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
据电子商务研究中心(100EC.CN)监测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22.97万亿元,同比增长25.5%。其中,B2B市场交易规模16.7万亿元,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5.3万亿元,生活服务O2O交易规模9700亿元。
数据解读:
1)2016年中国宏观经济实现稳步增长,中央加快"供给侧改革"力度,旨在通过"互联网+"来促进传统企业转型升级。从中央到地方,电商已成发展之重点。伴随着"互联网+"向传统产业不断渗透,大宗电商平台近年来异军突起,推动国内B2B电商行业迎来发展"第二春"。
2)网络零售仍将维持中高增速,"一超多强"竞争格局基本稳定,虚实融合、线上线下协同成为产业发展的主基调。在传统零售业绩持续下滑背景下,互联网零售转型成为所有零售企业未来最重要的增长点之一。
【更多】
|
电子商务服务企业从业人员
据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100EC.CN)显示,截止到2016年12月,中国电子商务服务企业直接从业人员超过305万人,由电子商务间接带动的就业人数,已超过2240万人。
行业分析:
1)直接就业人员上,随着电商的规模化发展以及不断向农村市场下沉,更多的传统企业加入到电商的行列,带动了电商从业人员的不断攀升。调查显示,电子商务成为女生最青睐职业。
2)间接带动就业人员上,随着电子商务产业的迅猛发展,通过其衍生出来的新职业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如网络模特、店铺装修师、淘宝文案、电商主播、买手、试客等。这些新兴职业日益成为传统就业模式的补充,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所选择。
【更多】
|
|
B2B交易规模
据电子商务研究中心(100EC.CN)监测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B2B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16.7万亿元,同比增长20.14%。
数据解读:
1)随着中国经济增速趋缓亟待转型,整个产业链重构机会明显,为了推动产业全面升级,国家提出"互联网+"战略,大力推动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在此背景下各种垂直类B2B平台不断涌现。
2)B2B电商成为近年来创业最活跃板块,多方助力使B2B市场交易规模逐年不断攀升,资本不断追逐下一代BAT在B2B领域诞生。
3)B2B行业前景开阔,行业基础条件完善不够。随着商业诚信体系发展成熟后,B2B模式将会在诚信的土壤中迅速成长。产业互联网迎来更多需求,B2B成为传统行业转型升级亲睐方向,也为企业级服务带来机遇。
【更多】
|
|
B2B电商营收规模
据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100EC.CN)显示,2016年中国B2B电子商务平台营收规模为260亿元,同比增长18.18%。
数据解读:
1)2016年主要B2B平台营收相比2015年出现明显好转迹象,尽管业绩好转的原因各公司有所区别,但是随着规模的扩大和服务模式不断探索完善,平台盈利能力随之增强是共同的规律。
2)随着B2B电商平台流量的积累和通过平台积累数据了解客户痛点,并提供一系列服务提高客户粘性和变现能力会形成良性循环,B2B电商平台未来业绩将逐渐好转。
3)B2B类上市公司经过前期探索已取得初步成果,尤其是规模以上已经具有优势的平台未来业绩可能优先爆发。特别是综合类以及细分行业中客户基础位于行业前的平台。
【更多】
|
B2B市场份额
据电子商务研究中心(100EC.CN)监测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B2B电商平台市场份额中,阿里巴巴排名首位,市场份额43%,同比上升1%、接下来为慧聪网7.5%,同比上升3.3%、环球资源4.1%,同比下降0.9%、焦点科技2.6%,同比上升0.4%、上海钢联1.4%同比下降2.3%、生意宝1.2%,同比上升0.4%、环球市场1%,同比下降0.7%、其他39.2%。
数据解读:
1)2016年中国B2B主要平台市场份额占比中,7家核心平台占比为60.8%。行业格局未发生明显变化,各家角逐B2B2.0发展。目前发展比较成熟、形成规模的平台颇受资本亲睐,马太效应明显。大平台加速发展,逐步拓展一系列延伸服务,实现生态、增加客户粘性以及平台变现能力。
2)具有相当规模并通过交易数据挖掘,布局了各种延伸服务的B2B平台盈利能力逐渐增强,供应链金融服务可极大提高用户在平台的交易粘性,并提供了新的商业变现手段。
【更多】
|
B2B融资轮次
据电子商务研究中心(100EC.CN)监测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B2B电商融资轮次上,排名前三的分别是:A轮融资46起、天使轮融资34起、Pre-A轮融资23起。
数据解读:
1)在融资轮次上,绝大部分企业还处于发展早期阶段,获A轮(含A轮)前企业占比较大共109起,占63.74%比例,而且主要集中在A轮和天使轮阶段为主。这跟国内B2B2.0还处于一个探索发展阶段有关,从2015年开始,交易型B2B项目如雨后春笋,在大宗商品领域和各垂直细分行业不断涌现,资本也不断角逐。
2)B轮及以上的融资事件也呈增长趋势,其中,运满满、美菜等已到了D轮融资,中煤远大、讯网网络、258股份新三板挂牌。随着融资轮次及规模的增长,愈加是对企业的融资水平的考验。
【更多】
|
B2B融资地域
据电子商务研究中心(100EC.CN)监测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B2B电商融资地域分布上,排在第一梯队是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广州;排在第二梯队是苏州、成都、苏州、南京、长沙、宁波、天津、青岛、重庆、西安、郑州;排在第三梯队是济南、石家庄、中山、福州、无锡、太原、泉州等10个城市。
数据解读:
1)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凭借着良好的经济、产业基础、人才、电商发展等集聚效应明显,吸引了大量的创业企业选择落地。各地吸引B2B企业除必要的硬件设施完善、产业基础良好外,对电商的环境的营造等软环境也至关重要。
2)B2B发展因背后需强大的产业基础作支撑,所以在融资领域的分布上,全国各地有特色产业分布的区域都有发展B2B电商的基础,而资本也逐步向各地延伸。
【更多】
|
 |
|
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

