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00EC>媒体评论>曹磊:新政过渡期延长甚至最终取消都在意料之内
曹磊:新政过渡期延长甚至最终取消都在意料之内
发布时间:2016年11月16日 09:52:39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  摘要:11月15日,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曹磊在接受《新快报》记者采访时表示,“4·8税改新政”过渡期的延长甚至最终取消,都在意料之内,“新政对满足消费者跨境消费需求的影响,和对海关工作造成的混乱显而易见,所以才有了这个过渡期政策。但这个政策并没有根本解决问题,根据我从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中得到的消息,新政在商务部、国家税务总局、海关等多部委的博弈、协商后,最终会不了了之,行业恢复到新政前的模式。”

  他还指出,“4·8税改新政”后出现的小海淘企业倒闭潮,和新政并没太大关系,其实是跨境电商热后资本过热调整的结果。

  以下为该报道原文全文:《跨境电商新政过渡期延至2017年底》

  据商务部网站消息,自2016年5月11日起,我国对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有关监管要求给予的一年过渡期,将进一步延长到2017年底,以便稳妥推进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监管模式的过渡。有跨境电商业内人士对此表示振奋。

  密集调研后的结果

  据某省保税区负责人透露,延长过渡期是前段时间跨境电商行业集体努力向各部委沟通反映,各部委密集调研后对行业的一个回复。

  今年4月8日出台的跨境进口零售新政,使得火爆的跨境电商业来了次急刹车,通关单前置、要求婴幼儿配方奶粉等商品具有首次进口许可等都与之前的试点政策相悖,多个试点城市保税区和相关企业业务运转接近停滞。今年5月11日,国务院批准对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监管给予一年的过渡期,除保留税率调整外,其他按照试点原有方式执行。

  商务部发言人昨日表示,过渡期实施以来,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平稳发展,对于引导企业积极适应规范的监管要求、地方不断创新监管服务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稳妥推进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监管模式过渡,经有关部门同意,上述过渡期进一步延长至2017年底。

  此次调整后,国内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行业又争取到了7个月的时间,即继续按照“4.8税改新政”发布前的试点模式进行监管:对广州深圳上海等10个试点城市经营的网购保税商品“一线”进区时暂不核验通关单,暂不执行化妆品、婴幼儿配方奶粉、医疗器械、特殊食品的进口许可批件、注册或备案要求;对所有地区的直购模式也暂不执行上述商品的首次进口许可批件、注册或备案要求。

  新政或将不了了之?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研究员曹磊告诉记者,“4·8税改新政”过渡期的延长甚至最终取消,都在意料之内,“新政对满足消费者跨境消费需求的影响,和对海关工作造成的混乱显而易见,所以才有了这个过渡期政策。但这个政策并没有根本解决问题,根据我从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中得到的消息,新政在商务部、国家税务总局、海关等多部委的博弈、协商后,最终会不了了之,行业恢复到新政前的模式。”

  他还指出,“4·8税改新政”后出现的小海淘企业倒闭潮,和新政并没太大关系,其实是跨境电商热后资本过热调整的结果。

  55海淘CEO顾军林昨日表示,这是一个让所有同行兴奋的消息,意味着政策在往支持跨境进口的方向上走。另外,他还认为,中国的跨境消费需求依然非常强劲,当前的限额满足不了消费需求,所以他希望也认为明年中旬还会有利好政策出来,比如提高每单2000元,每人每年2万元的跨境电商消费限额。(来源:新快报 文/郑志辉)

网经社联合A股上市公司网盛生意宝(002095.SZ)推出消费品在线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该产品具有按需提款、按天计息、随借随还、专款专用、循环信用贷、全线上流程操作等特点,解决消费品供应链核心企业及下游经销商/网店因库存及账期造成的流动性差“痛点”。》》合作联系

网经社“电数宝”电商大数据库(DATA.100EC.CN,注册免费体验全部)基于电商行业12年沉淀,包含100+上市公司、新三板公司数据,150+独角兽、200+千里马公司数据,4000+起投融资数据以及10万+互联网APP数据,全面覆盖“头部+腰部+长尾”电商,旨在通过数据可视化形式帮助了解电商行业,挖掘行业市场潜力,助力企业决策,做电商人研究、决策的“好参谋”。

【投诉曝光】 更多>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网经社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网经社;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NEWS@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平台名称
        平台回复率
        回复时效性
        用户满意度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小程序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