认为贸易服务有千千万万,站长们要用心钻一出优秀的模式,从针对性和相关性的产品的点出发,另外就是苦心锻炼可以贴近中国外面、内贸产业集群的销售队伍。

  选择针对性和相关性的产品目的是为了让网站充满可靠性和集中性,看准一个行业然后去大力做这个行业,比如笔者的网站只针对建材行业和原材料以及消费品去运营的,其网站也满足了线下和线上销售渠道,然后笔者集合网络营销将模式扩大到最大,笔者认为这是一种突破点和想象力。

  俗一点,目前的B2B主体几乎是国内中小草根企业的土老板,想要运维好B2B行业网站一定要找到行业的突破点,然后在结合站长们的想象力,目前来说阿里已经把B2B模式做大最大极致了,只有充满想象力站长们才会创造出新的模式。(来源:站长之家 文/黄忠 编选: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网经社联合A股上市公司网盛生意宝(002095.SZ)推出消费品在线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该产品具有按需提款、按天计息、随借随还、专款专用、循环信用贷、全线上流程操作等特点,解决消费品供应链核心企业及下游经销商/网店因库存及账期造成的流动性差“痛点”。》》合作联系

网经社“电数宝”电商大数据库(DATA.100EC.CN,注册免费体验全部)基于电商行业12年沉淀,包含100+上市公司、新三板公司数据,150+独角兽、200+千里马公司数据,4000+起投融资数据以及10万+互联网APP数据,全面覆盖“头部+腰部+长尾”电商,旨在通过数据可视化形式帮助了解电商行业,挖掘行业市场潜力,助力企业决策,做电商人研究、决策的“好参谋”。

【投诉曝光】 更多>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网经社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网经社;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NEWS@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平台名称
        平台回复率
        回复时效性
        用户满意度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小程序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