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00EC>数字生活>【连载】Uber驶入中国:是改造还是迷途?
【连载】Uber驶入中国:是改造还是迷途?
发布时间:2015年11月04日 09:12:41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  导语:10月28日上午,优步中国上海陆家嘴环球金融中心宣布太平财险为优步中国提供保额为100万元的“乘客意外险”。当天下午,柳甄在上海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当问到对于交通部的“专车新政”,Uber中国是如何应对时,柳甄说:“我们通过交通部公开征求意见邮箱,已经把我们的建议提交给了交通部。各个地方的交通监管部门,也召集包括我们在内的专车平台举办座谈会。在意见建议沟通上,我们的渠道是畅通的。”

  在此背景下,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互联网+”智库系列丛书第五部《Uber:开启“共享经济”时代》(详见:www.100ec.cn/zt/uber/)应声发行,火热销售中。(作者: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曹磊,资深媒体人、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总编辑柴燕菲,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O2O行业分析师沈云云,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海外“互联网+”分析师曹鼎喆)该书首度揭秘了估值超500亿美元的初创公司Uber成功背后的秘密与商业逻辑,全面打开了未来“共享经济”的大门。该书在全国新华书店、机场中信书店,以及天猫京东、当当、亚马逊中国、苏宁易购淘宝、微店、拍拍等各大电商平台均有发售。以下是本书关于Uber进军中国的解读:

  2013年8月,美国打车软件Uber上线了中文网站,并在服务所覆盖城市中加入了上海。2014年2月,Uber在上海举办活动,正式宣布进入中国市场。

  推“人民优步”:一场漂亮的“逆袭”

  2014年8月,Uber推出入华以来首个接地气的本地化服务“人民优步”。类似于美国的UberPool,“人民优步”借助Uber的技术平台,将认证的私家车进行统一管理,提供最多4人的拼车服务,而起步价格甚至低于普通出租车的起步价,同时支持平摊车费。

  尽管同为拼车服务,但“人民优步”为非营利性的服务——Uber会不抽取提成,将提成部分返还给司机。而在实际使用中,即便没有人顺路,用户也能享受到“人民优步”的低价。

  人民优步与打车、专车最大的不同在于:其价格更为便宜,仅为出租车定价的70%;人民优步对私家车来者不拒,这与专车遮遮掩掩想要掩盖私家车存在的情况反差鲜明。

  在正式推出后的半年时间里,人民优步确实帮助Uber完成了一次漂亮的“逆袭”。但这个自诩为“拼车”的功能,事实上干的是私家车当专车运营的事:人民优步上的司机大部分仍然是职业司机,为了留住这些人,人民优步往往会给与2-3倍的补贴。

  2015年4月,快的也推出了类似人民优步的功能“一号快车”。一位行业人士向网易科技表示,快的跟进Uber实属无奈,尽管目前的政策不允许私家车当专车运营,但Uber已经大干特干,快的不干就意味着市场在从手中流失。

  无论是人民优步还是一号快车,都希望打“拼车”的擦边球,因为当前的政策对非盈利性拼车是相当鼓励的,但这种打法并未改变实质。所以,人民优步被盯上并不意外。

  人民优步是Uber在中国市场出的一个逆袭奇招,这一打法成功建立了自己与滴滴、快的等对手相比的差异化特性。但人民优步囊括私家车的做法有悖交通部门当下的态度,政策风险极大,犹如火中取栗。

  Uber获百度投资:和“巨人跳探戈”

  2014年12月17日,百度宣布与全球打车软件龙头Uber签署战略合作与投资协议,双方将联合开发技术与国际市场。这是继阿里投资快的、腾讯投资滴滴后,BAT三巨头全部进军打车软件领域。

  中国庞大的用车市场对Uber来说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不过一直以来,Uber只在一线城市布局,走的也是面向少量群体的高端路线,迟迟无法打开局面。引入百度的战略投资,至少可以获得以下好处:

