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00EC>数字生活>【连载】出租车行业迎变革?Uber等网约车出现的内外交困
【连载】出租车行业迎变革?Uber等网约车出现的内外交困
发布时间:2016年06月06日 18:55:55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  导读:近日有网友爆料,在西安市中心钟楼附近大量出租车聚集,交通一度拥堵,有网友称系出租车司机集体抵制网约车。

  从图片来看,有大量出租车聚集在道路上,导致交通严重拥堵,目前已经有交警抵达现场维持秩序。

  根据之前的报道,修改后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已经定稿且已上报国务院,据悉其整体改动不大,私家车做专车需要改为营运车辆的要求不会改变,但何时出台目前尚未得知。

  在此背景下,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互联网+”智库系列丛书第五部《Uber:开启“共享经济”时代》(详见:www.100ec.cn/zt/uber/)应声发行,火热销售中。(作者: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曹磊,资深媒体人、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总编辑柴燕菲,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O2O行业分析师沈云云,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海外“互联网+”分析师曹鼎喆)该书首度揭秘了估值超500亿美元的初创公司Uber成功背后的秘密与商业逻辑,全面打开了未来“共享经济”的大门。该书在全国新华书店、机场中信书店,以及天猫京东、当当、亚马逊中国、苏宁易购淘宝、微店、拍拍等各大电商平台均有发售。以下是本书关于出租车模式解读:

  ●内外交困——出租车行业迎变革

  出租车市场的难题

  Taxi的出处颇有渊源。早在18世纪,如果一个富有的英国人想进行一次短途旅游,他往往会雇用一辆单马双轮轻便车(cabriolet)。Cabriolet一词来源于一个法语动词,意思是“跳跃”。到了19世纪,人们开始用这个单词的缩略形式“cab”来指城市中专供出租的大型马车,今天我们常说的搭乘出租车(catching a cab)就是由此而来的。

  从出租车的前身——出租马车诞生开始,这一行业就受到了政府的管制。1636年,英王查理一世就公告允许50辆出租马车在伦敦运行,并确定由议会来监督确保该数字不会超标。同时,政府还出台了诸如车夫和马车必须“fit and proper”(健壮且得体)的服务质量标准。

  时至今日,大部分国家仍然对出租车进行不同程度的管制,即使是美国等发达国家也不例外。

  管制的意图很简单,一方面是对于这一行业自身特性而造成的“市场失灵”进行矫正,另一方面也是试图保障和监督这一“辅助性的公共交通”的服务质量。

  具体来说,要靠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让出租车市场达到最优均衡,需要大量的市场参与者以及充分的信息,需要拥有充分的理性与决策能力的“经济人”,以作出追求自身效益最大化的决定。

  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理论基于上述条件,提倡自由放任,认为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是最有效的机制,主张“看不见的手”会让社会经济活动达到资源最优配置。但现实世界与理想世界却有着极大的差异,出租车市场就是一例。

  传统的出租车市场由于道路资源的稀缺性、消费的约束性、交易的一次性和服务的非后效性等特点,决定了其无法自行实现资源最优配置。

  由于资源的稀缺等特征,这一市场存在着极高的交易费用,包括消费者对于乘车安全、服务质量、价格合理等多方面进行考量需要的获取信息、权衡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及其承担的风险。

  出租车行业发展至今,展示出来的是一幅高度计划的景象:政府确定出租车数量,确定价格,再由政府指定的出租车公司运营。这一切计划的结果便是当下弊病丛生的出租车市场。

  打车市场的需求分析

  长期以来,在出租车是“城市大容量公共交通补充”的名义下,国家对出租车行业实行行政许可制度及总量控制制度。出租车行业的现状备受指责,出租车行业被认为是“垄断行业”,问题包括:

  司机拒载——有的干脆不停车,有的上车后以交接班不顺路为由不开车;

  态度恶劣——虽然不情愿载了乘客,开车路上嘴里却念念有词,抱怨乘客路程太近;

  高峰时期交接班——高峰期打车的人多,很多司机却挂上了暂停营运的牌子。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提升,搭乘出租车已从以前的小众消费行为发展为现在的大众消费行为;目前北京的公共交通虽然发展迅速,但仍不完善,尤其是在早晚高峰时期,拥挤、环境差让不少人望而却步;再加上越来越多的地区像北京出台小客车数量调控和配额管理制度、调整非居住区白天临时停车收费等治堵措施后,上路的私家车少了,这些都造成打车需求不断上升。

  而在需求增加的同时,出租车的有效供给不仅没有同步增加,反而因为现有运力没有完全发挥出来而出现了下降的趋势,供需一降一升,矛盾自然加剧。

  与此同时,“打车难”成为多个城市面对的共同问题。2014年以来,“打车软件”和“专车”以搅局者的姿态出现,引起多方热议。

  打车软件之所以火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实现了“各取所需,互利多赢”这一看似不可能的任务。对乘客来说,相比电讯台叫车的低效甚至无效,打车软件是真能叫来车,至于软件运营商的返利,其实无关宏旨。

  人们的出行需求越发增加,出租车市场的需求与其体制之间产生了越来越大的矛盾。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打车软件的出现为出租车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而首当其冲的一点:颠覆了现有出租车体制的理论基础。

  移动互联网的普及

  智能手机及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是打车软件兴起的重要背景支撑,随着智能手机的不断降价、普及,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网络环境逐渐变好,手机网络信号短时间内从2G发展到了4G,为移动APP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移动互联网的全面发展,使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基于位置的服务LBS衍生出很多生意,另外也衍生出人们生活中一个大的变化。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也解决了即时性问题,使得人们原来必须在不同时间干的不同事现在往往可能在同一时间干几件事情。

