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00EC>数字研究>浅析:社交网站中的功能关系链
浅析:社交网站中的功能关系链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23日 16:47:37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    技术进步,推动互联网应用层出不穷成为一个大趋势;互联网接入门槛的降低及网龄增长带来的技能娴熟,在一定程度上会提升网民对互联网应用的要求,几乎每一个互联网应用都体现出多种功能穿插并行的特征。社交网站是人们在网络社会中建立及维系人际关系的平台,社会交往依赖于信息的产生、交换、流动;这一信息流运动促使其在社交功能的沃土中孕育出游戏、音乐、资讯、购物等带有社会化共享特性的延伸服务。

    总体上看,社交网站的用户群体呈现出年轻化态势。网民年龄增长伴随着社会阅历、人际关系的沉积,相比较年轻气盛的一代,年长者对网络社交的需求自然没有那么多样化。从个体来看,不同的社交网站以其不同的产品特性及用户定位吸引着不同年龄阶段的用户。人人网、朋友网成为21~25岁年轻人最爱的网络社交应用;51.com用户多集中于26~30岁;开心网捕获了31~35岁网民群体的喜爱。用户年龄层次化分布特征与社交网站的差异化定位密切相关,网民选择社交网站的原因又体现出了社交网站的哪些关系链呢?

       图1 社交网站用户年龄分布对比[1]

    一、人际关系是社交网站的中轴线

    从产品属性来看,人际关系是社交网站的核心元素。被调查者中,通过社交网站拓展人际关系圈子的用户群体占比为36.42%。现实社会中,每个人的生活空间和时间有限,社交网站让人们的相遇变得相对容易。人们可以不受时空限制,通过不同的社交网站平台,认识不同地域的男男女女,让同时段、同场合和不同人的同步交往变得可能。依笔者浅见,社交网站的人际关系通常会以三种基本方式进行:一,现实社会人际关系向网络社会的延伸;二,网络社会产生全新的人际关系;三,网络社会人际关系向现实社会人际关系的转变。现实社会中,人们的姓名、相貌可以作为标识个体人的符号,与网络社会中的昵称(ID)、头像相对应。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的首印效应,通常会让人们产生以貌取人的交往选择。网络的匿名性在很大程度上赋予人们交往的自主性与自由性,在无法获知对方真实姓名与相貌的前提下,通常依赖于签名、文字等符号进行交友选择。

      图2 网民使用社交网站的原因[2]

    二、关系是信息获取的工具性支持

    社交网站的信息获取可以说是基于人际关系选择的过滤信息。人们看到的信息是由自己建立的人际关系圈子输送的,从这种意义上讲,社交网站用户对信息源是自主式选择,展现在自己眼前的也是人际关系中另一方发布的内容。假设信息接收量与好友数量成正比,并不意味着信息接受量也如此,越为冗繁的信息越易造成部分信息的隐藏。好友基数大,产生的内容多,信息更新速度快,想看见的反倒看不见了。

    三、自我表达是情感交流的关系交换

    网络上的自我表达与现实生活中的面对面表达有所不同。现实社会中面对面的沟通表达,可以借助情境、语气、表情、动作等更好地获得即时反馈,有人听到、有人看到,人们才可以去表达;网络社会中,人们可以过滤非言语交流的尴尬,人们有更多的时间思考信息的传递内容应该如何构成、如何形成网络人际关系印象,不管是否有人回应,日志、照片等内容的发布总会被人看到。

    拓展人际关系、获取信息、自我表达在社交网站平台似乎形成一个层层递进的循环,关系作为基本元素穿梭于循环当中。用户使用社交网站的原因各不相同,可以推断用户在社交网站的关系选择也不尽相同;当用户加入活动小组,是否会对关系产生影响呢?(来源:199it 编选: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网经社联合A股上市公司网盛生意宝(002095.SZ)推出消费品在线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该产品具有按需提款、按天计息、随借随还、专款专用、循环信用贷、全线上流程操作等特点,解决消费品供应链核心企业及下游经销商/网店因库存及账期造成的流动性差“痛点”。》》合作联系

网经社“电数宝”电商大数据库(DATA.100EC.CN,注册免费体验全部)基于电商行业12年沉淀,包含100+上市公司、新三板公司数据,150+独角兽、200+千里马公司数据,4000+起投融资数据以及10万+互联网APP数据,全面覆盖“头部+腰部+长尾”电商,旨在通过数据可视化形式帮助了解电商行业,挖掘行业市场潜力,助力企业决策,做电商人研究、决策的“好参谋”。

【投诉曝光】 更多>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网经社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网经社;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NEWS@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平台名称
        平台回复率
        回复时效性
        用户满意度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小程序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