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00EC>数字生活>【连载】某土豪砸2亿美元投Uber:揭开其背后的商业逻辑与思维
【连载】某土豪砸2亿美元投Uber:揭开其背后的商业逻辑与思维
发布时间:2016年02月15日 15:05:29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  导读:近日,俄罗斯亿万富翁米哈伊尔·弗里德曼(Mikhail Fridman)旗下投资基金LetterOne称,已向打车应用Uber投资2亿美元。“Uber管理层团队才华横溢,拥有必要的愿景和技能,我们相信他们能够将公司打造成全球卓越的科技公司之一,”LetterOne董事长弗里德曼称。

  Uber首席执行官特拉维斯·卡兰尼克(Travis Kalanick)称:“每天有数百万人依靠Uber出行,成百上千的司机使用我们的应用赚钱。LetterOne对新兴市场的了解可帮助我们进入更多城市,为乘客和司机带来更多机会和选择。”

  而在今年1月,有俄罗斯媒体报道称,俄罗斯另一位富豪阿利舍尔·乌斯马诺夫(Alisher Usmanov)已在2015年夏天向Uber投资了数千万美元。

  在此背景下,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互联网+”智库系列丛书第五部《Uber:开启“共享经济”时代》(详见:http://www.100ec.cn/zt/uber/)应声发行,火热销售中。(作者: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曹磊,资深媒体人、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总编辑柴燕菲,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O2O行业分析师沈云云,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海外“互联网+”分析师曹鼎喆)该书首度揭秘了估值超500亿美元的初创公司Uber成功背后的秘密与商业逻辑,全面打开了未来“共享经济”的大门。该书在全国新华书店、机场中信书店,以及天猫京东、当当、亚马逊中国、苏宁易购淘宝、微店、拍拍等各大电商平台均有发售。以下是本书关于Uber商业逻辑与思维的解读:

  在这个万马奔腾的“互联网+”时代中,Facebook改变了人们的社交方式,而Uber除了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之外,还掀起了一场商业模式革命。这场革命正在蔓延,也许会将带领我们进入一种全新的经济生活中。

  1、颠覆低效

  生活在一个庞大的城市,比如北京,当然会知道在路边等半小时出租车是一种多么焦急而糟糕的体验。

  Uber提供一个平台,实时提供私家车司机和乘客的信息,并把他们相匹配。当用户在上下班的高峰时段,或者深夜动身要去机场这些很难等到出租车的时候,就可以使用Uber的叫车服务,附近的司机会闻讯赶来,用户得到了最快的服务。

  更重要的是,按传统的叫车服务如果预约一辆出租车,出租车公司和司机会告诉你他已经出发,而你并不知道他开到哪里了。在Uber中,一切都是可见的,用户可以看到其预约的车辆实时地理位置信息——你可以看到汽车向你的方向开过来,系统也可以计算出汽车到达的时间。

  定位、挖掘、匹配,移动互联网+技术无疑大大提高了出行的效率,它有效地降低了服务提供方和需求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调查显示,在使用打车软件后,45.1%的司机认为每月空驶率下降10%以上,40.8%的司机认为每月行驶里程增加10%以上。

  在保障用户体验方面,Uber也做得相当彻底:Uber的司机没有选择用户权,也没有拒载权。一旦用户发出了叫车信息,Uber会自动将其分配给最近的空载车辆司机,不想去也得去。

  2、“磁力”吸引

  事实上,Uber模式利好的对象并不仅是用户,它使更多的劳动力——闲置的私家车主进入了市场,并获得了灵活的劳动时间。“白天我有自己的正职工作”,一位Uber司机告诉企业观察报记者:“晚上下班后没事的话顺路拉两趟,多一份收入。”司机说,顺利的话,能把所有油钱赚回来。

  这正是Uber模式大获成功的地方——一种弹性的、可选择的工作方式。想做的时候,门槛很低:有一辆车并且会开;不想做的时候也随时可以选择不做,不受出勤制度或劳动合同的约束。这样轻松的心态,也的确促使了更多私家车主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

  市场首先需要充足的供给来满足用户需求,如何说服更多司机上路?

