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00EC>>【电商预警】网银关联手机 当心信息被窃取
【电商预警】网银关联手机 当心信息被窃取
发布时间:2015年03月16日 09:32:31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  账户信息通过网银被窃取。

  随着互联网金融最近一两年在国内迅速升温,互联网金融领域出现的问题也成为热议话题。在“3.15”来临之际,我们将结合惠州市金融消费权益保护联合会(以下简称联合会)日前发布的典型案例,为您在互联网金融的高速发展中保护自身的正当权益、防范风险支招。

  案例1

  购买网贷理财产品本息未按时兑现

  贺先生日前在惠州某网贷平台购买了年利率12%,时长三个月的投资项目,到期可拿回本息额共计4万余元,2014年12月29日到期。到期日,贺先生发现其投资项目提现失败,致电该网贷平台询问原因,对方称因公司资金短缺,暂无法提现。贺先生因此怀疑该平台卷款私逃,致电联合会投诉。

  经联合会调查,该网贷平台于2014年12月31日在其官方网站发布声明,称其由于“线上对应资金不能及时对接,兼之降息影响出现资金外流”,致使部分客户近期本息未正常兑现,公司已在集中采取借款催收、资金变现及抵押贷款等措施来偿付投资人本息。之后,联合会工作人员建议贺先生收集证据并尽快向警方报案。

  分析:网贷属于新兴产业,是金融行业的创新模式,市场并不成熟,其中不乏假借网贷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诈骗行为。因此,联合会提醒消费者应审慎看待选择网贷金融产品,谨慎投资。若发现资金被盗或怀疑公司卷款私逃,应及时向公安部门报案。

  案例2

  网购游戏卡账户资金被转走

  肖先生2014年12月在网上商城充值50元游戏卡,使用a银行网银支付。第二天发现其账户资金被转走4230元,前往a银行讨要说法未果,故向联合会投诉。

  经调查,肖先生当天账户资金被转走不是在a银行官网操作导致资金被转走,而是在网上商城充值游戏卡时账户信息被窃取,账户资金通过支付宝被转走。

  分析:消费者在网上消费使用网银支付时,一定要检测支付环境安全,尽量选择品牌购物网站。消费者可根据需要设置账户每日支付限额,尽量减少损失额度。随着网上消费日益普及,监管部门亟需规范网上支付管理,加强消费者风险教育,保障消费者资金安全。

  案例3

  账户资金通过网银被盗

  金先生有一张a银行储蓄卡,其网银仅开通了“查询余额”功能,不具备转账功能。2014年11月,其卡里的资金共14826元被盗。银行流水明细上显示资金通过上海的“网银快捷”方式被转走,共有11次交易记录。金先生表示其储蓄卡开通了短信提醒功能,但其手机在账户进行交易期间并未收到a银行的任何短信,便向联合会投诉并向公安部门报案。

  为此,联合会工作人员调阅了金先生网银的转账交易记录,并与短信运营商核实,了解到a银行短信端口确有向客户手机号码发送交易信息,而金先生未收到,初步确定是其手机接收端口信息被拦截,这是导致其账户资金被盗的关键原因。

  在联合会的帮助下,金先生了解账户资金被盗的基本情况,等待警方调查结果,a银行也表示将继续关注其账户事宜。

  分析:消费者要对网银关联手机保持高度的安全防范意识,妥善保护个人信息,谨防钓鱼网站及病毒。银行应定期进行系统维护升级,积极提高网银系统的技防水平,强化信息反拦截的功能,充分保障消费者的权益。消费者若出现账户资金被盗的情况,银行应积极主动协助消费者进行系统排查。(来源:惠州日报)

网经社联合A股上市公司网盛生意宝(002095.SZ)推出消费品在线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该产品具有按需提款、按天计息、随借随还、专款专用、循环信用贷、全线上流程操作等特点,解决消费品供应链核心企业及下游经销商/网店因库存及账期造成的流动性差“痛点”。》》合作联系

网经社“电数宝”电商大数据库(DATA.100EC.CN,注册免费体验全部)基于电商行业12年沉淀,包含100+上市公司、新三板公司数据,150+独角兽、200+千里马公司数据,4000+起投融资数据以及10万+互联网APP数据,全面覆盖“头部+腰部+长尾”电商,旨在通过数据可视化形式帮助了解电商行业,挖掘行业市场潜力,助力企业决策,做电商人研究、决策的“好参谋”。

【投诉曝光】 更多>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网经社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网经社;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NEWS@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平台名称
        平台回复率
        回复时效性
        用户满意度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小程序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