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经社讯) 11月28日,社交平台Soul App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腾讯作为战略投资者,持股49.9%(详见 # 网经社 专题:https://www.100ec.cn/zt/Soulgjss/ )。对此,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快评供记者朋友参考。
【观点一:三度冲击资本市场:Soul曲折上市路】
Soul的资本之路可谓一波三折。早在2021年5月,Soul就曾向美国SEC递交招股书,仅一个月后,公司却突然宣布暂停IPO定价流程。2022年6月转战港股,并在2023年3月更新了招股书,但此后便再无实质性进展。直至今年11月27日,Soul再次向港交所递交申请,试图重启上市进程。
对此,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字生活分析师陈礼腾表示,在经历多次上市尝试后,Soul App再次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试图叩开资本市场大门。作为以“AI+沉浸式社交”为核心定位的平台,Soul凭借Z世代用户与情绪经济变现能力,展现出独特的商业模式。然而,其发展路径中潜藏着盈利模式单一、竞争压力与监管风险等问题。
据其招股书,Soul App累计注册用户3.9亿,DAU 1100万,78.7%为Z世代。这一群体虽具较高付费意愿,但也最易受潮流变迁影响。随着核心用户群体年龄增长,其对虚拟身份社交的需求可能自然衰减。同时,新安装用户30日留存率23%,虽宣传为行业领先,但也揭示了用户获取效率不高、黏性不足的问题。
【观点二:收入结构单一化折射多元化转型紧迫性】
公司2022至2024年收入分别为16.67亿元、18.46亿元及22.11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超过15%。此外,Soul在2023年实现了经调整净利润转正,达到3.61亿元,2024年经调整净利润为3.37亿元。2025年前八个月,公司经调整净利润进一步增长至2.86亿元,同比增长73%。
陈礼腾表示,从招股书披露的数据来看,Soul呈现出收入增长与盈利能力改善的趋势。但Soul的收入高度依赖AI驱动的情绪价值服务。2025年前八个月,这类服务贡献超过九成的收入。这种过度依赖单一收入来源的模式带来潜在风险。相比之下,其他社交平台通常有多元化的收入流,如广告、游戏、电商等,而Soul在这些方面的探索尚未形成规模。
陈礼腾进而表示,据其招股书,公司计划将IPO所得款项用于AI能力研发、全球范围拓展、用户群扩大、各类内容开发以及营运资金,这暗示公司已意识到业务多元化的必要性。
【观点三:投诉频频 虚拟社交现合规困境】
陈礼腾认为,作为以虚拟身份为核心的社交平台,需应对数据安全、内容审核、用户隐私保护等合规挑战。例如,平台需持续投入AI反诈模型、内容风控系统,以应对新型网络诈骗、低俗信息传播等问题;同时,政策对“虚拟社交”的界定可能随监管环境变化而调整,增加合规成本。此外,用户生成内容(UGC)的版权争议、AI生成内容的伦理边界等,也可能成为潜在风险点。
据国内专业网络消费纠纷调解平台电诉宝(315.100EC.CN)显示,婚恋交友平台涉及用户投诉案例不少,包括百合网、世纪佳缘、soul、小鹿情感、珍爱网、婚礼纪等,捆绑诱导付费、对象身份不实、霸王条款强制消费、提供虚假服务、会员服务与宣传不符、平台审核不严、情感诈骗、用户个人隐私信息泄露、服务态度差以及售后问题成为十大热点投诉问题。
此外,有报道显示,2020年至2022年间,Soul平台上的诈骗案例超过14起,最高涉案金额超800万元。此外,Soul在2019年曾因传播历史虚无主义、淫秽色情内容被国家网信办专项整治行动要求整改。更严重的是,Soul的合伙人还曾因通过“钓鱼”方式恶意举报竞争对手Uki App而受到法律制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