  除了愿意尝试的心态之外,一个成功的企业当然深谙“价格杠杆”的力量。在国内,Uber司机每周接够一定单数就会得到公司给予的可观固定收入。另外,Uber采取“错峰定价”的办法鼓励司机接单。

  董事会成员Bill Gurley曾说,2012年,Uber波士顿研究组曾发现,周五夜里到周六凌晨,Uber系统会出现大量未被满足的需求,究其原因,是因为很多司机在周五晚上早早退出系统,收工回家,而到了午夜,Party散场,出租车需求剧增,造成了瞬间的供求不平衡。

  在用户最需要服务的时候,司机却不干活了。因此Uber开始尝试错峰定价(Surge Pricing)的策略:根据收集的交通信息,Uber会在需求量大的时候提高价格,鼓励更多司机出行,而在需求量少的情况降低价格,鼓励更多乘客叫车。两周后,错峰定价的效果显现出来,出租车供应量同比增加70%-80%。虽然错峰定价饱受争议,但又一次证明,价格的力量的确行之有效。

  3、改造市场

  如果你每天出门三四趟,而Uber价格又足够低,那么使用Uber出行就比买车更有吸引力了。拥堵的交通状况,不低的停车费用,都影响着人们的购车意愿。

  所谓互联网的生活方式,就是点击,然后实现,Uber想要成为真实世界的生活方式,那就是点击,然后享用。5分钟时间,我们可以将人运输到各处;同样5分钟,我们也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运输其他东西。

  在美国,Uber已经进行了很多方面的尝试,比如和冰淇淋车业主合作,用户叫来冰淇淋车,或者情人节提供玫瑰花快递服务。在纽约曼哈顿,Uber正式推出快递服务,用户可借助手机应用来投递和收取快递。“物流业务还处于试验阶段”,卡兰尼克表示非常乐观,“如果成功,那会是锦上添花”。

  一项针对投资人和专家的调查显示,继餐饮、交通和酒店业之后,超市购物、零售、家政服务、商务和娱乐活动将是最有可能被Uber模式改造的第二批行业。

  事实上,Uber提供了一种更开阔的商业视角——想想看,我们的手边,有多少东西是我们会天天用到的?又有多少东西用了一次就一直闲置着落灰呢?

  电钻、婴儿车、冲浪板……大多数时候,我们需要的是产品的使用价值,而非产品本身。一个随时能把所需弄到手的平台就是Uber模式的核心卖点。共享经济刷新了我们对所有权的认识,在消费的同时也用现有的物品取得报酬。

  这种基于应用软件的平台服务几乎能在大多数行业中兴起。在金融业,非银行类企业匹配资本持有人和需求者,如余额宝的出现,破除了消费和投资的壁垒,突破了商业银行余额资金储蓄化的格律,实现了余额资金的财富化,并使其简单起来。在教育业,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任意选择自己需要的老师授课,一周甚至一天,完全基于用户的选择。

  美国著名趋势学家杰里米•里夫金提出“零成本社会”,预言人们将只需少量的固定成本,却以接近零的边际成本获取大量的自身需要或者给别人提供需要,从而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当未来几年回头来看,Uber模式或许是一个不错的开端。

应对疲劳驾驶 Uber禁止司机连续工作12小时以上

  Uber模式的商业逻辑

  Uber的成功引发了按需服务的理念。无数的公司开始宣称自己是“XXX领域的Uber”。现在我们可以用各种APP享受到全方位一体化的智能服务,UBER模式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最美的时代。

  人类的欲望是无限的。相比起100年前,我们身边的物品已经翻了几番,许多新增的物品还是我们每天赖以为生的,比如网络。现在让你戒网,说以前的人们没有网不也过的挺好的,你肯定不服。按需提供服务就是未来的因特网。

  Uber模式对于市场

  就快消品行业市场而言,目前已经是一个真正薄利的年代。在市场容量下滑、经营成本持续增加的如今,找到一个好的方法,适应现在的竞争环境是经销商们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而围绕传统经销商们的难题无非以下几种:

  1、如何控制存货?

  一个月销100万的市场,他的存货通常保持在50万左右,这意味着你每天都需要有50万的钱压在仓库什么都不做,如果你可以把库存部分压缩到20万或者10万,那意味着你可以有30万左右的活钱可以用来做其他投资。

  2、如何控制物流费用?

  油费的管理好多经销商老板,更是根据销售额或其他车辆进行比较,根本没有具体的评估指标。模糊化的管理模式在如今的市场下必将走向灭亡。

  3、如何优化资源与人员配置?

