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00EC>媒体评论>网经社曹磊:智能汽车正成为继手机之后的“超级入口”
网经社曹磊:智能汽车正成为继手机之后的“超级入口”
网经社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6日 08:48:35

(网经社讯)10月14日,京东宣布联合广汽、宁德时代将推出一款汽车,官方将在10月底陆续开启内测版、大众版试驾活动,11月9日新车正式官宣发布。

此前,阿里小米华为、百度等互联网公司也纷纷“下场造车”,各玩家选择的路径却各不相同,这背后蕴含了哪些趋势?对此,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电商快评记者朋友参考。(详见:https://www.100ec.cn/zt/lqdkjzc/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认为:

1.京东扮演的角色和华为类似,都是面向传统汽车制造厂商输出数据(系统)+线上线下销售渠道,不像小米那样涉及整车研发、制造核心环节。

2.事实上,除小米选择的是全栈自研、亲自下场的重资产模式外,华为、阿里也并未涉足整车制造。华为坚守“不造车”原则,而是通过提供智能汽车解决方案赋能车企。阿里通过阿里云为车企提供算力和大模型支持,已服务90%以上的汽车品牌,包括宝马、奔驰、小鹏等国内外车企。

3.当前电商行业已出现增长瓶颈。如京东核心的3C品类增速放缓,而百货日百类别则被拼多多等平台低价围攻。同时,用户时长和注意力正向内容平台迁移,抖音等兴趣电商正重塑消费链路。而智能汽车正成为继手机之后的“超级入口”,承载着未来流量获取与生态闭环的重任。不过,2026年起汽车购置税从全额免征调整为减半征收,京东此时推出或许有可能增加用户购车成本。

4.京东的合作模式典型体现了优势互补的特点,这正体现了R&V非竞争性战略联盟的优势。

5.京东此番联合推出汽车,不仅投入数据和销售网点,还有其优质客服体系、采销、配件、产业链等基础设施均能共享,甚至有可能带动京东汽车声量增长,顺便再与途虎竞争一波。此外,购买汽车还能采用京东白条分期,又带动了金融端的增长。

6.然而,京东等互联网公司进入汽车领域并非一片坦途,也面临不少挑战。

品牌承诺风险是首要挑战。虽然京东明确声明“不是制造方”,但公众并不会去细究三方合作的具体责任划分。因为在用户眼中,这辆车是“京东卖的车”,一旦交付延期、品质翻车,或出现重大安全事故,责任很可能直接指向京东品牌。

其次是商业模式之困,造车投入巨大,回报周期长,因此互联网公司擅长的“轻资产”模式在品控、交付等环节面临考验。

最后是智能化赛道拥挤,护城河难筑。当前智能驾驶等技术研发投入高、迭代快,如华为、特斯拉等头部企业已形成数据与技术壁垒。

7.汽车产业的竞争正从“制造工艺”向“用户体验”和“生态服务”扩展。 这些互联网公司不能追求个人消费者的掌声,而是要专注于解决自身业务的真实痛点;不盲目攀比技术参数,而是挖掘实际的商业价值,将造车融入更大的商业生态系统。当汽车成为住宅与办公室之外的“第三空间”,谁掌握了这一入口,谁就可能在下一个十年中引领科技产业的发展方向。

浙江网经社信息科技公司拥有18年历史,作为中国领先的数字经济新媒体、服务商,提供“媒体+智库”、“会员+孵化”服务;(1)面向电商平台、头部服务商等PR条线提供媒体传播服务;(2)面向各类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培训机构、电商平台等提供智库服务;(3)面向各类电商渠道方、品牌方、商家、供应链公司等提供“千电万商”生态圈服务;(4)面向各类初创公司提供创业孵化器服务。

网经社“电数宝”电商大数据库(DATA.100EC.CN,免费注册体验全库)基于电商行业18年沉淀,包含100+上市公司、新三板公司数据,150+独角兽、200+千里马公司数据,4000+起投融资数据以及10万+互联网APP数据,全面覆盖“头部+腰部+长尾”电商,旨在通过数据可视化形式帮助了解电商行业,挖掘行业市场潜力,助力企业决策,做电商人研究、决策的“好参谋”。

【投诉曝光】 更多>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网经社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网经社;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NEWS@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平台名称
        平台回复率
        回复时效性
        用户满意度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小程序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