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 近日,北京大学中国信用研究中心(简称CCRC)课题组,正式发布了《互联网信用生态体系及其价值度量》研究报告。这一报告在理论上深入分析了互联网信用给市场带来的全面影响,提出了信用资本将成为第五资本的主要观点,同时,该报告也以阿里巴巴信用生态体系为例,测算了互联网信用的巨大价值创造。
亮点一:互联网信用将改变宏观经济调控体系?
北京大学中国信用研究中心主任章政在报告前言中深刻地指出,互联网信用的扩张正在改变着现行经济运行的框架和范式,正在推动着社会经济活动跃升到一个新的、更高的发展阶段,这正是提出研究互联网信用生态及其价值度量的意义所在。
章政教授认为,随着互联网经济和信用关系的发展,货币经济的作用正在后退,信用经济的登场将成为必然。这在未来将可能会带来一个问题,现在通过管理资金关系来调控市场活动的许多政策手段是否将会失灵?传统的市场调控主要通过货币政策、财政政策、金融政策、产业政策等进行,几乎所有政策的落脚点都是通过调节经济活动中的货币关系来实现的,而互联网信用的出现,则有可能深刻改变这种传统的宏观政策体系。
亮点二:互联网信用的发展,将让信用资本逐渐成为第五资本
从数据中产生出来的互联网信用,将可能成为资本家族的一员。目前的资本可归为四种类型:自然资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随着互联网信用的发展,资本家族将迎来第五个成员——信用资本。信用是交易主体的履约确定性,这种确定性附着于该主体身上,成为主体的一种特征,一项“技能”。一个从不爽约的主体,凭借这一特征和“技能”本身,就能够大幅度降低交易成本,从而得到更多的交易机会,达成更多的交易。而自愿的交易,总会给交易者带来好处。如,芝麻信用已经在酒店、租房、租车、婚恋、签证、金融等多个服务领域得到成功应用,极大地方便了个人生活。
亮点三:互联网信用的价值评估体系雏形初现
在微观个体和企业层面上,互联网信用的发展,扩大了信用信息的覆盖范围,能够服务更多的个人和企业;有助于降低个体的违约率;同时,信用资本也正在成为一种重要的资本类型。
在中观产业层面上,互联网信用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电子商务和普惠金融的发展。没有淘宝信用的支撑,就无法想象中国电子商务的全球领先;没有蚂蚁小贷和网商银行信用体系以及芝麻信用等的存在,也无法想象中国普惠金融的快速进步。同时,互联网信用也将极大地支撑中国征信产业的飞速提升。课题组初步判断:在互联网信用的拉动下,我国征信产业的年收入规模必将在不长时间内就可达到千亿级。
在宏观经济社会层面,互联网信用有助于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增加企业投资,进而拉动经济增长。同时,它的发展也有助于培育全社会诚实守信的文化氛围。
进一步地,课题组借用生态系统的价值评估路径,初步提出了互联网信用生态系统的总价值评估模型。互联网信用生态系统价值=60%×经济价值+30%×社会价值+10%×文化价值。
亮点四:淘宝信用体系等新型信用体系的价值得到初步测算
淘宝网自成立之初,就高度重视信用体系的建设。在淘宝信用团队的努力下,这一信用体系演化至今,显示出了巨大的价值:信用等级越高的卖家,成交转化率一般也比较高。淘宝信用团队将卖家的信用从高到低分为五个等级:极好、优秀、良好、中等、较差。如果以信用等级“较差”级的卖家为基数,将他们平均的成交转化率视为1,那么从低到高,信用每增长一个等级,对应的成交转化率指数从1到24.1稳步增加。此外,淘宝卖家的信用每提高一个等级,成交转化率平均增长超过140%(此处仅采取简单算数平均方法计算)。
网商银行所运用的信用评分模型,是以互联网信用为基础的新型信用评分模型。信用评分对于普惠金融的贡献机理在于:在没有信用评分的情况下,金融机构难以区分贷款申请者的风险,容易对申请人群进行“一刀切”式的判别,这样势必造成部分风险高的人获得了本不该获得的金融服务,从而造成大量逾期损失,与此同时,大量风险低的人群由于信息不对称而被挡在金融信贷服务之外;通过大数据统计概率计算,则使得不同风险的人得到了精准的风险评估,从而能够给不同的人群匹配差异化的金融信贷服务,让更多的人享受到适合其各自风险特质的金融信贷服务。根据网商银行相关业务团队的计算,这种新型的评分模型对普惠金融服务的扩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假设不良总金额保持不变。如果有新型信用评分模型的支撑,那么可授信的客户数量将大幅提升。可授信的企业类客户数量将增长360%,为原有数量的4.6倍;可授信的个人类客户数量将增长1600%,为原有数量的17倍。
亮点五:提出了发展互联网信用的四大政策建议
从长期来看,应重视互联网信用的基础性作用,将发展互联网信用上升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从近期来看,推动互联网信用产业的发展,将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有力的抓手。报告建议,当前应研究探索相应的法律法规,为互联网信用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和法律保障。如:应建立健全针对炒信等行为的联合惩戒机制,加强打击网络灰黑产业链,尽快出台针对炒信行为的相关司法解释等。报告对信用产业发展也提出了建议:通过市场化手段发展互联网信用产业,通过行业自律和信用管理来促进征信机构的有序竞争。
《互联网信用生态体系及其价值度量》目录
课题情况说明
前言
课题报告摘要
一、理论篇
1.1、信用的定义
1.2、信用的作用棚
1.3、互联网信用
1.4、互联网信用生态系统
二、 实践篇
2.1、阿里巴巴信用体系概况
2.2、阿里巴巴B2B、C2C业务的信用生态
2.3、芝麻信用的互联网信用实践
三、 价值篇
3.1、微观层次上看互联网信用的价值
3.2、中观层次上看互联网信用的价值
3.3、宏观层次上看互联网信用的价值
3.4、探索:互联网信用生态系统的价值量测算
四、 政策篇
4.1、重视互联网信用的基础性作用,将发展互联网信用上升为重大发展战略
4.2、 研究探索相应的法律法规,为互联网信用提供政策和法律保障
4.3、 大力推动互联网信用的产业化发展
4.4、 通过市场化手段发展互联网信用产业







































































(来源:知识库;编选:网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