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00EC>数字研究>《2013年上半年网秦全球手机安全报告》(全文)
《2013年上半年网秦全球手机安全报告》(全文)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25日 15:07:36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   近日,移动安全服务提供厂商网秦发布《2013年上半年网秦全球手机安全报告》(后称报告),网秦“云安全”监测平台的数据显示,2013年上半年查杀到手机恶意软件51084款,同比2012年上半年增长189%;2013年上半年感染手机2102万部,同比2012年上半年增长63.8%。

   2013年上半年手机恶意软件感染设备数量相较于2012年上半年整体有所增长,其中2013年6月份增长最为迅速,同比2012年6月份增长80%。

   Android平台依然是手机恶意软件感染的重点平台,Android平台感染比例为95%,相比2012年上半年增长17%。在2013年上半年恶意扣费类病毒仍以27%的比例位居首位,但是黑客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远程控制类和隐私窃取类病毒也呈现上升趋势,分别以22%和19%的比例位列第二、三名。

   在地域分布方面,据网秦“云安全”监测平台数据显示,中国大陆地区增幅最快,相比2013年第一季度增长5.31%,比2012年上半年增长6.01%。,增长至31.71%的感染比例,位居全球首位。国内恶意软件感染比例方面,广东省、江苏省、北京市、四川省、福建省排名全国前五。表明病毒感染区域越来越趋向于均衡化,不再只是北上广和沿海城市,手机中毒的机率越来越大。

   第三方应用商店仍是手机病毒传播的重要途径,这主要源于在国内越来越多的软件被制毒者二次打包,然后重新上传至第三方应用商店混淆用户;而且现在除一些大型的第三方应用商店采用与安全厂商联合认证外,一部分应用商店还存在安全审核机制不严谨的问题,使一些制毒者有机可乘。

   如今网络购物在人们的生活中已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各类电商促销大战也是打得火热,而使用手机购物,直接下单支付也成为人们首选的便捷流程。殊不知,在这场大战中,病毒制造者也成为大赢家之一,他们不仅对电商APP进行二次打包,伪装知名应用混淆用户,还企图通过输入法窃取用户的淘宝或支付宝帐号密码。

   通过分析发现,在Android平台,大部分恶意软件仍以伪装成热门游戏和手机工具类应用进行传播,这主要是由于热门游戏类应用拥有海量用户,病毒传播速度快,规模大,盈利见效快,这也非常符合制毒者逐利的本性。

   对全球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后,网秦安全专家认为:

   一、病毒的隐蔽性、伪装性将变得更强,除此之外,现在的病毒也变得更加智能化,制毒者赋予了病毒自行判断的能力。在未来,手机木马病毒不仅仅局限于手机间的传播,将会对用户不同的终端设备发起立体式进攻。

   二、手机游戏类、工具类APP仍然是制毒者青睐的重点区域,这主要源于手机游戏对于用户来说更新换代速度快,而工具类软件又使得人们对于手机更加依赖。

   三、随着移动支付的逐渐兴起,黑客已经逐渐将获取用户的手机银行、电商的帐号密码作为主要目标,从而窃取用户的财产。

   四、病毒危害不再单一,呈多样化发展。现在的病毒不只单一的窃取用户隐私或恶意扣费,而是一个病毒带有多种危害性特征,既可以同时窃取隐私信息,也可以进行恶意扣费,同时在后台静默下载安装软件,对用户的手机威胁性更大更强。

【报告全文】 《2013年上半年网秦全球手机安全报告》

网经社联合A股上市公司网盛生意宝(002095.SZ)推出消费品在线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该产品具有按需提款、按天计息、随借随还、专款专用、循环信用贷、全线上流程操作等特点,解决消费品供应链核心企业及下游经销商/网店因库存及账期造成的流动性差“痛点”。》》合作联系

网经社“电数宝”电商大数据库(DATA.100EC.CN,注册免费体验全部)基于电商行业12年沉淀,包含100+上市公司、新三板公司数据,150+独角兽、200+千里马公司数据,4000+起投融资数据以及10万+互联网APP数据,全面覆盖“头部+腰部+长尾”电商,旨在通过数据可视化形式帮助了解电商行业,挖掘行业市场潜力,助力企业决策,做电商人研究、决策的“好参谋”。

【投诉曝光】 更多>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网经社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网经社;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NEWS@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平台名称
        平台回复率
        回复时效性
        用户满意度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小程序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