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00EC>产业数字化>外媒如何报道阿里巴巴PK国家工商总局?
外媒如何报道阿里巴巴PK国家工商总局?
发布时间:2015年01月28日 22:04:00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  今天,阿里巴巴(淘宝)和国家工商总局的PK大战进一步升级。

  28日下午,淘宝官方微博说:针对国家工商总局发布2014年下半年网络交易商品定向监测结果一事,刘红亮司长(网络监管司)在监管过程中的程序失当、情绪执法的行为,用错误的方式得到的一个不客观的结论,淘宝网决定向国家工商总局正式投诉

 

  其实,这事的是非曲直很简单,不过,真要让国人“选边站”还是有点困难。为了避免引发争执,让我们看看外媒和《中国日报》这类中国的英文报纸,如何报道这次事件,它们第三方的地位相对超脱,视角也会比较有意思。

  首先是美联社《China criticizes Alibaba in report withheld until after IPO》,标题把新闻点放在“中方扣留了涉及阿里巴巴的假货报告(即白皮书),直到它在美国IPO成功后才公开”。

  报道说,国家工商总局(State Administration of Industry and Commerce)这次发布的报告,措辞严厉(sternly worded report)。这份报告是去年7月监管方和阿里巴巴管理层商讨的结果。中方直至周三(2015年1月28日)才发布阿里巴巴旗下淘宝、天猫等允许假货销售( sales of fake goods)、损害消费者的报告,是为了避免对阿里巴巴去年9月在美国纽交所上市带来干扰。

  报道指出,美国等方面此前曾指责阿里巴巴容许赝品销售(sales of counterfeit goods ),但中方发布周三这种批评报告尚属首次,且目标是国家高层非常看好的一家领跑的互联网明星企业(a leading star in an Internet industry)。

  这份报告说,非法生意存在于阿里巴巴旗下各类交易平台由来已久,但很长时间里,阿里巴巴都未给予足够重视(failed to pay adequate attention),缺乏有效的打击应对手段( failed to take measures to stop it)。与此同时,这些交易平台还允许“非法广告”(illegal advertising),通过低价、虚假描述误导消费者。

  美国商务部(U.S. Commerce Department),2011年曾因淘宝售卖盗版商品和假货,把它列入“臭名昭著的市场”黑名单(blacklist of "notorious markets" ),2012年把它从黑名单删除。

  淘宝和天猫有超过5万名商家。2014年12月,阿里巴巴方面说,它从交易平台删除了可能侵犯知识产权的9000万种商品清单。

 

在美联社这条报道下面,名为“Peter”的网友评论:在一个胆敢往婴儿奶粉里添加三聚氰胺、毒害整整一代人的国家,为了利益,他们还有什么做不出的呢?尽管过去20多年中国经济大步向前,然而,中国要想获得别人信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再来看看英国天空电视台官网的报道《Alibaba Sells Shoddy Goods Says China Watchdog》,Shoddy Goods是假冒伪劣产品的意思。

  报道认为,此次针对阿里巴巴的报告是中国国家工商总局发起的“不寻常的抨击”(extraordinary attack)。文章也说,这份报告早在去年就已写好,为了给阿里巴巴在美上市让路而推迟到现在才发布。报道还援引国家工商局报告指出:假货泛滥等问题,不仅是阿里巴巴交易平台面临的最大诚信危机(the biggest crisis of integrity),对其他试图合法经营(try to operate legally)的互联网企业也是一种伤害

  报道还注意到,1月27日,Yahoo董事会已批准将 Yahoo所持的阿里巴巴3.84亿股股票(目前市值390亿美元),分拆为一家独立的上市公司SpinCo,进行分拆之后,Yahoo从阿里巴巴股票中所获收益的征税会享受更低税率,据估算能节省数十亿美元。这项交易预计在2015年第四季完成,消息一出,Yahoo股价应声大涨7%。

 

  ↑接下来看看美国之音的报道,标题亮明了态度:《中国揭开了网售假货的盖子》。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报道《中国对阿里巴巴发布措辞严厉的报告》,开头特别有意思:“No business is safe from scrutiny in China -- not even its star tech firm.”这句话出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就不翻译了,scrutiny是“详细审查”的意思。

 

  ↑美国《福布斯》网络版则聚焦“官方告诫阿里巴巴不得傲慢”,arrogrant是“傲慢的,自大的”之意。

 

  ↑美国福克斯电视台官网跟其他几家外媒一样,聚焦中国国家工商总局为了给阿里巴巴上市让路、事先“隐藏”了这份报告。

 

