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00EC>媒体评论>莫岱青:网购中绚丽广告刺激消费
莫岱青:网购中绚丽广告刺激消费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15日 10:20:28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  【摘要】网经社分析师莫岱青在接受《中华工商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说,首先在网络购物中,广告的作用比以往更大。在传统购物体验中,消费者可以看到商品实物,根据自身的经验预计其用途。而在网购中,没有实物,决定消费的因素变成了网页上的商品介绍,其他消费者的主观感受,炫丽的广告很容易激发消费者的购买需求。

  与此同时,与传统渠道受到地域、传播媒体等各类限制的营销不同,网络营销几乎是无孔不入,而且基于大数据做到了个性定制。只要打开网络,网站利用顾客的搜索习惯列出其感兴趣的商品链接,吸引消费者点击本来没有购买计划的商品,使消费者不知不觉中就购买了很多商品。“再加上‘双十一’轰炸式的促销广告,将网购营销动员的力量发挥到极致。

  以下为原文报道全文:《350亿网购额有多少是“冲动式消费”》。

  一年一度的“双十一”网购狂欢节尘埃落定,一天时间里,大小电商赚得盆满钵满,仅天猫销售额就令人咂舌地达到350亿元,再次创造新的历史纪录。面对超过3个珠穆朗玛峰高度的文胸、足以吸干6个西湖水的纸尿裤、绵延成千上万公里的各种商品,反映出的是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吗?哪些因素让这列被打上“新经济”标签的“欲望号”列车越开越远?“败家族”“剁手党”集中出没

  网络动员起来的购物热情超过了传统商场、专卖店等渠道的促销,和去年相比,各大电商平台悉数参加,线上线下互动,巨量销售的背后产生了一批败家族、剁手党。

  家住汉口的陈小姐的消费观是量入为出,到了“双十一”也变身成了购物狂。虽然没有必须添置的物品,她还是待到凌晨,在天猫商城抢了山核桃、荷叶茶等食品,顺手又在另一个专业电商平台买了一瓶特价的护肤霜。

  她说:“平常忍得住,一上网眼花缭乱,不买东西觉得亏了,出手特别大方,没想到的是随便一买就是500多元。”

  湖北经济学院大四学生刘同学看到店铺打折,一次性买了1000多元的衣服,兴奋地睡了一觉,冷静下来发现竟然有一半的衣服没法穿。“打折的多是春夏款,这几天温度降下来,穿不了,明年穿不知道样式会不会过时,恨不得都退回去。”

  在微博上“双十一”购物成了最热门的话题,一方面电商大佬频发捷报,另一方面自感败家的网友纷纷晒出网购单或发货截图,自嘲“剁手”。一名网友在凌晨2时发微博称,“终于可以睡觉了,已经准备迎接三十多个快递的到来了……剁手吧”。还有一网友惊呼“啊呀呀…订单十个手指都数不过来啊这……在不知不觉中失控了……”

  还有疯狂的消费者熬夜血拼诱发心梗。家住汉口的赵女士年近半百,不顾有心脏病史参与抢购。从10日晚8时起就开始上网,把中意的衣服、鞋袜等放进购物车,直到11日凌晨4时许,才抢购完毕,准备关电脑时,突发心梗,送至医院经过2个多小时抢救脱险。

  网络营销如影随形

  数据显示,在今年“双十一”购物节各大电商都收获颇丰,除天猫外,其他电商“双十一”销售额也破了纪录。其中,苏宁11月8日到10日,门店销售同比增长近100%,总计订单量近600万单,“双十一”整体超过1000万单;京东商城“双十一”订单量也达到全年最高水平,网站流量是平时的2.5倍;腾讯易迅下单金额突破10亿元。

  专家和业内人士分析,“双十一”购物节商家吸引眼球的办法还是传统的低价营销策略。但是,基于这个渠道自身特点的营销模式不仅改变了消费者的购物习惯,而且能够激活更多的消费欲望,这是引发不理性消费的重要原因。

  网经社分析师莫岱青说,首先在网络购物中,广告的作用比以往更大。在传统购物体验中,消费者可以看到商品实物,根据自身的经验预计其用途。而在网购中,没有实物,决定消费的因素变成了网页上的商品介绍,其他消费者的主观感受,炫丽的广告很容易激发消费者的购买需求。

  与此同时,与传统渠道受到地域、传播媒体等各类限制的营销不同,网络营销几乎是无孔不入,而且基于大数据做到了个性定制。只要打开网络,网站利用顾客的搜索习惯列出其感兴趣的商品链接,吸引消费者点击本来没有购买计划的商品,使消费者不知不觉中就购买了很多商品。“再加上‘双十一’轰炸式的促销广告,将网购营销动员的力量发挥到极致。”莫岱青说。

  也有消费者认为,“双十一”网购中的集中爆发式消费是传统渠道商品价格畸高后的无奈选择。资深网购达人郑小姐说,传统渠道的商品价格太高,一进商场,衣服、鞋子几乎都超过了1000元,国内知名品牌床单四件套,动辄二三千元,打完折一般都在1000元以上,同样的商品在天猫“双十一”预售价只要四五百元,消费者当然购买。

  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

  有关专家认为,面对已经由非主流上升为主流销售渠道的网购,有关部门和网购平台企业有义务对消费者做有针对性的消费提示,与对传统渠道一样,打击网络卖家价格欺诈、宣传不实等行为。

  武汉大学法学院讲师伍华军博士建议,比如对“双十一”中诟病较多的商家先提价再降价的行为,此前传统商场在促销中也有采取类似的行为,经过各地物价部门的查处,有了明显的好转。针对网购中此类现象,物价部门是否能与网购平台企业一起研究出整治办法,创造好的网络购物环境。

  莫岱青则提示消费者注意自我维权。她说,网购下单最好保留下单截图、与卖家聊天记录等相关截图,并且保留相关支付信息,订单确认信息,以便出现购物纠纷时有效维权。

  另外,为捂住口袋理性消费,莫岱青建议消费者在网购时应提前列好购物清单,避免买了很多非必要商品。同时,可以找能够线下体验的商品,避免被广告误导,货比三家。(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网经社联合A股上市公司网盛生意宝(002095.SZ)推出消费品在线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该产品具有按需提款、按天计息、随借随还、专款专用、循环信用贷、全线上流程操作等特点,解决消费品供应链核心企业及下游经销商/网店因库存及账期造成的流动性差“痛点”。》》合作联系

网经社“电数宝”电商大数据库(DATA.100EC.CN,注册免费体验全部)基于电商行业12年沉淀,包含100+上市公司、新三板公司数据,150+独角兽、200+千里马公司数据,4000+起投融资数据以及10万+互联网APP数据,全面覆盖“头部+腰部+长尾”电商,旨在通过数据可视化形式帮助了解电商行业,挖掘行业市场潜力,助力企业决策,做电商人研究、决策的“好参谋”。

【关键词】 莫岱青天猫双11
【投诉曝光】 更多>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网经社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网经社;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NEWS@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平台名称
        平台回复率
        回复时效性
        用户满意度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小程序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