据电子商务研究中心(100EC.CN)监测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达53288亿元,相比2015年的38285亿元,同比增长39.1%。预计2017年全年中国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有望达75693亿元。
数据解读:
1)网络零售市场不断"升温",但相较于行业早前增长速度,已经有放缓趋势。各电商企业间的发展模式不再是一个绝对、清晰的界点,而是各种模式相融、共存。
2)随着电商模式的丰富多样,电商品类也被不断细分。跨境、母婴、农村电商成为各企业的发力点,并实现了从发展到完善,完善到优化的一系列飞跃转变。
【更多】
|
网络零售企业市场占有率
据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100EC.CN)显示,2016年中国B2C网络零售市场(包括开放平台式与自营销售式,不含品牌电商),天猫依然稳居首位,在市场中的份额占比为57.7%;京东凭25.4%份额,紧随其后;唯品会的市场份额从2015年的3.2%上升至3.7%,持续保持第三;排名第4-10的电商分别为:苏宁易购(3.3%)、国美在线(1.8%)、当当(1.4%)、亚马逊中国(1.3%)、1号店(1.2%)、聚美优品(0.7%)、拼多多(0.2%);其他(3.3%)。
行业分析:
1)在电商规模不断扩张的情形下,整体增速将在合理区间活动。中国B2C网络零售市场的格局虽然大体趋于稳定,但仍面临着洗牌,同时,市场也在逐渐向着规范化、品质化和多元化的方向演变。接下来是各电商细分业务的阶段,如农村电商、跨境电商、母婴电商、消费金融、物流服务等领域,以此来增加自己的市场渗透率,从而稳固自己的"地位"。
2)2016年电商节日大促依旧如火如荼进行,如"318"、"618"、"双11"、"双12"、国庆、元旦、黑色星期五等。迎合节日来塑造活动气氛,与用户进行某种程度上的情感交流,以此得到认同感,增加用户忠诚度。
【更多】
|
移动网购交易规模:国内网购市场已进入移动消费时代

据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100EC.CN)显示,2016年中国移动网购交易规模达到44726亿元,而2015年达20184亿元,同比增长121.6%。
数据解读:
1)用户消费场景使用习惯的转移及移动端自身具有的特点,使得移动端成为消费者网购普遍途径。各大电商平台纷纷大力推动发展移动端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2)一方面,许多电商企业以新用户获取和品类扩张为战略重点,推出针对移动端的定制电商产品;另一方面,大量新兴电商仅推出移动端业务,移动端成为新增网购用户的主要来源。
3)而随着农村电商市场的火热,移动端依靠相比PC端更便宜的设备和更便捷的操作特征,将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消费者往移动端转移,社交电商、直播、O2O等新兴电商的发展和农村市场的开拓,使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更多】
|
母婴电商发展概要

据电子商务研究中心(100EC.CN)监测数据显示,2015年母婴电商市场交易规模为3606亿元,2016年,母婴电商市场交易规模为9645亿元,同比增长167.47%。预计到2017年,中国母婴电商市场规模达3万亿元。
数据解读:
1)受益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影响,预计每年可新增超300亿母婴消费,至少带动行业13%左右的增长空间,加上"互联网+"战略落地、90后妈妈消费习惯驱使,都是推动母婴行业发展的利好信号。
2)目前,我国以80、90后为主的人群是母婴消费主力,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一代人拥有更强的消费能力,更看重母婴消费的安全和质量。
【更多】
|
生鲜电商发展概要

据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100EC.CN)显示, 2016年国内生鲜电商的整体交易额约913亿元,比2015年的542亿元增长了80%,预计2017年整体市场规模可以达到1500亿元。
数据解读:
1)生鲜电商市场规模从2012年的40.5亿快速增至2016年的913.9亿,面临千亿级刚性市场需求,当前生鲜电商渗透率还远远不够。
2)随着电商消费逐渐进入低龄和高龄人群的生活视野,生鲜电商的目标用户群也在不断的扩大。生鲜电商市场的未来发展空间和利润空间将吸引资本不断注入。
【更多】
|
中国快递行业持续发展