  ↑路透社的报道,用了一个词“blast”,本意是爆炸、摧毁,这里有“狂批、怒批、猛批”之意。

 

  ↑亚洲新闻网络转载《中国日报》的报道《中国每两件网售商品就有一件是假货》,文章提到了这次阿里巴巴PK国家工商总局的导火索:

  2014 年8月-10月的一项抽查显示:92批次网购物品中,只有54批次是正品(authentic),正品率仅58.7%。其中,淘宝购买的51批次商品仅有 19批次是正品;天猫购买的7批次商品有6批次、京东购买的20批次商品有18批次、一号店购买的10批次商品有8批次、ZOL商城购买的1批次商品有0 批次、聚美优品购买的3批次商品有3批次,被证明是正品(proved genuine)。(编者注:来自国家工商总局2015年1月23日发布的2014年下半年网络交易商品定向监测结果

  因国家工商局发布的这次监测结果,阿里巴巴(淘宝)PK国家工商总局(网络监管司)的进程大致如下:

 

1月27日上午,淘宝官方微博转发名为“一个80后淘宝网运营小二心声”文章,文中点名指出国家工商总局网络监管司刘红亮司长“吹黑哨”,并指出此次定向监测抽取样本太少、类比逻辑混乱、行政程序违规等问题。1月28日上午淘宝官方微博已删除了转载此条的微博。

 

1月27日下午,国家工商总局在其官网上对淘宝的文章做出初步回应,指出工商总局网络商品交易监管司一直秉承依法行政的原则开展网络市场监管执法工作,相关法律法规赋予了工商机关依法开展市场检查、商品质量监测等监管权限。

 

1月28日上午,国家工商总局通过媒体发布关于对阿里巴巴集团进行行政指导工作情况的白皮书,称“鉴于目前监管情势,为廓清种种认知”,披露去年7月16日网监司行政指导工作小组在浙江省工商局召开行政指导座谈会的情况。内容包括阿里系网络交易平台存在的突出问题、对阿里巴巴集团工作要求,以及阿里巴巴集团的表态等。

 

1月28日下午,淘宝官方微博发表声明,称淘宝“也是假货这个阶段性问题的受害者”,愿意承担起打击假货的责任,听取各方意见提升打假水平。希望与监管部门一起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来解决问题,但“请不要把孩子和洗澡水一起倒掉”。同时淘宝决定“针对刘红亮司长在监管过程中的程序失当、情绪执法的行为”向国家工商总局正式投诉。

 

  涉及此事的网上交易平台,是怎么反应的?

  根据《中国日报》的采访,京东在接受电子邮件采访时说,它已采取措施打击销售假货的商家,其中一家网店已在去年8月被除名,此外还对受影响的消费者进行了补偿。京东方面说,它对卷入假货销售的内部员工、网店商家制定了严格的惩处措施,每周至少三次随机抽检(randomly check)各网商销售的商品。

  一号店则回应说,在国家工商总局公布监测结果后,它已把涉嫌售假的所有商品下架,牵涉此事的公司和销售者正在接受跟踪调查,所有受影响的消费者都将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获得赔偿。

  去年年底,阿里巴巴首席风险官邵晓锋透露,为了打假和保护消费者,它过去两年耗资超过10亿元人民币。2014年前三季度,阿里配合品牌权利人年处理600 万条侵权商品链接,配合各级行政执法部门,办理侵犯知识产权案件10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近400人,涉案金额近6亿元。

  这是阿里巴巴这家“互联网巨人”(Internet behemoth),首次公开披露其涉及打假的相关数据。(来源:专业主义;作者:邓璟)

网经社联合A股上市公司网盛生意宝(002095.SZ)推出消费品在线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该产品具有按需提款、按天计息、随借随还、专款专用、循环信用贷、全线上流程操作等特点,解决消费品供应链核心企业及下游经销商/网店因库存及账期造成的流动性差“痛点”。》》合作联系

网经社“电数宝”电商大数据库(DATA.100EC.CN,注册免费体验全部)基于电商行业12年沉淀,包含100+上市公司、新三板公司数据,150+独角兽、200+千里马公司数据,4000+起投融资数据以及10万+互联网APP数据,全面覆盖“头部+腰部+长尾”电商,旨在通过数据可视化形式帮助了解电商行业,挖掘行业市场潜力,助力企业决策,做电商人研究、决策的“好参谋”。

【投诉曝光】 更多>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网经社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网经社;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NEWS@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平台名称
        平台回复率
        回复时效性
        用户满意度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小程序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