  一是流量。背靠大树的嘀嘀和快的,依靠年初数以亿记的补贴已经深入人心,无论是在司机还是用户端均已经建立了相当深厚的领先优势,更别说分别在超级APP支付宝微信支付里还有入口,而后来者Uber如果没有导流,很难在进入市场。当下,AT已经各有布局,同样拥有巨大流量的百度,是Uber想快速上位的不二之选。

  二是本土化。用车是个非常重的传统行业,与当地的利益格局密切相关。Uber收到了全球多个国家/地区的抵制,即便是在其老巢美国亦如此。中国的情况也未必明朗,互联网租车行业也处于法律的灰色地带,Uber要想在各个城市落地,必然依赖当地的汽车租赁公司资源。从当前Uber只在北上广深等少量城市落地的推进情况看,显然困难重重,但是这些看上去小而散的汽车租赁公司,却往往是百度的广告客户,借助百度这一渠道Uber能够快速的接地气。

  三是地图。在全球都使用Google地图的Uber在中国有些水土不服,据之前媒体的体验和采访,Google地图在国内定位不准,导致对司机的投诉率影响相当大,以至于司机颇有不满,而百度地图正好能解决Uber的这一痛点。

  带着共享经济和大数据驶进中国的Uber从来不缺重磅新闻,2014年12月携手百度让Uber在中国上了“头条”。拥有海量用户数据的Uber平台,加上百度地图、钱包、市场份额,这种结合打开了人们的想象空间。

  正如李彦宏所言,Uber属于“行”,而衣食住行的整体即是“服务”,“行”理所当然是“服务”的重要内容,也是百度作为媒介的痛点,此前用户无法从百度的服务中实现“到达”,即百度无法完全“连接人和服务”,Uber或许能改变这一点。

  的确,O2O的时代有无限可能,代买早餐、代买蛋糕、代送快递等,甚至还能代人遛狗,互联网时代,日后拥有海量大数据的Uber都不会排除上述可能。

  低价+本地化策略:比中国公司更接地气的国外公司?

  一边是因推广补贴而急剧增长的用户数,一边是被各种原因吸引到Uber平台上来的新司机,这便是当下Uber在中国的主旋律。两种现象交汇,Uber在中国呈现出的最主要印象便只剩下“便宜”了。

  如果将时间往回倒半年时间,这样的现象恐怕想都不敢想。翻阅PingWest品玩当时与Uber相关的文章,会发现它大都与“高估值”、“共享经济”、“舒适体验”、“无人驾驶”、“Google”等关键词挂钩。

  如果非要在两个关键词之间做比较,“便宜”应该是一个比“共享经济”更接中国地气的词语。也就是说,在中国,现在的Uber已经算得上是极度接地气的国外公司,甚至比中国公司更接地气。

  如果总结中国公司接地气的表现特征,大致可以形容为:热衷于补贴优惠去吸引用户,比竞争对手更愿意烧钱,以低价先抢占下市场再考虑盈利。

  这三点不只适用于打车应用领域的滴滴快的,也适用于团购领域的美团拉手和糯米,以及外卖领域的百度、美团淘点点

  将这三个特征套用在Uber身上,会发现基本上一一吻合:

  优惠:发放优惠码是Uber主要的补贴措施。甚至,当在微信里以“Uber优惠码”为关键词搜索,会看到结果有三个非官方微信公众号,它们存在的意义就只是分享Uber优惠码。

  烧钱:Uber司机获得的补贴稳定地维持在“平时1.5倍、高峰期2倍车费”的水平。这意味着,粗略计算,假如平均每位司机每个月获得5000元左右收入,全国3万名司机(一名Uber司机所言,数字并不精准)每个月Uber需要补贴大概数千万元,甚至上亿元。

  低价:2015年4月,Uber北京“人民优步”的价格已经降到比易到、滴滴,出租车,甚至地铁(多人出行)都便宜——0元起步价,每公里1.5元,每分钟0.25元。5公里花费10元,10公里20元,在北京坐Uber其实已经是二线城市搭乘出租车的水平了。

