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00EC>数字研究>研报:华创证券:互联网C端的大变局 流量焦虑与估值的重构
研报:华创证券:互联网C端的大变局 流量焦虑与估值的重构
发布时间:2019年02月28日 10:58:30

(网经社讯)回顾2018年,无论在行业中还是资本市场上,都是中国互联网行业巨变的一年。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明显高于互联网行业的事物在影响着互联网行业,从版权、到政策,到资本最后是用户本身。2018年是中国互联网行业C端的式微的元年。C端消费是过去二十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的主题,巨大的人口红利孕育了中国互联网从BATJ到TMDX的四大和四小巨头,覆盖了从资讯到社交、从电商到本地生活服务的一系列C端消费行业。一直以来我们所熟悉的消费互联网行业的核心模式为C端用户的获取与变现。而随着互联网C端人口红利的消失,移动用户增长见顶,互联网步入存量市场。C端应用经历了从媒介平台到细分群体的场景服务蜕变,创新空间也在不断缩小,市场对科技企业的估值判断也从流量获客为基础,向利润创造为导向转变。

Gobigorgohome——巨头们实现了流量的闭环,在互联网流量核心节点上,马太效应越发明显。所有C端互联网公司的演绎发展逻辑,可归纳为三点——流量的获取,流量的分发,流量的变现。这一基础模型构成了我们对C端互联网现状的梳理和未来的预判。

流量获取:巨头们开始了线上线下的联合兼并。内容型流量节点(游戏、视频、资讯、直播、社交)和服务型流量节点(电商、本地生活服务、新零售)成为争夺焦点。流量获取入口进入整合期,巨头们完成了内容型流量节点和服务型流量节点的基本布局。2、流量的分发:过往用开放生态来获取流量的模式基本已经被摒弃,封闭内生已经是一个不可逆的趋势了。3、流量变现:利润进一步向头部平台集中。

存量市场的最后挣扎——变现挖掘找到估值的锚,强调总体协同与多元化业务以抵抗天然的周期。我们认为,2019年,各家互联网企业在存量市场中最后的挣扎才是决定资本市场估值的锚,才是决定互联网企业能否继续存活的最重要因素。B端互联网是未来的发展方向,然而2019年的当务之急,则是更好的活下去。流量的获取分发与变现是我们的基础研究模型,针对目前存量市场的态势,我们对主流互联网企业做一个梳理分析。在我们的研究框架中,根据流量的获取潜力、流量的变现潜力将目前存量市场上所有互联网企业的存量经营分为三大类别。以流量的变现能力为横轴,流量的获取与分发潜力为纵轴,将主要C端互联网企业分为三个梯队。1、第一梯队尚且从容:流量获取尚未见顶,变现价值可待挖掘。其中主要为阿里巴巴微博、头条与拼多多。2、第二梯队需要观察:流量获取见顶或流失,变现价值存疑,主要为百度与美团。3、第三梯队流量流失:变现价值逻辑受到挑战,主要为小米京东、陌陌与爱奇艺。

互联网估值的重构,大跌之后是价值吗?——如果说过去的十年,市场对互联网企业往往有安能辨我是雌雄的估值困惑,那么2018年以来,市场对C端互联网从估值红利期向业绩兑现期倾斜。

黄昏的猫头鹰如何起飞:互联网底层驱动力+新的B端流量红海。不管商业模式是不是一个伪命题,互联网的底层驱动力永远是AI与算法。同时,在从C向B的转型中,每一个C端巨头都是买买买的高手,血拼抢夺销售、营销、电商、企业服务、人工智能、云平台等几大领域的科技公司。抢夺优质B端服务公司筹码。

风险提示:活跃用户规模增长不达预期;技术落地周期长,政策因素;新业务发展不及预期。(来源:华创证券 文/耿琛 编选: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全文下载:《互联网C端的大变局 流量焦虑与估值的重构》

网经社联合A股上市公司网盛生意宝(002095.SZ)推出消费品在线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该产品具有按需提款、按天计息、随借随还、专款专用、循环信用贷、全线上流程操作等特点,解决消费品供应链核心企业及下游经销商/网店因库存及账期造成的流动性差“痛点”。》》合作联系

网经社“电数宝”电商大数据库(DATA.100EC.CN,注册免费体验全部)基于电商行业12年沉淀,包含100+上市公司、新三板公司数据,150+独角兽、200+千里马公司数据,4000+起投融资数据以及10万+互联网APP数据,全面覆盖“头部+腰部+长尾”电商,旨在通过数据可视化形式帮助了解电商行业,挖掘行业市场潜力,助力企业决策,做电商人研究、决策的“好参谋”。

【投诉曝光】 更多>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网经社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网经社;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NEWS@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平台名称
        平台回复率
        回复时效性
        用户满意度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小程序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