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00EC>数字研究>《中国2011年度移动游戏产业报告》
《中国2011年度移动游戏产业报告》
发布时间:2012年06月05日 11:24:15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    报告由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新媒体产业工作委员会执行理事长王鸿冀老师主编,联合数家企业单位,包括电信运营商、手机终端厂商、移动游戏开发商、移动游戏平台等产业链相关企业,共同编撰完成。其中用户调研数据分析部分由当乐网提供,经过在线发起为期两个月的调研活动,大量用户数据调研分析 ,最终收集有效问卷共计32289份。

 
  本次调研报告针对移动游戏产业的概况、产业链构成及其分析、移动游戏用户行为分析及移动游戏产业的现在与未来四个章节,对移动游戏产业进行全方位的分析。
 
  报告官方下载网址:http://zt.d.cn/a120329report/
 
  《中国2011年度移动游戏产业报告》解析(一)智能移动平台女性用户占比最高达36%
 
  当乐网调研数据显示,2011年移动游戏用户性别比例出现较为明显的变化,Java用户依然是男性居高,其中用户男性占比为93.5%,女性占比仅为6.5%,但是智能平台女性用户比例则有较大增长。
 
  从各终端平台分布看,iOS游戏用户中女性占比最高,达到36%,其次Android用户女性比例为32.1%,游戏厂商在智能平台应用开发中针对女性用户需求拓展游戏类型、丰富游戏内容,同时开展有针对性的营销活动,将有助于有助于促进移动游戏用户的性别比例均衡发展并以此受益。
 
2011年移动游戏用户性别比例分布
 
  《中国2011年度移动游戏产业报告》解析(二)移动游戏用户分布华南地区首次超越华东地区
 
  当乐网调研数据显示,2011年移动游戏用户地区分布的集中度发生变化,用户地区分布分散化趋势更加明显,其中广东省用户占比为25.9%,较上一年度下降3.6%,为本年度下降最大的用户群体。
 
  移动游戏用户地域分布趋向分散的主要原因是手机上网的逐步普及,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三大电信运营商大力开展手机上网宣传和促销活动,大幅下调手机上网资费,降低了用户手机上网的资费敏感度,促进了各地手机上网业务的快速发展;同时由于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的部分工厂内迁,工人用户群体也随之进行转移,带动移动游戏用户数量占比向内地省份分散。
 
2011年移动游戏用户地区(省份)分布
 
  从地域角度分析,移动游戏用户仍主要集中在华南及华东地区,并且华南地区首次超越华东地区,成为国内移动游戏用户最多的区域。
 
  注解:
 
  东北地区: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
 
  华北地区: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
 
  华东地区:安徽省、江西省、山东省、江苏省、福建省、浙江省、上海市;
 
  华南地区:海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
 
  华中地区:湖南省、湖北省、河南省;
 
  西北地区: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陕西省;
 
  西南地区:西藏自治区、贵州省、云南省、重庆市、四川省;
 
2011年移动游戏用户区域分布
 
  《中国2011年度移动游戏产业报告》解析(三)传统GPRS上网方式仍是用户的主要选择
 
  当乐网调研数据显示,随着3G进程的推进,2011年移动游戏用户选择上网的方式出现多样化趋势,但是传统的GPRS方式上网仍是用户的主要选择,不过从各平台用户分析仍有比较明显的差异,其中iOS平台用户利用WIFI上网的比例达到64.2%,Android用户使用WIFI的比例也达到53.2%。
 
2011年移动游戏用户常用上网方式

  《中国2011年度移动游戏产业报告》解析(四)IOS移动游戏用户月度流量使用需求最大
 
  当乐网调研数据显示,在流量的使用上,用户的包月流量在逐步增长,其中包月流量在150-300M之间的用户比例达到34.2%;从平台情况看,iOS用户对流量的需求最大,其中包月流量在500M-2G的用户比例达到31.2%。
 
2011年移动游戏用户月度流量使用情况
 
  《中国2011年度移动游戏产业报告》解析(五)流量资费问题仍是制约移动游戏行业发展的较大因素
 
  当乐网调研数据显示,用户的流量费用多集中在5-50元之间,随着智能终端的发展,用户的流量费用出现走高趋势,流量资费仍将会成为制约移动游戏行业发展的较大因素。
 
 
2011年移动游戏用户月度流量费用
 
  《中国2011年度移动游戏产业报告》解析(六)各移动终端平台游戏用户对游戏类型偏好存在明显差异
 
  单机游戏:
 
  当乐网调研数据显示,单机游戏中Java终端用户在游戏选择上倾向于角色扮演类、动作类、益智休闲类,占用户比例分别为52%、41.4%、24.4%;Android用户的选择则是角色扮演类、赛车类、益智休闲类,比例分别为44.9%、40.6%、37.4%;Windows Phone用户的选择是角色扮演类、赛车类、动作类,比例分别为54.9%、35.3%、33.3%。
 
  由此可见,智能平台中的重力感应、多点触控等功能在游戏内的应用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用户的认可,基于此类功能开发的游戏应用将会有极大的市场。
 