  过去十年,不少国外公司在中国遭遇滑铁卢,归根结底都是栽在了“水土不服”四个字上。水土不服就是不熟悉中国规则的表现,Uber以一个后来者的身份,有些时候比“前辈们”更加懂得入乡随俗。

  Uber中国融资受阻高估值或难以承受

  2015年6月14日,Uber内部邮件曝出计划在中国市场加投11亿美金的消息,滴滴快的也很快放出即将融资的消息;2015年6月22日,Uber开始对中国的意向投资者进行游说;2015年7月7日,滴滴快的先于Uber拿到20亿美元融资,而Uber仍然没有动静。2015年7月14日,新浪曝出Uber在中国融资遇阻的消息。

  Uber的商业模式是通过充分利用社会闲散的私家车资源实现共享经济。2013年8月,Uber首次进入中国;2014年2月13日,Uber正式登陆上海;2月17日、18日登陆深圳广州;2014年8月针对中国市场,推出“人民优步”业务。至今,Uber在中国主要的大城市均有业务布点。

  不仅Uber在中国的布局快速,其估值也一路攀升。在最近这一次的融资计划中,Uber中国的估值是70亿美元。而其母公司Uber的估值更是接近500亿美元。Uber中国也凭借其耀眼的光环,顺利获得百度6亿美元的战略投资。

  但问题是,Uber中国是否能支撑的起如此高的估值?

  未上市公司估值、融资额以及股权分配是个很复杂的问题,Uber中国需要给投资人足够信心才能融到资。Uber中国需要回答的问题是:

  1、60亿美元的估值有确切的运营数据支撑吗?发展速度能支持估值吗?

  2、Uber在美国一家独大,在中国却面临滴滴的巨大压力,以及政府监管的变数,如何给投资人一个稳定的预期?

  3、Uber中国拆分为分公司在中国或香港独立上市,与Uber全球怎么切割,品牌和股权如何分配?

  Uber中国如果通过分拆为独立公司,在中国A股或者香港上市也面临实际操作中的问题。Uber毕竟在境外注册,实际控制人也是Uber全球,品牌也掌握在Uber全球手中。

  理论上Uber中国可以分拆上市,但迄今为止没有这方面的先例,并且在中国市场等待上市的科技公司的名单可以排长长的队出来,Uber中国恐怕无法给投资人相应的上市保证,这样就导致变现的难题。

  Uber是全球范围内作为出租车市场的颠覆者和领先者,快速的发展取得高估值是有道理的。但中国市场的壁垒太多,Uber中国的融资困难可以看出投资人的顾虑,高估值大手笔融资是要用成绩单说话的。本章节出选自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出版的”互联网+“智库系列丛书第五部《Uber:开启“共享经济”时代》,作者: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曹 磊,资深媒体人、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总编辑柴燕菲,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O2O行业分析师沈云云,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海外“互联网+”分析师曹鼎喆。

网经社联合A股上市公司网盛生意宝(002095.SZ)推出消费品在线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该产品具有按需提款、按天计息、随借随还、专款专用、循环信用贷、全线上流程操作等特点,解决消费品供应链核心企业及下游经销商/网店因库存及账期造成的流动性差“痛点”。》》合作联系

网经社“电数宝”电商大数据库(DATA.100EC.CN,注册免费体验全部)基于电商行业12年沉淀,包含100+上市公司、新三板公司数据,150+独角兽、200+千里马公司数据,4000+起投融资数据以及10万+互联网APP数据,全面覆盖“头部+腰部+长尾”电商,旨在通过数据可视化形式帮助了解电商行业,挖掘行业市场潜力,助力企业决策,做电商人研究、决策的“好参谋”。

【投诉曝光】 更多>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网经社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网经社;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NEWS@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平台名称
        平台回复率
        回复时效性
        用户满意度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小程序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