  同时,移动终端和智能硬件的结合,使得从互联网向物联网的转型也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的发展。

  当移动互联网张开血盆大口吞噬世界,一些传统商品正面临日渐势微的窘境。传统行业的经营者不得不面对全新的规则,必须开动脑筋,用全新方式和手段,推出与大众生活方式相匹配、满足移动互联网阶段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从互联网模式来看,打车APP可能并不需要通过竞价模式赚钱。首先,打车APP圈住了的哥用户,在大数据的分析下,开发者可以根据的哥的需求展开一系列其他的衍生服务。

  其次,与吃饭、购物一样,打车是都市市民的基本需求,经常打车的用户,更偏向商务属性,消费能力也偏高,打车APP可以仿造腾讯、360这种以基本需求为用户入口、拓展增值服务的方式去展开收入模式。

  不过,打车APP具有很强的地域性,规模扩展需要结合当地的出租车以及民生环境,也会受地方保护性因素左右。

  出租车调度模式的发展史

  从技术上来说,出租车调度系统的核心就是定位加通信。因此定位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其实决定了出租车调度行业的发展。上海的出租车调度起步还是很早的。从2001年至今,上海的出租车调度系统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1、无线电语音调度

  这种方式不需要定位出租车,调度中心按城市不同区域设置几个不同频率,接线员根据乘客电话录入订单后,调度员根据业务所在地区在相应的频率上广播地址即可。所以那时候坐出租车可以经常听到驾驶员的对讲机里传来“XXX路近YYY路,XXX路近YYY路,有人去吗?”。

  调度员更像一个上海话播音员,当然工作强度比播音员高多了。这个调度方式下,所有调在同一频率上的驾驶员都能听到相同业务信息,驾驶员需要自己判断要不要接单。

  2、无线电数字调度

  这种调度方式在车载终端增加了GPS定位模块,可以根据乘客地址有选择的将订单发送给附近司机。但是和上一种方式一样,这种调度方式也需要企业建设私有通信网络,投资和维护成本巨大。但在调度核心流程上,和现在手机APP调度已经没有本质区别了。

  3、利用短信传输数据

  利用短信传输数据这种通信方式是否被实际产品化过不能确定,但即使有,由于费用和实时性问题,存在的时间也很短。

  4、利用GPRS网络传输数据

  由于企业自建网络成本太高,随着移动数据网络的发展,出租车调度将通信部分剥离是必然的。

  通过向移动通信运营商支付通信费用,出租车调度就可以利用公共通信网络完成数据通信,省下了建设通信网络的费用。当然,司机们每月也承担了一笔终端设备相关开支。

  5、打车软件兴起

  智能手机和3G、4G通信逐渐成熟后,让司机有能力使用手机来代替车载终端接业务了。乘客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公司开发的APP和调度系统来订车。

  从上面出租车调度的发展过程看,会发现个有趣的现象。出租车调度的发展一直是车企或者政府交通相关部门推进的,为什么手机打车搞得最风风火火的是新冒出互联网公司?这和科技的更新、出租车行业的停滞不前和互联网公司的本质有密切关系。

  科技发展速度之快不必多说,出租车行业的停滞不前大家也有目共睹。更准确的说,出租车行业在大城市的发展远远跟不上需求。而互联网公司是最善于捕捉机会,最能利用新技术和产品,最草根的一个群体。这样一个群体去做一件事,速度当然是最快的。

  然而,手机打车改善了打车体验,暂时调整了部分供需,但不是出租车行业的变革,它本质上还是一个在出租车司机和乘客促成交易的角色。要说正真带有变革色彩的是前段时间大家讨论的利用社会空闲车辆资源或者租赁车来出行或拼车的模式,但涉嫌黑车营运了。

  由于车企和政府分别垄断着资源和政策,后劲会很足。但在这个信息跨地域传播,草根改变世界的时代,没有什么资源能被永久垄断。车企如果认为已垄断了资源,固守利益,等于给自己设置了“绊脚石”。

  举个明显例子,一个城市的车企或政府交通部门,在传统思路下会考虑往其他城市拓展吗?而一个互联网公司,从开始做手机打车,就准备好在全国甚至往国外发展了。

  打车这事必然会和移动互联网密不可分,因为定位和通信已经成为移动互联网的核心技术,同时司机和乘客也是最草根的群体;打车这事也离不开车企和政府,因为企业拥有实体资产,监管不论在哪个国家都需要。虽然车企变成互联网公司没有可能,但说不定将来某个打车软件公司就发展成车企了,这是场“持久战”。本章节出选自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出版的”互联网+“智库系列丛书第五部《Uber:开启“共享经济”时代》,作者: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曹磊,资深媒体人、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总编辑柴燕菲,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O2O行业分析师沈云云,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海外“互联网+”分析师曹鼎喆。

网经社联合A股上市公司网盛生意宝(002095.SZ)推出消费品在线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该产品具有按需提款、按天计息、随借随还、专款专用、循环信用贷、全线上流程操作等特点,解决消费品供应链核心企业及下游经销商/网店因库存及账期造成的流动性差“痛点”。》》合作联系

网经社“电数宝”电商大数据库(DATA.100EC.CN,注册免费体验全部)基于电商行业12年沉淀,包含100+上市公司、新三板公司数据,150+独角兽、200+千里马公司数据,4000+起投融资数据以及10万+互联网APP数据,全面覆盖“头部+腰部+长尾”电商,旨在通过数据可视化形式帮助了解电商行业,挖掘行业市场潜力,助力企业决策,做电商人研究、决策的“好参谋”。

【投诉曝光】 更多>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网经社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网经社;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NEWS@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平台名称
        平台回复率
        回复时效性
        用户满意度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小程序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