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00EC>>【电商预警】网购指纹膜法律隐患大
【电商预警】网购指纹膜法律隐患大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14日 09:13:37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  近年来,不少公司都装配了指纹打卡机来检查员工考勤,这种仪器由于难以作假,被很多不想早起的白领视为“最痛恨的发明”。但日前,一种名叫“指纹膜”的秘密武器声称能对付打卡机,并开始在购物网站热销。指纹膜是经过简单的拓印、倒模工序后,用硅胶制成指纹套来克隆指纹以骗过打卡机的“光眼”。

  指纹膜虽能为应付考勤的单位员工带来一定的便利,但是其背后所隐藏的违法性、危害性和法律隐患却不容小觑。首先,网络商家以指纹膜的形式擅自制造和售卖指纹复制品的行为本身就不具有合法性。其一,指纹作为个人独有的身份认定和标识信息,具有专属性、身份象征性和不可转让性,如同身份证明一样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交易和转让,虽然法律对此没有明确的禁止性规定,但是从法理上来看,以指纹膜形式承载的指纹信息因具有身份性而不能成为可转让物或者流通物;其二,指纹膜生产者虽按照人们的要求根据其提供的个人指纹而制作指纹膜并收取一定的费用不构成民事侵权,但若将该指纹信息或制作的“指纹膜”提供给他人,不仅具有违法性,而且严重侵害了人们的个人信息权等民事权益;其三,因指纹膜本身具有的特性而不具有流通性和可转让性,指纹膜也不可能通过正常的途径通过有关部门的审核,批准其生产、销售,因此,网络商家擅自制造和售卖指纹复制品,或者将个人指纹制成模板获利的行为不具有合法性。另外,单位员工利用指纹膜打卡形成虚假的考勤记录而没有尽到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的相应的劳动义务,显然有违相应的劳动纪律以及相关的约定和规范,用人单位可以依据相应的规定对相关员工的行为进行教育、纠正,甚至处罚。

  其次,因指纹具有唯一性,有身份认证和标识功能,被广泛地运用于身份识别和认证领域,一旦以指纹膜的形式造成指纹信息泄露,对于个人而言,其危害性不言而喻。众所周知,指纹除被用于单位考勤外,还被广泛用于证件“加密”,例如:在办理房产证、签证等重要证件时,都要盖指纹印章,作为“加密”程序;日常防盗,例如:出于防盗,一些单位或者个人设置指纹门禁、指纹锁;各种文书笔录,例如:在个人接受行政执法机关等机构询问或者记录笔录时,都需要盖指纹进行确认,甚至在民间借条、字据、证明等书面材料上,盖指纹仍是被广泛使用的传统“身份证”,并具备相应的法律效力。因此,指纹一旦泄露给人们造成危害和隐患是显而易见的。一是随着科技的发展,指纹识别技术可能被广泛地运用于人们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并且用指纹来作为身份识别也是一种发展趋势,在这种情况下,每个人的指纹信息都可能变成有价值的“资源”或者信息,一旦泄露或者被他人轻易获取用于非正当用途很可能给人们造成不必要的财产损失,甚至人身利益损失,例如:隐私的泄露,身份的利用等。二是利用指纹的唯一性和身份特征是刑事侦查的重要方式和手段,指纹信息一旦泄露被不法分子借以从事违法犯罪活动,很可能给指纹泄露者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或者利益损失,甚至成为“犯罪嫌疑人”。三是指纹膜一旦被人利用或者用于交易,不仅侵犯了人们相应的合法权益,而且也得不到国家、法律和社会公众的认可,危害了企事业单位的工作和生产秩序,有违社会信用和秩序,让人们处于随时受到扰乱和威胁的潜在危害中。

  因此,要消除指纹膜所隐藏的潜在隐患和危害,首先,需要通过制定相应的制度规范对指纹膜的制造和售卖行为进行规制和约束,通过制度和规范确认其行为的违法性并对其进行有效的制度制约;其次,要对指纹膜的网络交易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管,督促网络交易平台经营者切实认真履行相应的管理责任,对交易行为进行有效的约束和管制,引导人们的购买行为,消除不必要的隐患和风险。

网经社联合A股上市公司网盛生意宝(002095.SZ)推出消费品在线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该产品具有按需提款、按天计息、随借随还、专款专用、循环信用贷、全线上流程操作等特点,解决消费品供应链核心企业及下游经销商/网店因库存及账期造成的流动性差“痛点”。》》合作联系

网经社“电数宝”电商大数据库(DATA.100EC.CN,注册免费体验全部)基于电商行业12年沉淀,包含100+上市公司、新三板公司数据,150+独角兽、200+千里马公司数据,4000+起投融资数据以及10万+互联网APP数据,全面覆盖“头部+腰部+长尾”电商,旨在通过数据可视化形式帮助了解电商行业,挖掘行业市场潜力,助力企业决策,做电商人研究、决策的“好参谋”。

【关键词】 指纹法律网购
【投诉曝光】 更多>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网经社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网经社;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NEWS@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平台名称
        平台回复率
        回复时效性
        用户满意度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小程序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