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00EC>行业研究>浅析:SaaS超高溢价背后的坑在哪
浅析:SaaS超高溢价背后的坑在哪
发布时间:2016年10月10日 10:33:41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  为了分析SaaS公司的溢价能力,Blossom Street Ventures的Sammy Abdullah横向对比了近一百家SaaS(如LinkedIn、Salesforce)、服务(如埃森哲、IBM)、硬件(如苹果、索尼)三种类型公司的收入模型,发现SaaS公司企业价值与LTM(Last Twelve Months)收入之比的中位数高达6.16倍,而服务、硬件公司这一数据都只有1.1倍,这意味着SaaS公司比后两者溢价高出5倍!

  具体数据参见下图,附表格首行财务名词释义:

  TTM(Trailing Twelve Month)Revenue:过去十二个月的滚动收入

  TTM EBITDA:过去十二个月的未计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的利润

  TTM OCF(Operating Cash Flow):过去十二个月的经营现金流量=息税前利润+折旧-税收

  Capital Surplus:资本公积

  Enterprise Value:企业价值

  Market Cap:市值

  Debt:负债

  Cash:现金

  Revenue Multiple:营收倍数=企业价值/TTM收入

  EBITDA Margin:EBITDA利润率=TTM EBITDA/TTM Revenue

  Revenue/(D+E)=收入/(负债+资本公积)

  SaaS上市公司财务数据

  服务型上市公司财务数据

  硬件型上市公司财务数据

  当我们用增长和现金流情况来评估一家企业/行业的价值时,收入模型是其中最关键的一点。接着本文开头说,通过三张表格的对比我们发现,SaaS公司的Revenue Multiple远高于其他两者,意味着同等收入下,SaaS公司的市场价值更高(尽管大部分EBITDA利润率都是负的)。

  既然如此,企业为了市值管理,干脆在商业模型中融入SaaS的概念好了,但SaaS模型也不是完美的:

  SaaS的利润率很糟:SaaS公司常会炫耀自己毛利高,但你会发现其EBITDA中位数只有-1600万美元,利润率是-8%;而科技服务、硬件公司EBITDA的中位数则分别是3.38亿美元、2.64亿美元,利润率分别是9%、10%。SaaS公司签约订阅式的付费服务看起来很有吸引力,不过公司需要为此花费大量费用。

  SaaS公司做不大:其收入的中位数是2.72亿美元,后两者则分别为41亿美元、20亿美元。导致这个情况的可能性有:SaaS模式还比较新颖,需要更多的时间去发展成巨无霸公司;SaaS企业的销售周期很长,很难在短期内成为大公司。

  SaaS公司低效:相对来说,SaaS公司每1美元投资创造的收入更低,请看表格中最后一列(收入/(负债+资本公积)),SasS公司的中位数是0.64,这大致说明其每举债+融资1美元,只带来了0.64美元的收入。服务、硬件公司的该数据分别是2.08和1.87.

  总结下来,简单有效的订阅式服务让SaaS公司获得了高市值溢价,但对于创业者和投资人而言,创建/投资出一家大型SaaS公司并不容易。(来源:思路商道 编选: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网经社联合A股上市公司网盛生意宝(002095.SZ)推出消费品在线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该产品具有按需提款、按天计息、随借随还、专款专用、循环信用贷、全线上流程操作等特点,解决消费品供应链核心企业及下游经销商/网店因库存及账期造成的流动性差“痛点”。》》合作联系

网经社“电数宝”电商大数据库(DATA.100EC.CN,注册免费体验全部)基于电商行业12年沉淀,包含100+上市公司、新三板公司数据,150+独角兽、200+千里马公司数据,4000+起投融资数据以及10万+互联网APP数据,全面覆盖“头部+腰部+长尾”电商,旨在通过数据可视化形式帮助了解电商行业,挖掘行业市场潜力,助力企业决策,做电商人研究、决策的“好参谋”。

【关键词】 SaaS电子商务溢价
【投诉曝光】 更多>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网经社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网经社;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NEWS@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平台名称
        平台回复率
        回复时效性
        用户满意度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小程序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