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00EC>数字金融>【法律案例】杭州西湖区法院用互联网思维管互联网老赖
【法律案例】杭州西湖区法院用互联网思维管互联网老赖
发布时间:2015年01月17日 11:20:56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  今年上半年,西湖区人民法院将推行“电子督促程序”。

  这是与阿里巴巴旗下蚂蚁金服集团、浙江大学开始合作的新项目,一种互联网纠纷的创新解决机制。

  “电子督促程序在德国运用得非常广泛,每年运用督促处理案件高达700余万件,其中90%左右的案件,不经转入诉讼程序就已终结。”

  陈辽敏,西湖区人民法院诉讼服务和诉调对接中心主任,几年前,开了一个以她名字命名的网上工作室,主要负责诉前调解。

  她说,电子督促程序最大特点,是节约了时间和金钱成本。一方当事人到法院提起诉讼后,在事实清楚,争议不大的情况下,法院可以直接通过电子邮件、快递邮寄、短信方式送达法律文书,简化了送达程序,案件还能及时进入执行阶段。

  比如,互联网金融公司发了一笔贷款,对方没有及时还贷,出现了呆账。以往,进入法律流程后,要经历诉讼、公告、执行多个阶段,时间以月计算,往往会出现“假地址、人跑了、钱没了”的情况。电子督促程序启动后,邮件、短信送达后,被告在一定期间内没有提出异议,支付令(向债务人发出的限期履行给付金钱或有价证券的法律文书)就发生了法律效力,可尽快启动执行程序,这套机制的良性运作后,可以优化互联网金融法律环境。

  如果当事人说,我手机号码变了,邮箱没有收到,这又怎么处理呢?

  “以互联网贷款来说,事先会签订合同,变更手机号码、地址的,要及时告知。另外,三种方式的送达,会同时进行,手机有短信、电子邮箱有邮件,家里能收到纸质文本。像邮件和短信,都有显示"已读"提醒的功能,如果三种方式你都说没收到,借口就很牵强了。”

  陈辽敏说,仅“呆账”处理这一种情况,处理时间就可以从原先的半年,缩短至1-2个月。

  用互联网思维来办案子,法官们早已开始尝试。

  早在几年前,西湖区人民法院法官们就开启了多个研究课题,探索互联网思维下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并成立了网络调解工作室和网络法庭,率先尝试视频庭审的模式。淘宝成立了由买家、卖家组成的网上民间陪审团后,法官们也注册成为大众评审员,帮助淘宝客服人员理顺法律思路,为他们提供指导、培训

  如今,西湖区人民法院刑事庭每年案件在1000件以上,通过远程视频庭审能处理1/3相对简单的案子。(来源:新华网)

浙江网经社信息科技公司拥有18年历史,作为中国领先的数字经济新媒体、服务商,提供“媒体+智库”、“会员+孵化”服务;(1)面向电商平台、头部服务商等PR条线提供媒体传播服务;(2)面向各类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培训机构、电商平台等提供智库服务;(3)面向各类电商渠道方、品牌方、商家、供应链公司等提供“千电万商”生态圈服务;(4)面向各类初创公司提供创业孵化器服务。

网经社“电数宝”电商大数据库(DATA.100EC.CN,免费注册体验全库)基于电商行业18年沉淀,包含100+上市公司、新三板公司数据,150+独角兽、200+千里马公司数据,4000+起投融资数据以及10万+互联网APP数据,全面覆盖“头部+腰部+长尾”电商,旨在通过数据可视化形式帮助了解电商行业,挖掘行业市场潜力,助力企业决策,做电商人研究、决策的“好参谋”。

【投诉曝光】 更多>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网经社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网经社;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NEWS@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平台名称
        平台回复率
        回复时效性
        用户满意度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小程序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