据电子商务研究中心(100EC.CN)监测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规模以上快递企业营收为4005亿元,与2015年的2769.6亿元相比,同比增长44.6%,受电商网购包裹持续刺激,近年来全国规模以上快递企业营收持续增长。
数据解读:
1)在电商的带动下,快递行业得以迅速崛起,加之近年来国家对物流快递行业的政策支持,快递业面临新的发展契机,业务量居世界第一。
2)但目前快递行业普遍对电商依赖度大,目前快递企业电商件比例已达七成左右,且仍存在着质量不高、发展模式单一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
【更多】
|
 |
|
2016年中国在线餐饮外卖市场交易规模

据电子商务研究中心(100EC.CN)监测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在线餐饮外卖市场呈爆炸式发展,交易规模约1524亿元,相比2015年的459亿增加了232%。
数据解读:
2016年下半年中国在线餐饮外卖市场交易规模虽然较上半年增长率有所下降,但整体交易规模呈上升趋势。
【更多】
|
2016年度全国十大热点被投诉生活服务电商

据中国电子商务投诉与维权公共服务平台监测数据显示,根据平台全年受理的投诉量表明:百度糯米(26.25%)、去哪儿(22.41%)、
美团(13.19%)、饿了么(7.94%)、飞猪(7.04%)、携程(4.23%)、同程网(2.43%)、大众点评(1.66%)、艺龙(1.15%)、易到用车(1.02%)成为"2016年度全国十大热点被投诉生活服务电商"。
数据解读:
在线差旅平台是投诉重灾区,前十大热点被投诉生活服务电商中,在线差旅平台(OTA)占据半壁江山,为5家,包括去哪儿、飞猪、携程、同程网、艺龙等几家大平台均入选。
易到用车为代表的在线出行服务平台首次入选热点被投诉榜单,已到用车投诉占比为1.02%。
【更多】
|
 |
|
跨境电商交易规模
据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100EC.CN)显示,2016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6.7万亿元,同比增长24%。其中,出口跨境电商交易规模5.5万亿元,进口跨境电商交易规模1.2万亿元。
数据解读: 1)2016年政策期许下,"电商渗透率提升+传统外贸转型加速"驱动跨境电商爆发性增长。外贸景气度下滑,越来越多的商家寻找新型渠道,外贸渠道持续转型为跨境电商发展提供了持续增长动力。
2)从政策、资本进入以及市场增速视角判断,当前正处于出口跨境电商发展的黄金期,出口跨境电商异于国内电商,其供应链较长的特征致使中后端服务痛点多,物流、支付等环节改善空间较大。
3)进口跨境电商方面,国内企业、电商纷纷试水,鏖战方酣。行业的高速发展带来资本的竞相追捧,同时政策有收紧趋势,但短期利好规范化经营企业。
【更多】
|
跨境电商进出口结构
据电子商务研究中心(100EC.CN)监测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跨境电商的进出口结构出口占比达到82.08%,进口比例17.92%。
数据解读: 1)从结构上看,出口跨境电商依然占据超8成的比例,行业进入黄金时代,受国际经济下滑影响,传统贸易持续萎靡。出口跨境电商改革供应链效率,持续保持高增长,符合政府"互联网+"以及"中国质造"的战略方向。
2)进口跨境电商领域的竞争愈发激烈,行业高速发展带来资本的竞相追捧,具备国内电子商务运营经验的传统电商巨头和具有资本、渠道和供应链优势的上市公司亦纷纷布局跨境进口业务。目前平台型进口电商日趋成熟,自主型B2C进口电商也已初具雏形
【更多】
|
跨境电商模式结构
据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100EC.CN)显示,2016年中国跨境电商的交易模式跨境电商B2B交易占比达88.7%,B2B交易占据绝对优势,跨境电商B2C交易占比11.3%。
数据解读: 1)从模式结构上看,跨境电商发展还是B2B占主体,但当前供给端的转变倒逼跨境电商模式变革,国内上游制造商正由传统代工逐步过渡到品牌化创造。行业也正逐步由粗放型B2B信息服务型,切换至精耕细作的B2C供应链较为完备的平台以及自营型,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趋势。
2)随着订单的碎片化以及中后端供应链的建立,国内跨境电商企业将产品直接卖给消费者成为趋势。目前B2C市场交易额较小,但增速较快,该阶段呈现B2C占比提升,B2B和B2C协同发展的新业态。
【更多】
|
跨境网购用户规模
据电子商务研究中心(100EC.CN)监测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经常进行跨境网购的用户达0.42亿人,同比增长82.6%,人数大幅度增长。预计2017年用户数量达到0.59亿人。
数据解读:
1)跨境进口电商的发展带动了跨境网购用户规模的增长,跨境网购用户的增长也推动着跨境进口电商的发展,两者相互推动发展。
2)跨境网购用户的增长说明消费者的消费水平提高,同时对商品的品质与丰富度的需求也有所提高。已有众多消费者进军跨境网购,它也逐渐成为一种常态化的购物行为,跨境网购消费者的增速将逐渐放缓。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