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经社 研究中心 投诉平台 专题 导航

事件简介:

2月16日,有用户微博爆料京东金融的安卓版App会自动复制系统截图,这一操作并不是透明可见的。事后京东金融出面道歉,表示并没有非法获取任何用户个人信息,仅仅是安卓版本开发的不规范导致误会,同时此次技术问题涉及的新增缓存图片仅存在用户手机本地,京东金融App坚决没有对用户照片和截屏进行私自上传。目前京东金融已经下线“图片助手”功能。同时京东金融正在邀请权威官方机构对京东金融App进行全面的安全性检测,并承诺未来每季度进行权威官方检测,及时公告检测结果。

独家评论

事件起因

官方回应

业内热议

媒体采用

南方网

《中国商报》

《科技日报》

《杨子晚报》

《工人日报》

《成都商报》

《钱江晚报》

《长江商报》

专家观点

李旻(专栏)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京东金融自动获取图片是否侵权需综合判断

李旻认为,其主要原因在于,根据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第七条规定,APP提供者应当依法保障用户在安装或使用过程中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未向用户明示并经用户同意,不得开启收集地理位置、读取通讯录、使用摄像头、启用录音等功能。

更多>>
赵占领(专栏)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京东金融缓存用户截屏可能是技术BUG

赵占领律师指出:首先,用户在手机上截取其他应用的图片,可能会涉及非常敏感的个人信息,特别是用户在操作网银时的截图,直接涉及到用户的隐私和财产安全,像京东这种知名企业应该不敢做这种直接、明显违法的事情。

更多>>
麻策(专栏)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网络服务企业收集、使用用户信息应合法

麻策律师也提醒广大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和其他企业事业单位在业务活动中收集、使用公民个人电子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被收集者同意,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双方的约定收集、使用信息。

更多>>
张威(专栏)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目前国内80%左右APP存在过量采集用户信息问题

张威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就“京东金融缓存用户截屏事件”采访时表示,目前来看,国内80%左右的APP都存在过量采集用户信息的问题。各种过度采集用户信息的方式无处不在,例如,GPS定位、语音或输入法权限等等,用户一不留神,隐私信息就有可能被收集上传。

更多>>
姚建芳(专栏)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法律权益部分析师

京东金融用户截屏缓存是否触犯《电商法》尚无定论

姚建芳认为,今年元旦起正式施行的《电子商务法》也多处条款重点涉及了个人信息保护问题。其第二十三条明确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收集、使用其用户的个人信息,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

更多>>
蒙慧欣(专栏)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法律权益部助理分析师

电商平台绝不能以牺牲用户隐私作为发展代价

蒙慧欣认为,APP平台从技术上采取有效的措施对用户的个人信息进行保护,是获取消费者信任的基础,也是平台合规发展的根本。平台绝不能以牺牲用户的隐私作为发展的代价,这样不仅是侵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实际上也损害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更多>>

信息保护攻略

如何防范个人信息不被恶意使用:

作为一个普通的用户,想要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不被恶意使用,大致需要做两部份工作,主要分为提高自身信息和账号安全性的被动防御,与管控个人信息传播渠道的主动克制

第一步:在被动防御中,最优先的一件事是保护好账号,首先要使用高安全密码,也就是由数字和字母等字符组成的复杂密码,配合密码箱服务和随机密码效果更佳;开启登录两步验证,相关手机号和邮箱也即时跟踪来自系统的警报。

第二步:然后利用好手边的工具来管控信息被获取,浏览网页时可以使用反追踪系统和缓存清理,在主流浏览器上都能找到相应开关。手机上可以关闭MAC地址获取权限并定时清理广告ID,相关服务无法获取连续的准确的形象,定位到具体的个人就变得更难。

第三步:手机应用权限的控制也非常重要,可以配合系统自带的权限管理来进行简单的管理,不使用有问题或者一定要求危险权限的应用也有必要。如果是安卓手机,还可以尝试使用更深入管控更严格的各种权限插件,不过在使用之前就得获取手机的最高权限。

第四步:到了主动克制阶段,最该记住的是不主动泄露信息,有必要的话注册一切账号时不要使用和自己有关的个人信息,身份证等实名认证场合需要确认注册对象是否真实可信。同时要有定期检查意识,检查自己的账号是否收到了系统警告,或是在互联网的某个角落被流传出来,一旦发现最好更改自己的相关信息。

相关快评

泄露信息盘点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