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00EC>数字研究>浅析:数据才是未来的互联网行业竞争的关键
浅析:数据才是未来的互联网行业竞争的关键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17日 10:42:49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  马云的表态是战略投资新浪微博可以快速完成在移动电商、社会化电商领域的布局,但有人担心新浪微博会沦为一个大型淘宝导购平台。个人认为,新浪微博的本质就是传媒性质,嫁接任何的产品信息都改变不了他的本能属性。而且在新浪微博页面上空出点"自留地"为淘宝商品做广告,新浪微博就能成为电子商务平台?这些都是那些自媒体人瞎叨叨出来的。阿里投的钱不是为占领新浪微博,是要利用新浪微博的资源优势孵化出符合阿里发展的新产品。这才是马云的目的。

  刚才说了,微博的主体不是网购,但微博大流量对淘宝的导流效果明显,换句话说,阿里就是奔着新浪微博的大流量数据去的。阿里要做的是把那些对淘宝有着重要作用的流量数据挖掘过滤出来,在新浪微博的基础上搭建一个新的导购平台。这样在不伤害新浪微博原有运营模式的基础上,阿里得以孵化一个有着巨大电商价值的社会导购平台。记住,他只是导购平台。

  新浪他不懂电商,做不出像样的导购平台,阿里懂电商但没有足够的社交流量资源,也做不成这件事。没有战略投资,这件事就无法完成。而现在不同了,双方目标一致,利益共享,可以合力打造这个社会化电商导购平台。这就是大佬们的策略,也是目前电商竞争形式所逼。

  说实话,新浪品牌广告之盈利模式确实遭遇了瓶颈。阿里背靠着700万活跃的网商,他们无一不希望在淘宝流量之外的社交网络上,构建自己的流量体系,拓展客户群。这也被业界认为是微博盈利模式探索上的绝佳突破。喜欢看表面的业界人士就表态了,他们以为阿里想在微博上开淘宝店,换句话说,从新浪微博角度来看,新浪微博开启了商业化的进程。如果这么说那你们就大错特错了。双方而是在社会化电商数据挖掘上试探看看是否有所出路。这才是他们的目的,希望马云同意我的看法。

  移动互联网这个事情谁也控制不了,但是腾讯确实占到了先机。但是未来谁在移动互联网这块市场地上挖土掘地,占据主要高地,目前现在谁也说不清楚。马云联合新浪微博孵化一个领先的导购平台只是阿里要做的一件事,另外在移动互联网上的布局也正是阿里要做的。腾讯微信的市场地位,新浪微博与阿里的合作希望可以起到1+1>2的效果,双方单枪匹马都不足以对抗,但联合起来就有很多悬念了。(这个以前的文章我也分析了,阿里浪的联合确实具备了微信的绝大部分功能,PK起来,真的很难说)

  另外,数据才是未来的互联网行业竞争的关键,阿里握有电商数据、社交数据将会使其更具有竞争优势,数据服务也是阿里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

  站在专业的角度看,互联网产品形态本来就是在探索阶段,没必要在一开始过度讨论,说的太满。而且很多批判都是基于毫无根据的猜想。例如,一些自媒体人开始诋毁阿里浪,说新浪微博的活跃度正在下降,且看不出有改善的迹象。新浪微博越来越"媒体化",内容愈加单调,长此以往,用户难免不会因厌倦而疏远。阿里在SNS上曾做出多次尝试,但基于内网的几次冲刺基本都宣告失败,原因就是,淘宝是已经定型了的买卖场生态--这些SNS平台无一最后不变成了百万网商的广告发布平台,最后人气消弭,形同鸡肋。

  淘宝本身的数据挖掘和社交化都已经做得比较成熟了,与新浪账号打通能释放很大的潜力。微博的媒体性已经比社交性强很多了,用来建立品牌和打通支付比强调社交更有可能,这本身也是微博的属性所在。其实在收购初期双方肯定都想控制合作走向,磨合与博弈中出现这种局面再正常不过。只要大方向不错,这路还是可以走下去的。(作者:万能的一玄 编选: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网经社联合A股上市公司网盛生意宝(002095.SZ)推出消费品在线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该产品具有按需提款、按天计息、随借随还、专款专用、循环信用贷、全线上流程操作等特点,解决消费品供应链核心企业及下游经销商/网店因库存及账期造成的流动性差“痛点”。》》合作联系

网经社“电数宝”电商大数据库(DATA.100EC.CN,注册免费体验全部)基于电商行业12年沉淀,包含100+上市公司、新三板公司数据,150+独角兽、200+千里马公司数据,4000+起投融资数据以及10万+互联网APP数据,全面覆盖“头部+腰部+长尾”电商,旨在通过数据可视化形式帮助了解电商行业,挖掘行业市场潜力,助力企业决策,做电商人研究、决策的“好参谋”。

【关键词】 阿里淘宝微信盈利
【投诉曝光】 更多>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网经社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网经社;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NEWS@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平台名称
        平台回复率
        回复时效性
        用户满意度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小程序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