2011年移动游戏用户游戏类型偏好
 
  对于iOS用户,排名前三位的游戏类型分别是益智休闲类、冒险类、角色扮演类,分别站到总用户数的57.4%、55%、43.1%。
 
 
2011年移动游戏用户(iOS)游戏类型偏好
 
  网络游戏:
 
  当乐网调研数据显示,网络游戏中Java平台用户仍是以玄幻修真、传统武侠、神话改编为最主要的三个类别,分别达到42.3%、41.1%、32.4%;Android用户排名前三的题材为传统武侠、玄幻修真、西方魔幻,比例为36.5%、35.4%、31.5%;iOS平台用户排名前三的题材为西方魔幻、传统武侠、玄幻修真,比例分别为48.1%、42.9%、39%;Windows Phone平台用户前三的题材则为传统武侠、神话改编、玄幻修真,比例分别为49.3%、39.1%、37.7%。
 
2011年移动网络游戏用户喜爱的手机网游题材
 
  《中国2011年度移动游戏产业报告》解析(七)iOS(苹果)与Android单机游戏用户下载游戏数量最大
 
  当乐网调研数据显示,从周度下载分布情况看,iOS(苹果)与Android用户下载游戏数量最大,其中iOS用户周均下载数量超过4.3款/人,Android用户周均下载为4.2款/人,Java用户下载最低,为3.4款/人。数据表明,对于普通用户而言,其每周下载手机游戏的数量基本在10款以内。
 
  从数量分布看,用户下载游戏数量分布较不均匀。其中iOS平台中,49.5%的用户周度下载游戏数量为3款及以下,下载4-6款游戏的用户比例为26.6%,下载7-9款游戏用户的比例为3.7%,20.2%的用户下载游戏数量超过9款。
 
  Android平台用户中,下载游戏数量为3款及以下的用户比例为51.5%,下载4-6款游戏的用户数量为26.3%,下载7-9款游戏用户的比例为4.2%,18%的用户下载游戏数量超过9款。
 
  Java游戏用户的下载意愿相对较低,其中64.4%的用户下载游戏数量在3款以下,下载4-6款游戏的用户数量为18.1%,下载7-9款游戏用户的比例为4.3%,13.2%的用户下载游戏游戏数量超过9款。
 
2011年移动单机游戏用户周平均下载量情况分布
 
  《中国2011年度移动游戏产业报告》解析(八)Android单机游戏用户付费意愿最低
 
  当乐网调研数据显示,Java单机游戏用户中71.1%的手机单机游戏用户有过付费经历,较去年76.4%的比例略有下降;而在28.9%的未付费的用户中,有9.3%的用户表示今后可能付费,说明在未付费用户中,有近三分之一的用户为潜在付费用户。
 
  Android单机游戏用户付费意愿最低,其中37.9%的用户明确表示不会为Android游戏付费,传统Java单机游戏中的付费模式在Android游戏用户中推广难度将会加大,未来Android单机游戏的盈利将更多的借助于广告模式。
 
 
2011年移动单机游戏用户付费分布情况

  《中国2011年度移动游戏产业报告》解析(九)Java、Android单机游戏用户较偏好于免费游戏
 
  当乐网调研数据显示,拒绝付费的Java单机游戏用户中,24.5%的用户由于担心被恶意扣费而拒绝付费,24%的用户是由于游戏品质问题,从而拒绝付费,另有14.4%的用户是由于游戏费用过高而拒绝付费。
 
  Android用户中,偏好免费游戏而拒绝付费的用户比例为37.2%,其次为担心被恶意扣费而拒绝付费的用户,比例为26.7%,而由于游戏品质问题从而拒绝付费的用户比例为19.7%。
 
 
2011年移动单机游戏用户拒绝付费原因分析
 
  《中国2011年度移动游戏产业报告》解析(十)Java、Android单机游戏用户付费额度在5元以下所占比例高
 
  当乐网调研数据显示, Java单机游戏付费用户中,50.9%的用户月付费额在5元以下,21.7%的用户月付费额在5-10元,另有11.4%的用户月付费额在10-20元。综合整体水平分析,Java单机游戏付费用户月付费额度整体较2010年数据下降明显。
 
  在Android游戏用户中,月付费额在5元以下的用户比例为57.7%,略高于Java用户;19.9%的用户月付费额在5-10元,另有11.6%的用户月付费额在10-20元。
 
2011年移动单机游戏用户月均付费额度分析
 
  《中国2011年度移动游戏产业报告》解析(十 一)内嵌广告、游戏免费模式及一次性下载收费的模式最受用户欢迎
 
  当乐网调研数据显示,内嵌广告、游戏免费模式及一次性下载收费的模式最受用户欢迎,但是在具体的模式选择上不同平台间略有差异。
 
  其中Java用户中道具付费与一次性下载收费的比例分别为25.9%与23%,而对于关卡付费以及试玩转激活模式的接受度偏低。
 
  Android平台用户中,内嵌广告方式的接受度最高,比例达到36.5%,其次一次性下载付费的比例为30%,而对于道具付费的模式认可程度不高,仅有17.6%。对于Android平台开发商而言,广告盈利的模式是不可忽视的一种方式。
 