  好多经销商也是根据以往的经验来配置,而不是现在通路的网点数量或形态配置资源。因为好多经销商连最基本的通路资料都没有,如何谈到渠道的管理,你不知道你的渠道状态,如何知道配多少人,配什么样待遇的人?

  这些难题在UBER模式下都可以一一得到解决,共享的模式更符合大众的整体利益。经销商们在在线管理营销按需服务下:

  对于存货:虽然你不是厂商但你能通过广大串联起来的互联网平台预知销售需求,在什么地方有什么人需要你的产品(假如是酒)他的个人信息,将详尽的发送到你的终端上,你可以充分的了解和你做生意的客户的情况,更加科学的控制你的库存。

  对于物流费用:避免了走弯路,也不用再去挨个询问是否还需要你的产品,有效化的经营,这一点可以参考Bloomthat(90分钟送花配送运营理念,准确的知道哪里是你的有效客户,更加精确地配送,限时配送,时时刻刻都能收到花)

  对于人员配置:在互联网的串联下,GPS定位,渠道状态,网点数量都将变得明朗,配多少人,用什么样待遇的人,将一目了然。因此,对于商家而言,线上运营模式是可行的,也是把生意做大做强的的必经之路。而UBER模式的成功将促使更多的商家对此类经营之道更加趋之若鹜。商业的本质并没有变,变得是技术和平台,如果你无法适应现在的玩法,那你必将被他玩死。

  Uber模式对于用户

  生活在大城市下的人们都有这么一个困扰,上班是走路、开车、坐地铁还是打的?

  走路,近的好说,远的不可行;开车,单双号限行,每天堵个两三小时,不堵不幸福;坐地铁?别闹,运气好挤进去,运气不好这个月全勤奖没了;没有等“双11”快递的耐心和抵御寒风的勇气,你就别想等出租车了。

  在北京闹市区街头等了接近30分钟的出租车,发现即便有空出租车,他们也不走。为什么?1、保险不全;2、上路就堵,倒贴钱;3、车程太近不载客。

  现在,Uber出现了,当你使用手机的地理位置信息,出租车司机的信息将长期现实在地图上,当你打开Uber之后就可以看到地图上离自己最近空车司机,取得联系后司机便驾车来载客,使用这种应用程序,乘客还能获得优惠价格或者返利,出租车司机则可以全天候待命,最大程度让出租车不空闲,提高效率。一个平台满足了司机与乘客双方的需求,协调好了用户双方的问题。所以,用户是绝对需要一个体贴、方便的平台。

  Uber模式对于创业者

  可能Uber的成功引发了一大波的企业向“Uber”化转型,如:

  ·“家政Uber”代表:HOMEJOY,HANDYBOOK---按需及时提供上门服务。

  ·“洗衣Uber”代表:WASHION---上门取走脏衣服,精确的按照客户预定时间送回并按照客户喜好包装。

  ·“配送运营式Uber”代表:BLOOMTHAT---帮你借90分钟送花。

  诸如此类“Uber模式”企业还有很多。可是,为什么中国就没有成型的类似Uber模式化的公司崛起呢?原因是:不够中国化!

  假设我们现在在北京二环路内,路上车来车往,但是出租车全部满载,招手也不会停,这时,如果有一个中国版的Uber可以使用,你就只需要联系到最近的司机然后等待一会就可以了。(因为选取的都是最近的空闲出租车,国外Uber平均等车时间仅为10分钟)。

  即使在上下班高峰,只要加入了车流量监测+智能导航系统,出租车司机也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乘客,出车之后也可以将行车效率最大化提高。因此,一款应用要被接受必须具备:电子打车、地理位置定位、路况信息、导航。而且还必须有正规资质。这种应用在中国市场其实已经慢慢成型,只是走偏了......

