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00EC>数字金融>资本竞逐供应链金融 盈利前景显现
资本竞逐供应链金融 盈利前景显现
发布时间:2015年09月10日 09:28:13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对传统金融业的逐渐渗透,供应链金融已成为上市公司跨界经营的新尝试。据中信建投证券最新统计显示,截至目前,今年以来沪深两市已有近30家上市公司从不同的路径介入供应链金融业务。

  以东华科技为例,该公司披露定增预案,拟非公开发行不超过5194.81万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0亿元,投向供应链金融数据信息平台建设、商业保理建设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其中,供应链金融数据信息平台建设项目拟投入资金5000万元。

  此外,还有20多家公司基于自身业务,通过电商平台,力争实现供应链产销网的协同。比如,怡亚通携手宇商小贷发展供应链金融已有6年,公司旗下的380平台成为未来公司发展基石;上海钢联旗下钢银电商日前参股设立小贷公司已获批;生意宝的网络交易资金结算平台、化工交易系统日前也已上线测试。上市公司正加快布局供应链金融。

  盈利前景显现

  供应链金融是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一个专业领域,也是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一种融资渠道。简单来说,就是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贷款人向产业链上或生态圈内的各类公司提供贷款的业务。而传统意义上的“贷款人”,一般由商业银行来担当。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是上市公司竞逐供应链金融的大背景。江苏省互联网金融协会秘书长、开鑫贷总经理周治翰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互联网对上市公司渗透率的提高,核心企业可以提供不少风险评估的关键数据,使供应链金融在风险定价、资金对接等层面有所突破,这给核心企业、交易平台开展供应链金融提供了可能。

  中信建投证券分析师徐博表示,金融行业丰厚的净利润、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以及相对较低的进入门槛,是上市公司进军供应链金融的主要原因。“此外,阿里巴巴旗下阿里信贷、京东旗下京小贷的强劲表现,向我们展示了”互联网+金融“模式在B2B行业的巨大潜力。实体经济中的上市公司及核心企业,也或多或少受到启发,开始重新审视与上下游中小企业的关系。”徐博说,不少上市公司试图在原材料及货物的供需关系之外,从另外的角度来切入供应链金融业务。

  一般来说,目前多数产业链上超过半数为中小企业,由于信用和风险识别成本较高,这些企业很难从银行直接获取信贷资金,也很难从其他渠道获得急需的资金。以商业保理业务为例,目前非金融公司应收账款余额规模在17万亿元左右,但保理行业仅能覆盖不到20%的应收账款融资需求,融资端需求缺口较大。

  “上市公司通过向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基于仓单、货物商品的融资服务,不仅可以有效降低周期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维持产业链的健康发展,还可以从中获得较为可观的利差收益。”信达证券资深分析师王小军说。

  是机遇更是挑战

  由核心企业充当贷款人的供应链金融模式正日益显示出强大的活力。但对上市公司来说,机遇和风险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供应链金融“蛋糕”固然好吃,还需会吃。

  从部分参与供应链金融上市公司今年上半年业绩报告的情况看,各家公司业绩表现有所分化,一些企业的供应链金融业务对整体业绩的带动作用还未显现。

  汉得信息日前发布的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9107.6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30%,每股收益0.11元;盛屯矿业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净利润3602.4万元,同比增长168.38%,每股收益0.024元。不过,并不是所有涉及供应链金融的上市公司半年报都可圈可点,如上海钢联上半年业绩预计亏损1.10亿元至1.15亿元。

  上市公司涉足供应链金融业务还面临着其他挑战。周治翰认为,资金来源是这些公司急需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据了解,目前大多数上市公司开展的供应链融资业务,仍然主要依靠自有资金,有限的资金规模限制了供应链融资业务的拓展。随着供应链金融业务的不断扩大,上市公司必须从外部获取高成本的资金来满足自身需求。

  徐博认为,在风险控制层面,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相比,上市公司涉足供应链金融,在合规性以及风控层面面临着更大挑战。“金融行业面临着坏账风险、资产质量下降等挑战,如何更好地防控风险,是这些上市公司管理层需要回答的问题”。此外,他认为,由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所处行业相同,受经济波动影响具有一致性,可能发生的系统性风险很难分散;而核心企业资源倘若过分向金融业务倾斜,也有可能对其自身主业经营带来负面影响。(来源:中国经济网)

网经社联合A股上市公司网盛生意宝(002095.SZ)推出消费品在线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该产品具有按需提款、按天计息、随借随还、专款专用、循环信用贷、全线上流程操作等特点,解决消费品供应链核心企业及下游经销商/网店因库存及账期造成的流动性差“痛点”。》》合作联系

网经社“电数宝”电商大数据库(DATA.100EC.CN,注册免费体验全部)基于电商行业12年沉淀,包含100+上市公司、新三板公司数据,150+独角兽、200+千里马公司数据,4000+起投融资数据以及10万+互联网APP数据,全面覆盖“头部+腰部+长尾”电商,旨在通过数据可视化形式帮助了解电商行业,挖掘行业市场潜力,助力企业决策,做电商人研究、决策的“好参谋”。

【投诉曝光】 更多>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网经社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网经社;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NEWS@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平台名称
        平台回复率
        回复时效性
        用户满意度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小程序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