  在付费用户中,短信支付的方式是获得国内用户广为认可的方式,这主要是由于近几年运营商与渠道的推广以及短信支付的便捷性所导致的。
 
2011年移动单机游戏用户计费模式认可度分析
 
 
2011年移动单机游戏用户付费方式选择分析
 
  《中国2011年度移动游戏产业报告》解析(十二)移动游戏用户对游戏内嵌广告的认可度偏低
 
  当乐网调研数据显示,2011年移动游戏用户对于游戏内嵌广告的认可偏低,各平台用户对于游戏内嵌广告的接受度仅占五分之一,如何设置广告的形式以提升用户的认可度成为此类模式最大的难点。
 
  同时调查显示,同类游戏推荐成为游戏内嵌广告最好的推广内容,平均比例达到57%。
 
2011年移动游戏用户内嵌广告接受度
 
2011年移动游戏用户对内嵌广告内容的偏好
 
  《中国2011年度移动游戏产业报告》解析(十三)流量费用问题是流失移动网络游戏用户的重要原因
 
  当乐网调研数据显示,对于流量费用问题的关心是用户不玩网游最大的瓶颈。各平台用户均超过半数是因为游戏耗费流量大而放弃玩网游,其中Java用户比例为54.2%,Android用户比例为59.6%,iOS用户比例则为50%。预计随着通信运营商的上网资费不断下调,未来流量费用的影响将逐步减弱。
 
  而对于正在玩网游的用户而言,导致用户流失的主要原因是游戏费用及游戏的可玩性。
 
  其中,Java用户由于游戏费用过高而放弃一款游戏的用户比例为49.9%,由于内容及功能不完善导致用户放弃的比例则分别为39.7%与37.4%。
 
  Andriod用户中游戏费用过高而放弃一款游戏的用户比例为44.8%,由于内容及功能不完善导致用户放弃的比例则分别为44.6%与39.8%。
 
2011年移动网络游戏用户不玩手机网游原因分析
 
2011年移动网络游戏用户放弃一款网游的原因分析
 
  《中国2011年度移动游戏产业报告》解析(十四)移动网络游戏用户月付费额度集中在50元以内
 
  当乐网调研数据显示,移动网络游戏用户的月付费额度集中在50元以内,付费强度较低;其中Java用户付费50元以内的用户比例为70%,Android用户付费50元以内的用户比例为70.8%,iOS用户付费50元以内的用户比例为36.4%。
 
  iOS用户在网游内的消费强度相对较高,其中月度消费在170-200元的用户比例达到26%,远高于其余的平台用户。
 
2011年移动网络游戏用户付费额度分析
 
  《中国2011年度移动游戏产业报告》解析(十五)短信代扣与手机充值卡仍是移动网络游戏用户最为重要的支付方式
 
  当乐网调研数据显示,移动网络游戏目前的支付方式在2011年有一定的发展,但短信代扣与手机充值卡仍然是移动网络游戏用户最为重要的支付方式。
 
  其中Java用户选择短信充值的用户比例达到68.8%,手机充值卡的比例为58.9%;Android用户中短信支付方式的用户比例为59.7%,充值卡的支付方式为45.2%。
 
  iOS用户对于短信支付方式的认可度较低,其中短代支付比例用户为44.2%,充值卡支付比例为57.1%,网银的支付方式则达到50.6%,这与其用户群体有较大的关系。
 
  目前,手机网络游戏用户倾向于先择手机充值卡和短信代扣费的付费方式,其主要优势在于方便快捷,一次性支付的金额较小,安全性较高,模式发展较为成熟。
 
2011年移动网络游戏用户支付方式分析
 
  以上手机游戏用户数据调研报告,由当乐网独家提供。
 
  更多权威数据及内容,请登陆:当乐网http://zt.d.cn/a120329report/ 进行下载查看!
 
  《中国2011年度移动游戏产业报告》 ,希望能够为广大移动游戏产业链从业者提供一份权威的数据支撑及战略参考依据,并推进移动游戏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编选:网经社)

网经社联合A股上市公司网盛生意宝(002095.SZ)推出消费品在线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该产品具有按需提款、按天计息、随借随还、专款专用、循环信用贷、全线上流程操作等特点,解决消费品供应链核心企业及下游经销商/网店因库存及账期造成的流动性差“痛点”。》》合作联系

网经社“电数宝”电商大数据库(DATA.100EC.CN,注册免费体验全部)基于电商行业12年沉淀,包含100+上市公司、新三板公司数据,150+独角兽、200+千里马公司数据,4000+起投融资数据以及10万+互联网APP数据,全面覆盖“头部+腰部+长尾”电商,旨在通过数据可视化形式帮助了解电商行业,挖掘行业市场潜力,助力企业决策,做电商人研究、决策的“好参谋”。

【投诉曝光】 更多>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网经社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网经社;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NEWS@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平台名称
        平台回复率
        回复时效性
        用户满意度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小程序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