  市面上已经出现一款类似的叫车应用,功能与Uber相似,但是加入了一个“拼小费”功能。用户提交叫车申请之后,系统会把信息发送给附近的出租车司机,如果有司机觉得有的赚,就会来,如果用户不想等待,可以多加5块钱消费来吸引出租车司机“赶来”。

  然而,这一功能被网友称之为“高帅富专用”,这个新功能的出现让出租车司机对没有加小费的叫车申请无动于衷。多收5块钱的司机也开始担心,因为私下议价等同开黑车,没法开具那多出来的5块钱的发票,可能会被行业部门重罚。进一步设想下去,很有可能演变成默认“变相拒载”、“不打表”,这样不仅破坏了市场秩序,而且消费者将成最大的受害者,同时这款应用程序也已经臭了名声。

  然而,国务院已经推出重磅新政:《2020年建成电商大市场,法无禁止》即可为打造中国版UBER奠定了一个扎实的基础与光明的未来。中国化的UBer即将进入一个新的春天。所以说,中国需要Uber,而且需要中国特色版的Uber,必须先把市场规范了再引入,摸着石头过河,湿鞋湿裤湿全身。

  当然,这条道路任重而道远,Uber模式优化了市场,同时,也带来了必须要正视的问题:信任与安全!我打个比方:HOMEJOY派家政服务员定时为你打扫,在你外出工作时,你会不会担心家里东西被盗?这就需要双方建立互信关系,所以当你的房屋受到损害,HOMEJOY会赔付你相应的金额。

  营销背后的商业现实

  正常的出租车市场并不暴利,Uber本身的盈利能力也一般,想要赚钱就得靠体量来实现,所以要迅速扩张。Uber能在几年之内延伸到全球300多个国家,应该是受到了资本市场的压力。

  对于Uber来说,最紧迫的是必须做成一个上规模的双边平台,通过烧钱快速调动车辆和圈住用户。这是个连情怀都可以复制的时代,打车软件本身也没有太高的技术壁垒,同质化的竞争很难以绝对优势甩开对手,Uber的营销活动不会消停,它还会投入更大的资源来抢客户。

  在中国本土的竞争对手环伺之下,想要突围也绝非易事:滴滴快的合并之后在体量上成为“巨无霸”,并迅速推出“一号专车”的拼车业务,又陆续推出校车服务、专机业务和针对女性的专属专车等全新业务,甚至还宣布即将推出“滴滴快送”进军物流领域。

  互联网营销可以玩得很炫,但是难以“保鲜”,靠新鲜感做文章的商业模式无法长久维持,现代人对于社交的需求也是通过不同的方式去寻求和满足的。Uber使用频次过多之后,用户的新鲜感即会下降,既难以跟竞争对手保持差异化,更没有防抄袭的护城河。

  说到底,打车软件的核心业务终究是打车,关键仍是两点:乘客能打到更便宜的车;司机能赚到更多的钱。Uber创意营销玩得再好,也还是在玩钱的游戏,这和滴滴快的、易到等都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各类与司机有关的故事,的确在营销层面为Uber知名度的鹊起立下功劳,但司机与乘客的故事是无法控制的,难保后期会成为不稳定、不可控的因素。

  受众对于品牌仅仅停留在认知阶段是不够的,尤其在互联网时代,用户黏性普遍低下,必须“稳、准、快”地激发受众参与体验的兴趣和实践。通过红包等烧钱的方式可以短时间内获得很大体量的用户,也可以算是成功的营销方式,但是重要的问题在于,获得客户之后能否持续给客户创造满意的体验,来留住客户呢?本章节出选自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出版的”互联网+“智库系列丛书第五部《Uber:开启“共享经济”时代》,作者: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曹磊,资深媒体人、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总编辑柴燕菲,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O2O行业分析师沈云云,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海外“互联网+”分析师曹鼎喆。

网经社联合A股上市公司网盛生意宝(002095.SZ)推出消费品在线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该产品具有按需提款、按天计息、随借随还、专款专用、循环信用贷、全线上流程操作等特点,解决消费品供应链核心企业及下游经销商/网店因库存及账期造成的流动性差“痛点”。》》合作联系

网经社“电数宝”电商大数据库(DATA.100EC.CN,注册免费体验全部)基于电商行业12年沉淀,包含100+上市公司、新三板公司数据,150+独角兽、200+千里马公司数据,4000+起投融资数据以及10万+互联网APP数据,全面覆盖“头部+腰部+长尾”电商,旨在通过数据可视化形式帮助了解电商行业,挖掘行业市场潜力,助力企业决策,做电商人研究、决策的“好参谋”。

【投诉曝光】 更多>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网经社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网经社;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NEWS@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平台名称
        平台回复率
        回复时效性
        用户满意度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小程序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